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比较分析

时间:2022-08-08 05:22:00

我国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比较分析

摘 要:本文基于“银信合作”类的理财产品分析,通过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风险和收益问题进行比较研究,同时提出应对风险所采取的相关风险防范对策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比较研究

一、引言

随着银行业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外资商业银行开始从事经营人民币业务,我国商业银行的本土化优势不断减弱,传统的依靠存贷利差的经营模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竞争压力,理财业务是一项低成本、高收益的中间业务,逐渐成为了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要提高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大力发展理财业务,其已经成为我国商业银行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这显然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理财需求的日益旺盛不相适应,因此加深理财业务发展的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中进一步分析和总结,对于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水平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本文研究的意义所在。

二、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类型

一是市场风险。任何市场,在运行中都存在着风险。但不同的市场风险,具有很大的差异性特点。以股票市场为例,一、二级市场的股票价格波动,往往会使持有的股票价格随着起伏,造成损失。有时,这种损失是巨大的。除了股票以外,房地产、公司债券和其他投机性较高的投资,受这种风险影响很大。

二是财务风险。财务风险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持有一个公司的股票或债券,会因为该公司经营不善,使股票价格下跌或无法分配股利、或使债券持有人无法收回本金和利息,又或是业主收不到租金。总之,就是投资无法带来预期的收益。

三是利率风险。当前,我国实行的是低利率政策。对部分依赖利息收入的人们而言,低利率政策会使收入相对减少。但一旦储蓄利率上升,会打击股票、债券、物业的价值。对债券投资人的影响最大,因为利率上升会使债券价格下跌,造成损失。但如果有储蓄存款、外汇存款等,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利率上升带来的风险。对债务人而言,利率上升会使利息负担增加。

四是流动性风险。五是经济大势变化风险。

三、 “银信合作”理财产品风险比较分析

1.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可以说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最重要的风险,我们可以看到各家商业银行在发行理财产品时,均对理财产品的信用风险做了提示。

2.市场风险

总体而言,对“银信合作”理财产品中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来说,其产品与银行的贷款利率密切相关,如果遇到贷款利率大幅下调,会造成实际收益水平低于预期收益,若信贷资产的借款方因利率下调而提前终止原有贷款,商业银行也会提前收回贷款,清算收益并且中止相关信贷理财产品,投资者会出现在理财产品被提前终止时,投资者所得收益率可能低于预期收益率。

3.流动性风险

在投资者角度分析,13款“银信合作”理财产品均不能提前赎回,意味着投资者不但在需要资金时不能随时变现,而且一旦面临利率上升,还要承担持有理财产品的机会成本。“得利宝・海蓝19号”人民币理财产品和招商银行“金葵花”招银进宝之信贷资产183号理财计划,这两款理财产品存在提前终止风险,在信托计划被提前终止的情况下,理财产品也将相应被提前终止,同时因实际理财期限小于约定的理财期限,投资者实际获取的理财收益可能小于预期。

4.法律风险

虽然“银信合作” 理财产品一定程度上增加银行资金投资渠道,我国现行法律对混业经营已显现出认可的趋势,不可否认的是实际上仍然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政策,商业银行不得开展证券、保险等金融业务。然而,成熟的理财产品无一不和资本市场相连,随着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商业银行为了能够获得比较优势,必然会积极为客户的资金寻找更多保值增值的投资渠道,这会导致商业银行在现行分业格局下面临一定的法律风险和政策风险。

5.声誉风险

投资收益和银行收费是投资人最为关心的问题,一些“银信合作”理财产品的收益分配设置存在问题,容易给商业银行带来声誉上的风险。

四、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风险控制分析

1.建立健全信托贷款的管理

要加强信托贷款的后续管理,严格跟踪资金的用途,切实履行贷款服务机构的管理职能。加强对以信托贷款为基础资产的理财产品资金用途的监管,确保资金合规使用。

2.充分披露相关信息

商业银行应该充分并且客观地披露相关信息,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在销售理财产品的时候,应该充分、如实地揭示反映产品的风险。不得夸大和虚报理财产品的本金保证和收益实现的情况,以保证客户充分了解自身选择产品的风险评级以及其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水平。

3.提供丰富的理财产品,加大创新的力度

理财业务在国外金融业的混合经营模式下已经开展了几十年,其产品发展较为成熟,理财产品离不开具体产品的支撑,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切实提高理财产品服务的差异化和含金量,对资本市场、货币市场、保险市场、外汇市场等金融市场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积极进行业务创新。从原始创新转向差异性创新。

4.商业银行应该主动限制将信托资金用于购买自己发放的贷款

如果选择投资购买自己的贷款,除非商业银行承诺回购,贷款一旦发生问题,利益冲突因素势必影响理财产品,而且对于这种结构的安排,尽管商业银行做出了充分的披露和风险提示,但是仍然不能解决商业银行利益冲突的风险。2009年末,银监会出台的《关于进一步规范银信合作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要求,“银信合作”理财产品不得投资于发行银行自身的信贷资产或票据资产。该政策出台的目的在于为商业银行自有信贷资产和理财资金之间建立一道防火墙,避免银行借助理财产品来腾挪信贷资产。

五、总结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正在蓬勃发展,当时还是属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新的风险和问题,如何根据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风险点制定适合自身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风险防范对策是当前商业银行应该关注的一个课题,也是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稳固发展的重要保证。市场风险是个人理财业务的主要风险,针对这一风险商业银行应该在内部采取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围绕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的理念、管理体系、管理技术等方面进一步加以改进只有有效的风险管理,才能促进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长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东卫.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展中的风险分析与建议[J]. 金融博览. 2009(01)

[2] 周迎平. 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瓶颈与突破[J]. 经营管理者. 2009(01)

[3] 王丽杰.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比较分析[J]. 财会通讯. 2009(05)

[4] 刘远昌,何宜庆,冯楠楠.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差异化研究[J]. 科技经济市场. 2009(06)

[5] 陈睿,金红卫.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风险分析[J]. 企业导报. 2009(05)

作者简介:

杨跃勋(1978―),男,河南偃师,新密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经济师,本科。

上一篇:科技发展与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关联性探讨 下一篇:电子商务模式下第三方物流发展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