挖掘“草根典型”的人性光辉

时间:2022-08-08 11:11:19

挖掘“草根典型”的人性光辉

有远大理想、崇高精神或干大事、创大业的杰出人物,固然是典型人物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对典型人物报道的认识绝不能仅限于此,典型人物报道的经常性主角应该是生活在基层民众中间的、人们经常可以见到或听到的、在某一方面有值得褒扬的作为和举动的普通人,亦即我们现在常说的“草根典型”。

“草根典型”的新闻特质

近年来,随着新闻媒体品种的日益丰富和定位的多元化,“草根典型”已成为媒体重点关注和报道的对象,都市类媒体更是乐此不疲。

“草根典型”多是无名之辈,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社会地位可能是卑微的,他们可能一辈子也创不了什么大业,但他们却通过看似平常的作为和举动,向社会展现着某种值得倡导、弘扬的人性美。这种人性美能给他人思想上带来启发,精神上带来升华,行动上带来借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元素。

杰出人物正是因为其杰出才显得稀少,让人感到可遇而不可求;这些人的伟大事业也正是因为其伟大,才让人感到望尘莫及。我们平时常见的,则是发生在草根人物身上的值得倡导、弘扬的美好事物,这些人就生活在我们中间。让你学习陈景润研究哥德巴赫猜想之类的学术难题、让你学习袁隆平研究高产杂交水稻之类的科技课题,你可能会认为不易学、做不到,但若让你学习单位同事不畏艰难奔赴灾区当个志愿者,让你学习邻家大哥从工资中拿出一部分钱来资助几名辍学的贫困学子,你就会认为容易学、做得到。从这个意义上说,“草根典型”更使人感到有贴近性,对这些人物进行报道,往往是在竖起一个个让多数人经过努力都能达到的标杆。

“草根典型”之所以能感染读者、打动读者,是因其在道德、品质、情操、精神等方面展现出的人格魅力。在汶川“5・12”大地震中,涌现出了众多可歌可泣的典型人物,其中就有不少“草根典型”。如敬礼男孩――反映的县特定情景中一种带右强烈时代色彩的特殊形式的感恩,一种与其年龄相映成趣的童真和可爱。可乐男孩――折射出的是在灾难面前先人后己的奉献精神,不向灾难屈服的乐观主义精神,他在特殊场合的特殊要求,使人联想到他此前一定是生活在一个幸福的环境、幸福的时代。把儿子尸体背回家的男子――在学校废墟中扒出儿子尸体跋涉一天背回家,就是为了让儿子在家里再过最后一夜,感人举动的背后是对生命的尊重,对死者尊严的维护,对大自然的不屈和抗争。这些草根人物,人们甚至记不住他们的名字,但他们所做的事却深深地嵌人人们的脑海中。

展现“草根典型”的人性美

这里结合笔者在《大河报》编发此类稿件的体会,依据《大河报》刊发此类稿件的实例,对“草根典型”报道的审美价值取向作一类型化分析。

人伦亲情之美。人伦亲情是人类最基础、最恒久、最浓厚的情感。《大学生背着患病妈妈打工》(2005年5月30日,记者:杜文育)写的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张尚昀,在大学期间带着患病的妈妈求学,一边打工挣钱给妈妈治病,一边刻苦自学完成学业的事迹。报道发出后,从省领导到普通民众均被这位大学生的孝行感动,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批示向他学习,他被评为当年“中国十大孝贤人物”。《八旬老母11年唤儿投案自首》(2007年6月25日,记者:何正权)展现的则是一种胸怀大义的母爱――在11年的时间里,楚兰修老人四处寻找负案在逃的儿子,虽经历儿媳出走、老伴病亡等打击。始终不放弃让儿子投案自首的努力,最终把儿子唤回。

人间大爱之美。虽无血亲关系或非亲非故,却能以宽广的胸怀、博大的爱心演绎出动人心弦的人间真情。矿工谢延信再婚后对前妻一家不离不弃,几十年如一日悉心照顾前妻瘫痪在床的父亲、重病缠身的母亲和痴呆的内弟(《32年,他替亡妻照顾多难的家》,2006年4月22日,记者:郭长秀)。这篇报道发出后。中央及其他地方媒体也纷纷对谢延信的事迹进行报道,谢延信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电气工程师卢新杰长期坚持为贫困学子、山区学校、困难家庭捐款且从不声张,自己却一直过着节俭的生活,同学在收拾其遗物时发现了大量捐款单据才知道此事(《44岁工程师清苦一生 死后留下20年捐款单据》,2008年8月5日,记者:甲蕤),如此义举怎能不令读者动容。

义勇之美。在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在正义与邪恶的较量面前,一个人表现出的超常勇气往往会产生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打工青年李学生在飞驰而来的火车面前舍身救出第一名儿童,救第二名儿童时不幸壮烈牺牲(《救第二个儿童时他被列车撞倒》,2005年2月24日,记者:陈海峰)。李学生倒在火车轮下的那一刻成了人们心中的英雄,他此后被追认为烈士,并被凤凰卫视评为“风范大国民”十大人物。打工妹蒋秀娟与入室盗窃的歹徒殊死搏斗,在被砍十几刀的情况下,仍从血泊中爬行200多米报警(《斗歹徒,18岁的她身中14刀》,2006年3月27日。记者:路红)。瘦弱女孩蒋秀娟的壮举令多少身强力壮的人汗颜,她因此被推举为奥运火炬手。

久经岁月洗礼之美。酒越陈越香,情愈久愈浓,许多事物都是在时光流转中显露出难能可贵的一面,在岁月的推移中显露出某种人生况味。一个人献一次血并不难,难的是长期坚持献血,洛阳市民吴智平在长期坚持中奏出了一串令人惊叹的人生音符(《昊智平:15年无偿献血65公斤》,2007年12月15日,记者:任双玲)。50年前,家境贫寒的张中秀曾获恩师解囊相助;50年后,恩师摔伤住院,张中秀悉心照料(《91岁恩师住院 71岁学生看护》。2008年3月20日,记者:李钊)。这是一杯陈年老酒散发出的醉人芳香。

凄婉之美。在凄惨的处境中不是顾影自怜,而是展现出一种无私的悲悯情怀,这种情怀就像一首婉转的歌耐人寻味。23岁的乡村女教师邱莉身患重病,告别讲台前很希望能再给学生上最后一课。在各方努力下,邱莉实现了愿望,其情其景催人泪下(《乡村女教师的最后一课》,2006年7月20日,记者:何正权)。单亲母亲郭松霞身患绝症,最放心不下的是不满一岁的儿子的成长,她顶着世俗压力。在媒体上登广告为儿子找“爸爸”(《绝症女登广告为儿找“爸爸”》,2006年7月7日,记者:牛仲寒)。这种做法也许说不上多么崇高,但却极易触动人们内心深处最脆弱的那根神经。

朴素真切之美。不屑或不会夸夸其谈大道理,但却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着生活的真谛。乡村教师王保太退休后不愿闲着,持之以恒义务清运全村垃圾14年,这份执著改变了全村人的环保观念,村民们像城里人一样,养成了定点倒垃圾的习惯(《他改变了全村人的卫生习惯》,2007年7月19日,记者:杜文育)。包工头张建昌因转包受骗,欠下60多名民工21万元工资,他带领全家人外出打

工12年,终于把所欠工钱还清(《举家打工12年还清民工工资》,2008年1月28日,记者:张志立)。这都是他人心中有但却做不到的,唯有如此,才于平凡中显露出不平凡。

超拔脱俗之关。所作所为明显超出常规不同流俗,但仔细想来又在情理之中。书店老板钟灵文事业有成,有高档住房豪华轿车,春节时却执意带着3个儿子徒步几百公里回农村老家过年。孩子们从小生活在城市优越的环境里,在意志、恒心、毅力等方面有所欠缺,他要用这种方式锻炼一下孩子。事实证明,孩子们确实在这次旅途中受益良多(《父子4人徒步350公里回老家过年》,2007年2月16日,记者:李钊)。一个网名叫“黎明”的青年在网上发起“黎明行动”,每天早晨用电话振铃叫醒30名网友起来晨跑,30名网友每人再负责叫醒20名左右愿意参加晨跑的人,参与者很快达到600多人(《起床跑步吧,“黎明”唤醒您》,2008年4月2日,记者:郭长秀)。晨跑是一种常见的健身活动,而参与者充分利用网络、短信、电话等时尚联络方式,令人耳目一新。

衬托之美。通过彼事件的陪衬对照。使此事件的特色突显。1975年驻马店遭遇特大水灾,农民李国欣在困难时领到了7双捐赠的布鞋。日子好起来后,他对此事念念不忘,就在捐赠单位的门口摆了个修鞋摊,长期义务为该单位职工及附近居民修鞋(《为报7双布鞋恩 老汉修鞋16年》,2006年11月10日,记者:牛仲寒)。张山老汉是个盲人,却长期义务为7个自然村的2000多口人投递书信,累计行程超过10万公里,几乎没出过差错(《盲人信使义务投递四十年》,2006年3月18日,记者:牛仲寒)。“7双”与“16年”形成陪衬,“盲人”与“信使”形成对照,两位老人的美好情怀在这种衬托中显现出来。

谐趣之美。报道对象故事本身的戏剧性,往往能产生诙谐风趣的效果。在煤场务工的文盲老汉录保金自创了一套只有自己才看得懂的象形标记符号,他靠这个记账。卖蜂窝煤14年没出过差错。生意越做越好。一个令人会心一笑的记账方式,让人看到了一个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老人。(《卖煤工自创“象形文字”14年记账不差分厘》,2008年11月4日,记者:刘广超)。94岁的苗桂英老人把劳动当做快乐的源泉,虽然并不贫困,子女也孝顺,却天天到街上摆摊挣钱。一些网友误认为老人是被生活所追,在网上发起爱心捐款,当募集的750元钱送到老人面前时,老人却拒绝了(《九旬老太摆地摊引来“爱心骚扰”》,2007年6月20日,记者:郭长秀)。一个美丽的误会,既展现了老人晚年生活的怡然自乐,又彰显了社会的爱心,使人感受到了社会的和谐。

如何把“草根典型”写活

把“草根典型”写活的前提是动笔前要有深入的采访、细致的观察、深刻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才能调动各种写作手段。写出活生生真实可信的人,写出有生活情趣时代气息的人,写出人物的“这一个”来。

用白描手法再现现场。人物的事迹总是要通过具体的事件来体现,而具体的事件总是在特定的现场中发生,所以,真实地还原事件现场,也就写活了人物。《乡村女教师的“最后一课”》就是用白描手法,拿出很长的篇幅写身患重病的女教师邱莉为孩子们上“最后一课”的情景的。真正感人的人和事是不需要渲染和形容的,把它原原本本地描述出来即可。

抓住典型情节、细节进行描写。情节、细节抓得准、抓得好,能充分展现人物的个性特征和精神世界。《矿工吴如:普通岗位不凡人生》,写吴如下班后总要捡拾一些遗留在井下的废旧物资上来时,写了一个细节:“当记者和吴如从采面往回走时,发现吴如手中多了两件‘宝贝’:两根鸡蛋粗细、两米多长的1日铁管。走着走着,老吴又不见了。约20分钟后,吴如又背了几样东西从后边赶了上来。”看了这个细节,读者自然而然地会认为吴如回收废旧物资是一种习惯、一种自觉行动,并不是做样子给别人看的。

抓人物的个性化语言。人物语言引用得得当,人就容易活起来、生动起来。《河南小伙三次跳下海救人》写的是打工青年魏青刚的事迹,记者采访他时,很多单位在请他作报告、请他吃饭,谈到这些时他说:“这比干活还累,我快撑不住了。”谈到很多媒体在采访他时,他说:“我是普通人。就是会点水,这事儿闹恁大是不是过分了?”寥寥几句话体现了他率直、憨厚、本分的可贵品格。

以正面描述为主,侧面描述为辅。两种描述方式相结合。在实际采访时,不但要采访报道对象本人。还要采访报道对象的同事、亲戚、朋友,这就要求必须把正面描述与侧面描述的关系处理好。需要提醒一下的是。切不可忽视了侧面描述,侧面描述运用得好是很有表现力的。《44岁工程师清苦一生 死后留下20年捐款单据》主要是根据受捐方的介绍和其同学、同事的追忆写成的稿子。通篇大量使用了侧面描述的手法,把一个极富大爱情怀又很有个性特征的知识分子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编校 张红玲

上一篇:经济新闻如何才能出精品 下一篇:试析舞蹈类新闻的审美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