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中学历史教师角色转换的几种形式

时间:2022-08-08 09:51:49

新课改下中学历史教师角色转换的几种形式

摘 要: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角色的转换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而教师又是课堂教学实施的组织者,是课堂教学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本文围绕中学历史教师角色转换这一核心,思考在新的教育理念下中学历史教师角色的几种转换形式:一、由单一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转变;二、由教学的支配者、控制者向教学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转变;三、由静态知识的占有者向动态的研究者转变。

关键词:高中历史;新课改;历史教师;角色转换;形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120-01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中学历史教师提出了新要求,中学历史教学面临着许多根本性的挑战。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要求历史教师要从传统角色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塑造自己的新角色,逐步实现角色转换。新课程改革下,中学历史教师角色也发生了变化,体现出不同的形式。

一、由单一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转变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与学的本质属性是教师价值引导和学生自主建构的辩证统一,这就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教师是学生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是新条件下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它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要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消极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以及思考性学习;另一方面要改变教师单向传递知识的教学行为,树立“在活动中教育学生”的教学观念,教师不再是传统教学中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支配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应是学习环境的设计者,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师,应当要培养学生积极的探索精神和思考精神,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由教学的支配者、控制者向教学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转变

新课改要求学生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由被动式学习变为主动性学习。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要求教师的角色也应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

教师是学生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这一教学理念改变了教师传统高高在上的身份,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参加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研究与指导,使教师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新课程要求教师帮助学生制定合适的学习目标,找到实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方法;营造有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各种便利。建立一个宽松的、活跃的、积极的课堂氛围;和学生一起寻找真理,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就要善于作积极的旁观者。学生进行观察、实验或讲座时,教师要主动地看,积极地听,设身处地的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教学中出现的各种情况。要想一想如何给学生心理带来安全和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在师生交往的过程中相互学习。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觉意识,注意引导他们遵守纪律,与他人友好相处,培养合作精神。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还要注意与特殊学生进行个别交流,指导他们确立目标,激起他们学习的欲望和动机;要了解学生的需求,尽可能地创造条件满足他们不同的需要;要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使他们不断提升自己,从而积极地、全身心地投入到自主学习活动中去。

三、由静态知识的占有者向动态的研究者转变

新课程标准实施中,教学情境问题尤其突出,“教师只有从传统的静态知识占有者转变成教学过程的动态的研究者,才能适应新的课程要求和学生成长变化的需要”。

教师由静态的知识占有者成为动态的研究者主要指教师应当成为孜孜不倦的学习者、教学问题的探索者和教育改革的决策者。教师要对自己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研究和改进,实现教师自我提高,进而从学习方法上提高教师行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增强“动态性”。

教师由静态的知识占有者成为动态的研究者,一般需要经历以下三个过程:一是找到研究的起点。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或者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发现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尚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或从教学中的一种不明情况出发,确定所要研究的问题,找到研究的起点。二是围绕问题进行资料收集、查找相关文献,与专家进行对话合作。三是对材料进行分析。通过阅读资料、选择资料、分析资料,对问题做出合理解释以及正确的结论。

教师角色的转换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中学历史教师应从本地区、本学校以及个人的实际出发,逐渐地适应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活动,适应新的教师角色。在汲取原有教师角色优点的基础上,从历史教育教学的规律出发,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重新定位,形成新的历史教育教学行为,积极推进基础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晓春.新课程与中学历史教师角色的转换[D].西北师范大学.2006.

[2] 杨修雯.论新课改条件下历史教师角色的转换[D].首都师范大学出版,2005.

[3] 王根林.历史教学改革中教师角色的转换[J].内蒙古大学学报.2005:四期.

上一篇:小学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渠道探讨 下一篇: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作业的批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