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要善于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

时间:2022-07-21 07:03:43

记者要善于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

作为记者,其知识面应该是宽泛而全面的,其思维也应是灵活多样的,特别是在具体采访中,不能只满足于做表面文章,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就事论事的文章固然好写,但很难有深度,更难出精品,只有深入实践,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才能写出有思想有深度的文章。

2007年7月10日,我在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宏河镇小学进行了一次采访。采访的内容是内蒙古预备役某师与该小学结对帮扶的事情。尽管类似报道在报纸上见过多次,但由于教育是民生之本,捐资助学这样的题材还是值得大力弘扬,所以我还是认真地进行了采访,并在报上发表了一条消息。消息见报应该说任务已经完成了,但我却总觉得有点缺憾。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本次稿件中,只反映了面上的东西,而很多深层次的问题并没有被挖掘出来。

按照常理,一提到写捐资助学,记者往往就会用心收集资助单位几年投入了多少资金,捐赠了多少物品,帮助了多少即将面临辍学的孩子重返校园这样的事实,然后用孩子的话或者捐助单位领导的话来陈述新闻事实,很少有记者去深入挖掘那些导致孩子们上不起学的原因,以及从根本上解决类似问题的方法。以宏河镇小学为例,该小学800多名学生中,家庭贫困者几乎占到一半,导致他们贫困的原因也各不相同:有的是家里有人患了大病;有的是父母离异或一方残疾;有的是孩子本人发生了意外伤害导致家中债台高筑;也有的是家长好吃懒做,不务正业。其中最直接的原因是当地经济落后,村民思想落后,文化素质低。要真正使当地群众摆脱贫困,只有发展生产,发展经济。

在采访当中,有两个孩子和一个家长的遭遇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无手女孩任晓娟,3岁时因“锅连炕”(灶台与炕连为一体)被开水烫伤失去了双手,家中父亲年迈。村里的教学点撤销后,她只好来到宏河镇和母亲租房居住,靠母亲在镇里给人打工上学。谁能想到这个失去了双手的女孩,不但能自理洗脸、穿衣、上厕所等生活中的事情,甚至还能穿针引线,她的学习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当她在教室里用光秃的手臂夹着钢笔在笔记本上写下“我爱学习、我爱生活”8个漂亮的字时,我忍不住流下了眼泪,把一支多用笔送给了她,希望她好好学习,做生活中的强者。另一个女孩郭二女因车祸造成双腿断裂,靠支架支撑身体,可她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全年级第三名。一位学生家长张某,妻子患精神病,他本人又失去左手,种了20多亩地,既要养活老人,又要供3个孩子读书,穷困潦倒又无奈的眼神让记者久久难以忘怀。因为县里教育教学结构调整,许多上小学的孩子离开家到镇里上学,可学校又没有宿舍,他们只好租住在居民家里,有的还需要家长跟着照顾,光租房和吃饭,一个学生一学期就要花费600多元。由于家庭贫困,孩子们经常要在节假日下地帮助家人干活,但他们都非常热爱学习,近几年这所小学有多人多次参加奥林匹克数学和英语竞赛,并获得了全国和自治区奖励。

无手女孩任晓娟自强自立好学上进的精神令我感动,那次采访之后,我专门联系了内蒙古预备役某师的同志进行结对帮扶,并于2007年9月19日再次来到宏河镇任晓娟和母亲租住的出租屋,对任晓娟一家进行了深入采访。2007年9月21日,《自强自立、好学上进,无手女孩任晓娟照样品学兼优》一文在内蒙古日报社会新闻版配图片刊发后,在社会上引发很大反响。内蒙古电视台专题部一位记者专门打来电话询问任晓娟的近况,并表示要做专题采访。社会上的爱心人士看到报道后纷纷向任晓娟伸出援助之手。特别让我感动的是一位曾在呼伦贝尔电台工作的同志看到报道后,打电话给我说,他专门为任晓娟设计制作了一个腕套,供她戴在胳膊上解决写字难题。

一个小学校的一次采访,就可以挖掘到这么多的素材。而且在这个学校众多生活贫困学生的背后,常常又牵涉到婚姻法、未成年人保护、教育结构调整、“两免一补”、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输血与造血”、发展当地经济、提高贫困家庭群众生活水平等多项深层次的问题。一则简单的捐资助学消息,绝不可能涵盖这样多的内容。

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已经成为广大媒体记者的共识和自觉行动的今天,记者只有深入到群众中间,用心体会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苦乐,反映他们的诉求,才能揭示矛盾、找准症结、促进问题的解决。记者也只有勤于学习、善于思考总结,才能真正做到“三贴近”,写出内容深刻、有血有肉的文章。

(作者单位:内蒙古日报社)

上一篇:中国网络新闻业的发展与改革 下一篇:浅谈新闻中的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