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反思”思什么?

时间:2022-08-08 03:23:22

新课程标准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反思自已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的得失与成败,不仅有利于教师的个人成长,逐步完善教学艺术,也为教师集体备课,资源共享,交流体会提供了一个具有实际意义的信息平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积极倡导写好课后反思。而如何写好“课后反思”?“课后反思”应该思什么?这些都是摆在每个教师面前的问题,通过近几年的实践与探索,我觉得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借鉴。

一、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

教材是在国家课程标准目标指导下经教育专家编写的,反映国家对培养人才规格的要求,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是教学的很好载体。但是,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材的首要功能只是作为教与学的一种重要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它不再是完成教学活动的纲要性权威文本,而是以一种参考提示的性质出现,给学生展示多样的学习和丰富多彩的学习参考资料。因此,对教材的正确认识与合理运用是非常重要的,我的体会是:尊重而不迷信,扬长避短,合理取舍,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发挥教材的功能。因此,我们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同时,可以在“课后反思”中作为专题内容加以记录,既积累经验,又为教材的使用提供建设性的意见,还能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比如:《詹天佑》一课,若是按照教材的编排来教学,要让学生真正理解课文内容,难度可就大了。于是,我在讲读课文的同时,用简笔画画出居庸关、八达岭、隧道施工示意图和“人”字形线路图,来表现詹天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卓越才能,反映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如果能坚持把自已灵活地使用教材的点点滴滴记下来,相信一定能够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并且逐步形成自已的教学风格。

二、要反思教学活动师生是否“沟通”和“合作”

教学活动作为教育活动的一部分,没有沟通就不可能有教学,失去了沟通的教学是失败的教学,有的教师侧重于自已的教,而忽略了学生的学。课堂上教师高谈阔论,侃侃而谈,而对问题情境的创设有没有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学习活动的组织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有没有流于形式?有没有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否浓厚?等等问题,都没有顾及到,这样的教学又有什么意义呢?记得一次口语交际课,内容是“假如我会克隆,我要……”。进行本次口语交际之前,我从孙悟空用自已的毫毛变出无数个小孙悟空的离奇神话故事,引出人类对复制自身的幻想,然后从“复制”这个词导出“克隆技术”的话题,接着就让学生分组讨论,互相说一说,比一比,评一评。课后有一位学生非常诚恳地对我说:“老师,上节口语交际课,您自已说了很多很多,而我们却还不了解什么叫‘克隆’?你给我们讨论的时间太少了,我们怎么会说,更不用说评了。”听了这位学生的话,当时我为之一惊,一个学生竟然敢指责老师,真是太放肆了,气得我火冒三丈,可是冷静一想,这位学生说得不无道理。于是,我对这节课进行了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以后教学时应吸取的教训,同时还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教学新思路。我想:教学便是师生彼此敞开心扉,相互理解,相互接纳的对话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只能是无实质往发生的“假教学”。

三、反思教学活动学生是否有创新意识

小学语文反思教学借鉴了国外教师继续教育的成功经验,是反思性教学思想指导下的一种教学模式,包括反思性教学计划的设计,反思性教学的评价,既有教师教的反思,又有学生学的反思,最终指向学生学会学习,教师学会教学。

构建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构建自已知识的过程,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如果不及时利用课后去捕捉,便会因时间的消逝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反之,将其记录下来,不仅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而且可以补充今后教学的丰富材料养分。

如:《将相和》这篇课文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它是一个流传了千百年的动人故事,学生的学习兴趣极为高涨,课文讲读完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说说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个人物?并从课文中举出具体事例加以说明。课堂上,同学们个个跃跃欲试,多数学生说喜欢蔺相如,说他机智勇敢,不畏,顾大局、识大体,也有的学生说喜欢廉颇和赵王。这时,有一位学生突然站起来说:“我喜欢秦王!”他的回答,引得全班哄堂大笑,大家都认为这样一个反面人物怎么值得赞赏?而此时的我,却颇有兴致地问他:“你喜欢秦王的什么?”这位学生理直气壮地说:“秦王知道廉颇已经在边境上做好了准备,不敢拿赵王怎么样,只好让赵王回去。他这么聪明,所以我喜欢他。”没想到,他的回答,博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课堂上我充分肯定了这位学生的精彩回答,课后详细地记录下学生的学习活动,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并与老师们交流,让他们共同分享其中的喜悦。

四、反思教学过程是否存在失误之处

辩证维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是一个层次一个层次地推进,一个方面一个方面地探索,教学是一门艺术,任何教师教有理论上迷茫,实践上的困惑,他们的认识要经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即使是成功的一堂课也难免有不足之处,那么你能确保每堂课都成功吗?若能对自已教学中的疏漏失误之处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就能使自已的教学方法不断改进、完善,教学水平也能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如:《卜算子.咏梅》这首词是读了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题词后写的,这两首词,虽然写的都是梅花,但由于和陆游所处的时代不同,性格不同,经历不同,审美情趣不同,所以词的思想内涵也就明显不同。于是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分析,比较了两首词的异同点,课后,我对这堂课进行反思,悟出了这堂课的失败之处:文中附了陆游的词,只需让学生对比读一读,体会两首词同样写梅花,但给人截然不同的感受;这两首词各赋予梅花不同的思想内涵,根本不必引导学生比较两首词的高下。“没有认真钻研教材,教师、教材和学生没有成为教学过程和谐的统一体”,一堂课下来,静心沉思,及时醒悟,使之成为以后教学中应吸取的教训。

总之,作为教学主体之一的教师,必须是反思型的教师,反思必须贯穿于教学始终。小学语文反思性教学可以成为实现教师专业成长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种有效工具和手段,是值得我们去实践的一个较为理想的切入口,如果你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必能造就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形成丰硕的教学成果的“深潭”。

(作者单位:福建省清流县实验小学)

上一篇:空气动力学虚拟实验教学的研究 下一篇:烹饪专业课程体系开发需建立在校企合作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