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为中职生的心灵护航

时间:2022-08-07 07:54:56

【摘 要】鲁讯先生说过:爱是教育的源泉,爱心是教育最基本的条件,也是教育成功的动力。所以没有爱的教学,宛如无水池塘,终将枯竭。十年育树,百年育人,如何让秉性调皮捣蛋、知识结构参差不齐、性格叛逆的中职学生更好更健康成长、成才更是一个慢活儿、细活。通过不断的总结和分析我总结出了用关怀的爱、欣赏的爱、包容的爱、等待的爱浇灌他们,顺应他们自身发展规律,定将开出美丽的花儿。

【关键词】中职学生;爱;发展规律

如今的中职生不再是当初没有考上大学的佼佼者的,而是一群性格各异、知识结构参差不齐、习性懒散随意的学生。我们辛勤的备课、精心安排课堂、尽心的批改作业,引领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翱翔,而这些远远不够,如何把他们培养成一个具有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人才是教育的重点。综合教育实践我觉得还是要用师爱,这个伟大的爱,不平凡的爱,来浇灌我们未来的花蕾。

一、用爱关怀

中职学校的学生是成绩的落后者,可他们就真的没有可教之处了吗?不!不是!我们班上有一名学生每天上课,他都在看课外书,每周都要换两本,我不止一次的提醒他,可是他都是当耳旁风。于是我试着接触他,看他看的是“坏蛋是怎么炼成的。”于是我我放下架子和他进行了一次长谈,我问他项做一个“坏蛋”吗?他说不想。我问那:你看这样的书不是有这种欲望吗?不!不是!他说。“我喜欢他们的哥们义气,我想看他们怎么一步一步变成所谓的坏蛋的”,他说。我们聊了好久,这时我明白他们的不良习惯也许是一次好奇、一次尝试、一次放纵。如果我不和他聊天,不去关怀他的变化,那么我想他沉迷到自己的世界里不知要多久,也许要耽误三年的时间。当我们俯下身与学生交流,以慈母的爱去关怀他,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兴趣爱好,帮助他们剖析自身的优缺点,定位好自己的学习目标。观察他们的课堂表现,看哪位学生状态和平常不同,有异常,课下要一一的找他们谈话,使爱学习的保持学习的状态,不爱学习的跟上来,引起调皮的学习的兴趣,把枯燥的课堂变的丰富多彩。让他们每月有变化,每周有改变,每天有收获。关怀是一种动力,用这种把动力把学生改变,在改变中促使学生成才。

二、用爱欣赏

有这样一件事,班上一名学生他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也热爱班级体,但是上课总提不起精神,课下却跑的很欢,而且人缘很好。无意间我发现他爱打篮球,于是我让他把爱打篮球的学生组织起来,建立了班上的篮球队,在课下的时候进行练习,丰富他们的课外生活,正好学校组织篮球比赛,我们班拿了第一名。事后我才知道,他们制定了详细的练习计划,共同分析其他队员的打球特点,进行了多场的对抗练习。通过这项活动他们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自从那次篮球赛后我发现他们对学习也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学习状态也发生了新的转变。一群漫无学习目的的学生开始有自己的学习计划,他们在进步,在成长。所以作为教师,我们不能盯着学生的缺点。而是要找出每个学生的闪光点。放大他们的优点,利用好他们的优点适当弥补他们的缺点,让他们找回自己在学校,在班级,在学习中的位置。欣赏是一种力量,用这种力量让他们变得可控,在可控中让他们茁壮成长。

三、用爱包容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每个人都有缺点,学生就是完美的吗?不!不是!他们的不足更多。他们自我,他们淘气,他们没有纪律。那我们要摆出 “凶巴巴”的面孔严厉的批评“违规”学生吗?不能,因为他们正处在青年叛逆的时期,过度的批判会导致更大的反抗,不利于教育教学。我们要用包容的心帮他们为什么要有规矩?为什么他“违规”了?让他们明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事实,一步一步的改变他们固有的被处罚时的逆反心理。让他们从内心接受处罚,学会自我处罚。包容不是放纵,而是用心体会学生状态,让时间和事实转变他们对人生的看法。包容是一缕春风,在“轻抚”中让他们认识规矩,在规矩中引导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四、用爱等待

十年育树,百年育人。所以中职教育更是个漫长的过程。中职生在这个阶段正是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即便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获得,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个困难、艰苦、缓慢的过程,其心理成长更是曲折、艰难,这就需要我们持久的关注,更多地发现,更多地激发。在思想品德和学习习惯方面严格要求,在师生关系上平等相处。在课堂我用眼神和语言和学生交流,让他们保持上课的积极性,在课下我倾听他们朋友间的故事,帮他们分析成长中的困惑。分析他们的特点结合实际情况给他们发挥的岗位,调皮的有管理能力的可以是体委;有才艺爱唱跳的是音乐委员;成绩好有热心和责任心的可以是班委;没有安排岗位的我就让他们组成兴趣小组,班级管理变的井井有条。在缓慢的教育过程中,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采用和风细雨的润物渐染法重复和全面的教育学生,促使他们成长。教育不是疾风暴雨的荡涤,也不是高压政策的灌输,而是是顺其自然地引导,静静的等待。等待是一种期望在期望中促使他们健康发展,在健康发展中成就他们的人生路。

让我们用关怀的爱、欣赏的爱、包容的爱、等待的爱,贯穿在我们的职教生涯中,结合学生的实际心里特征,学习状态,日常行为培养他们做一个积极向上,心里健康,素质优良的具有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人。

让我们用满满的爱心,循序渐进的引导我们的学生茁壮成长。用爱浇灌祖国的花蕾,静待他们开出美丽的花儿。

作者简介:母丙岑(1984.10-),女,鹤壁高级技工学校教师,从事机械专业教学。

参考文献:

[1]彭素芬 论文 寂寞的等待成就美丽

[2]韩瑞娥 论文 爱在点滴 今生无悔

[3]如何做好中职学生管理,出国与就业版 2011年12期

上一篇:体育舞蹈情感艺术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SEM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