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合作学习中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8-08 04:29:59

高中英语合作学习中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从合作学习小组的组织、合作学习的模式、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角色以及合作学习评价 中要注意的问题等几个方面,对中学如何开展英语合作学习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中英语;合作学习

高中英语合作学习是对新课程所倡导的“关注学习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审美价值观”理论的一种升华和具体体现。该种教学理论是高中牛津英语倡导“任务型教学”的一种具体运用,也是深受广大师生青睐的教学模式。该种教学模式互动的活动方式和良好的情感氛围,有利于学生使用目标语,促进知识和技能的提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在高中英语合作学习过程中,应该注意教学目标、讨论、互动等方面的环节,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增强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一、精心的准备是顺利开展活动的基础

选题时遵循科学的原则,让学生对即将进行的活动或任务了然于胸。备课阶段,在选题时教师要遵循科学的原则,关注学生的兴趣点,以此来选择所需要的学习材料,同时还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其“最近发展区”设置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跳一跳摘到桃子”。在这里,许多英语老师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因素,即学生间还存在层次性差异。高中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选题时,要完全兼顾各个方面的因素显然是不现实的,笔者认为,最好的一种处理方式就是按照各层次学生的比例设计任务,让学生明确该做什么事情,要达到什么要求,并且可以在小组活动中及时地对任务作出适当地调整,这样就可以避免有些学生由于知识积淀薄弱,或对外国文化知之甚少,或语言词汇量不足,而在用英语表达时出现的“捉襟见肘”的现象,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二、随意确定合作内容

有价值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应该是人人参与,并言之有物。在现阶段的高中英语课堂上,有的教师将小组合作学习作为营造热闹氛围、推动课堂高潮的重要手段。但并非所有任务都适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若是一味追求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不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就进行分组讨论,会使合作学习收效甚微。小组合作学习一般需要具体的话题或焦点。如果教师设计的话题模棱两可、范围过大,就会导致所布置的任务缺乏可操作性,令学生一头雾水。另外,在与教学内容相结合的基础上,教师所给的小组合作学习话题必须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学生主动参与语言实践活动的热情。如果教师所选择的话题与学生的生活阅历、所学内容差距太大,学生就会失去对合作活动的兴趣,小组活动也肯定会以失败而告终。

三、预习讨论、为合作学习营造氛围

合作学习离不开学生个体以及小组之间的预习。小组预习就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事先设计小组合作任务,并布置给各小组,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有目的地预习。在小组预习的基础上学生可根据教师的问题,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在讨论中辨明是非,培养能力。在小组预习的基础上,小组合作讨论活动应自然融入课堂教学设计之中,教师应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开展语言交际活动。这样的预习讨论主要体现在:①明确具体的学习任务,让学生觉得一定的内容可供探究;②这种预习应该建立在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的基础上,否则会出现“人云亦云”的局面;③学生的预习讨论应该充分,为后面的合作奠定基础。

四、优化高中英语合作学习的对策

通过对高中英语教学实践进行反思,笔者认为,解决合作学习中的问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科学划分小组,明确组内分工

在划分小组的过程中,教师既要考虑学生的知识储备、兴趣爱好,也要考虑其学习能力、个性特长等因素,还要充分尊重其主观愿望,既不能完全包办,也不能放任自流。将学生放入小组中并告诉他们去合作并不是合作学习。事实上,如果不进行仔细的建构,合作学习的效果将大打折扣。不管是同质分组还是异质分组,教师都应指导学生明确小组内成员的分工和责任,如小组长、发言人、记录员等,让小组成员通过合理分工,各司其职,发挥团队合力,达到最终目标。小组成员应是动态的,可以是组间分工和角色的互换,也可以按活动主题的需要让学生进行自由组合。这不仅会使学生有新鲜感,提高合作学习的兴趣,而且还可以改变学生在小组中长期形成的固定地位,给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

2.尊重个体差异,充分建立接纳感

在一个学习型集体中,要让每个人都被接纳,很重要的一点是承认个体差异的存在。认知风格、智力剖面等差异应被看作是要平衡、化解和被整合为一个整体的资源,而不是通过妥协或平均化等手段使之隔离、溶解或降低。帮助参与者进行自我了解和相互了解的互动,以及鼓励平等互动的条件是需要注意的两个方面。在生生之间经常性的接触过程中,学生建立起对作为个体的对方的真正了解,这对于建立接纳感是至关重要的。正是通过经常性的接触和自我暴露,使得学生在评价时能从基于范畴和社会比较两个方面进行,即基于个人的特点,评价时采用相同或不同的维度。

3.创设合理的任务,启发创造性思维

如果没有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语境和任务,合作学习只能流于形式。开展合作学习,要给学生群体一个共同的任务,让每一个学生在这项任务中都能积极地承担个人责任。学生在活动中相互支持、相互配合,遇到问题协商解决,通过有效的沟通解决群体内的分歧,对个人分担的任务进行群体加工,对活动的成效共同进行评估,通过合作,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合作精神。教师在设计任务时,应多考虑任务的真实性、合理性和层次性。只有设计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并且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规律的任务,才能激发学生合作与探究的动机和兴趣。在此基础上,适当导入一些能挑战学生思维的任务,如问题解决式任务和创造性任务,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交际中展示集体智慧。同时,将小组的理解迁移到个人理解,也有助于将合作学习的范畴拓展到课外。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学习能力,让他们知道通过什么途径去收集有价值的信息和资料。合作学习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对方的观点,而且要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学会讨论问题的要领和方法。

总之,在新课程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发挥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还能够激活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上一篇: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 下一篇:浅谈幼儿责任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