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考古代诗歌鉴赏题答题技巧

时间:2022-08-07 03:16:36

浅谈高考古代诗歌鉴赏题答题技巧

摘 要:古代诗歌鉴赏题在高考中所分值比重日益增大,本文从几个方面详细分析了该类题的答题技巧,对高考应考的学生具有指导作用。

关键词:高考;古代诗歌鉴赏题;答题技巧

诗歌鉴赏题进入普通高考语文试卷已有十几年的历史,分值权重较大且有不断增加的趋势。大多数考生觉得理解诗的内容和把握诗人的感情有困难,因而考试时难以准确的把握答题要点。如何指导考生克服这些困难从而准确把握这类题的答题要点呢?笔者根据多年教学体会介绍几点做法。

一、看标题,整体把握

情感之于诗歌如同血液之于人体,水分之于花草,把握了诗歌的思想情感也就从整体上把握了诗歌。诗题中隐含着许多信息,剖析好标题可以帮助我们把握诗人所抒发的思想情感。比如朱熹的《观书有感》,标题就提供了帮助理解情感的信息:诗题中的“感”字,提示我们这首诗是抒发感想的,可谓一字定调。而“观书”二字,恰好提示了“感”从何来,由此我们就可以初步断定诗歌是诗人读书后的感言。再读诗歌知道,书本中丰富的内容,精深的道理,像源头活水,滋养着读书人的心田。一个人只有经常读书,不断汲取书中的精华,思想上才能有“源头活水”,头脑也才能保持经常的清醒。而不至于内容肤浅的理解为水塘清澈如镜,是因为有源头活水。张籍的《秋思》、杜甫的《旅夜书怀》、陆游的《书愤》等都可以从标题入手整体把握全诗的内容,可以尝试做这方面的练习。

二、看作者,知人论世

了解了作者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为理解单首的诗歌提供一个大的背景参照,有助于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下边举例说明:

小 重 山

岳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筝。知音少,弦短有谁听?

问题:词中的“心事”是指什么?(2002年春季上海卷)

岳飞曾经在抗金的最前线出生入死,却时时遭到投降派的排挤和陷害,所以作品多有报国无门的愤懑情绪,这样我们就会准确的答出“心事”指希望实现抗金报国的愿望。

我们知道,一首诗也好,一首词也好,甚至一篇文章也是这样,不可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特别是特别讲究语言凝练的古代诗文,很多情况上,不将具体作品放到大的背景知识中去理解,很难保证不违背作者的原意。如李煜的《虞美人》,如果不知道作者的身世经历,就不好把握词中“往事”“小楼”“故国”“雕栏”的具体意思,自然也就不好把握这位亡国之君的绵绵怨仇了。

三、看序、注,寻找信息

一般来说,序在前,注在后,有些具有帮助理解的信息还会巧妙的置于试卷的题干中。它们有的标明创作的年代,有的简述创作的过程,有的介绍创作的背景,有的又为全诗奠定感情的基调,我们不要漠视这些看似附属的文字在帮助理解作品思想内容上的作用。如:

鹧鸪天

室人降日以此奉寄

元魏初

去年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

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

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夜煮茶。

【注】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问题:词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006年江苏卷)

解答此题只要一看注释就不难回答。常年在外的人,哪有不想家、不想妻子儿女的呢?尤其是在某些特定的日子,“每逢佳节倍思亲”嘛。作者写这首词的那一天正是魏太太的生日,就夫妻而言,这可是比春节比元宵比端午等一切传统节日还要重要的日子!做先生的理所当然得有所表示,拿出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深深地爱着她,苦苦地念着她。由此得出答案:表达了作者漂泊中深切思念家中亲人之情。再如,

题竹石牧牛(并引)

黄廷坚

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戏咏。

野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阿童三尺棰,御此老觳觫。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

问题:首诗分为几个层次?他们分别写了什么内容?(2006年全国1卷)

从序中如果能看出这是一首题画诗,答题就容易了。分两个层次。前四、句为第一层,分别写石、竹、牧童和老牛四、个物象,构成一幅完整画面;后四、句为一层,写了作者由画中内容而生发的感想。

从一定意义上说,诗词本身的“序”“注”和题干里的隐含信息都犹如杠杆一样,虽然看似渺小,但用好了,却能帮助我们撬起重物。

四、看意象,推断情志

众所周知,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而是言在此而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诗人的聪明往往就在于他能创造一个或一群新奇的“意象”,含蓄的抒发自己的情感。因此,读者领悟了诗歌意象的寓意后,就能把握诗歌的内容,领会诗歌的主旨,进入诗歌的意境,感知诗人的情感。解读意象可作为鉴赏诗歌的切入点。如: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问题: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2004年江苏卷)

看诗中所选的意象: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马策、刀环。这些都是边塞地名和古代战争所用之物。很容易得出答案:诗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写的是征人的戍边生活。

五、看关键词,破解难点

诗歌是语言的精华,诗人常常借助非常俭省的语言来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如杜甫的《旅夜抒怀》中“危樯独夜舟”,一个“独”字奠定了全诗的基调,一种孤独羁旅之情跃然纸上。为此鉴赏诗歌时我们也要善于抓住诗中的关键词来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这样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

“庭院深深深几许”,这恐怕是不少考生面对诗歌鉴赏常有的困惑。要解决这个困惑,必须找到进入“深深”“庭院”的路径,找到路径,就会自由出入而不迷途,否则,或者是进不去,或者是出不来,人为诗困。但愿上述做法能给大家一点出入“庭院”的帮助。

上一篇:立足素质教育 加强教学管理 下一篇:美育是幼儿形象思维的突破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