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高原现象的成因及对策

时间:2022-08-08 02:12:09

英语教学中高原现象的成因及对策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会发现学生在一定的学习阶段他们的时态用法很混乱,他们学习成绩的进步也并不是直线式的上升,他们学习成绩的提高会在一段时间内停滞,学习兴趣也会减退等现象,这就是英语教学中的高原现象。为了解决这一现象,我们认为很有必要对高原现象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对改进方式进行探索,从而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益。

一. 英语教学中高原现象的成因

我们从教法与学法这两方面来分析这一现象,它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

1. 学习方式不正确

英语每个时态都有自身适用范围,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有其各自的特点,而且每个教师的教学特点也是各有千秋。如果学生的学习与上面特点、规律不相适应时,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就会出现不适应,对如何继续学习感到茫然或无所适从,从而形成学习中的高原现象。

2. 学习兴趣差异的影响

学生群体间以及每个学生本身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对于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别。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有如下几方面的表现:A。在不同时态上学生由于偏爱不同会产生学习的差异;B。由于对不同教师的感情上的好恶也产生了学习上的差异;C。教学环境的变化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样造成一定的影响;D。年龄、性别、素质水平等个体因素也是学生学习兴趣变异的重要因素。

3. 学习动机处于低级水平

学生由于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积极性不高,或身体过分疲劳或努力程度不够等等,使得他们的学习动机处于较低级水平,他们一旦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就很容易退缩,从而形成了高原现象。

4. 教学手段针对性不强

学生在身心发展的各个时期和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他们的学习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此时他们与英语学习本身规律如果不相适应的话,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细加分析的话,在教学手段的选择上就一定会造成不符合学生学习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也必将产生高原现象。

二. 消除高原现象的基本对策

1. 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

不同的学生对英语时态的学习有不同的的学习优势,不同的学习方法。有的愿意在弄清楚这个时态的适用范围,认真研究例句之后才进行练习;有的愿意在模仿教师或同学示范的基础上进行练习;有的要在教师或同学的鼓励下学习情绪才会得到提高到良好的状态,等等。所以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应该尽可能详细地介绍英语时态和学习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调整。这样才能使他们找到自己最佳的学习方法。

2. 明确各时态基本概念

许多学生在学习时态的过程中会出现时态运用混乱,而教师无论采用什么方式进行练习、讲解,但收效甚微。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们经过调查,就会发现学生对时态的适用范围表述不清,弄不清楚什么时候用一般过去时,什么时候用现在完成时等这样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时态。此时教师应该解释清楚一般过去时,叙述的是动作发生在过去,仅仅是叙述一个发生在过去的动作,不对现在造成影响;而现在完成时的动作尽管也发生在过去,但强调的是对现在造成的影响。让学生知其所以然,从而在练习中较快地改进这两种时态的掌握。

3. 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习动机

如果学生对英语学习动机很强的话,对他学好英语有着极大的影响。在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学生学习目的性教育,提高他们对英语课程的认识,从而促使他们提高英语学习的投入。然后教师要及时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强化学生学习动机的巩固。这样能使学生顺利地度过高原现象,达到一个新的高点。

4. 情感投入

学生对教师的喜恶也是影响学生学习该学科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学生毕竟是孩子,经常会有各种各样不合适的行为,如上课的时候在讲话、没有认真听讲、做各种小动作,等等。这时教师的批评方式要特别小心,不要态度生硬,可以善意地提醒他们。总之就是要真诚地批评他们、帮助他们,也可以课后找学生聊聊,从中发现原因,或者进行家访。情感的投入,能帮助学生喜欢教师,喜欢教师教的课程,也能帮助学生克服焦虑情绪,能让他们顺利度过高原现象。

上一篇:多媒体教学与提高英语教学效率的探讨 下一篇:试论小学英语教学中英文歌曲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