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学校管理者身份

时间:2022-08-07 05:34:11

学生的学校管理者身份

【摘 要】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是民主教育管理理念的最彻底表达和体现。本文以学生学校管理者身份为突破口,从理想追求和现实发展两个维度对学生参与学校管理进行了应然建构和实然考问,并提出了通过学生学校管理者身份的回归促进学生参与学校管理行为的实现。

【关键词】学生 管理者 身份 参与

身份,最初是指个体成员交往中识别个体差异的标志和象征,它给予社会以秩序和结构。现代社会中,身份是指社群中个体成员的标识和称谓,分为客观身份和主观身份。客观身份如年龄、辈分、性别、职务、职业等,主观身份内含身份认同,有等级、级别、资格、资历等差异。说到底,身份就是要明晰“我是谁”。那学生是谁呢?

学生,在古代是一种自我谦虚的称呼,多用于晚辈向长辈请教、学习或尊师等行为。现在更多是指在学校接受学习教育的人,也通常指向其他人学习的人。它具有主观能动性、思想感情性和个体差异性特征,是学习的主体和具有自我主体性的教育对象。基于这一概念界定,可以看出,学生更多被定位为学习者和教育的对象,尽管赋予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但单一的学习者身份造成了学生其他身份,如教学中的平等对话者、课程建设的合作者、学校发展的推动者、学校管理的参与者等身份缺失。

事实上,学生身份是多元的、复合的,对于自我而言,学生是自主学习者、知识建构者、能力提升者,对教师而言,学生又是教学的平等对话者、课程建设的合作者,对学校而言,学生还是学校办学的推动者和学校管理的参与者。因此,每一个学生,他不仅需要对自己的学习、知识获得、能力提升等行为负责,而且还需要与教师一起构成教学、课程建设的共同主体,共同对教学、课程建设付出努力,同时还应该同校长一样成为学校管理团队中的一员,对学校发展、学校管理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学生学校管理者身份的应有表征

学生不仅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教育的主体、办学的主体,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学校管理者,参与学校管理是每位学生应有的权力、责任与义务。作为学校管理者的学生:

第一,有明晰的学校管理者角色身份的意识。每一位学生都要认识到自己是学校管理共同体中的一员,有权、有责任、有义务对学校发展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出不同的意见,做出有意义的行为。而不只是把自己定格为传统的单一学习者身份,只做自己学习的主人,对外在于学习的,如教学中的地位、学校管理中的权益等都漠不关心。明茨伯格在《管理工作的本质》中,将经理们的10种工作角色分为三类,即人际关系方面的角色,信息传递方面的角色和决策方面的角色。当然,不是说每个学生都直接成为“经理”或“校长”,扮演着管理者的所有角色,但至少要在思想上意识到我的存在影响着校长等他人的角色定位,影响着他们的管理决策行为,影响到学校管理目标的制定等。

第二,有民主平等的学校管理权力与地位。学校中的每个人都是民主、平等的,不应存在校长高于教师、教师高于学生,学生处于学校管理最底层的现象,也不应存在校长负责管理学校、教师负责教育教学、学生负责学习考试的现象。对于学生而言,他们的民主平等地位不能转让,他们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力不可被剥夺,校长在行使自身管理权力的同时,要尊重学生,不可任意处置、贬斥他们,不可只按自己的旨意为所欲为。民主的改善、平等的扩大是学校管理的应有之义,鼓励更多的师生参与学校管理、倡导人与人的平等。只有学生、教师、校长拥有同等的民力,他们之间的关系才会平等,平等的管理地位才能确立。

第三,有积极投身学校管理的参与行为。管理者角色身份意识的确立,意味着他们是学校管理的主人,参与学校管理成为他们行为的必须。民主平等的管理权力与地位等,赋予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广泛空间和可能,为他们参与学校管理提供了前提保障。基于此,每位学生都必须参与到学校管理过程中去,而不是把学校管理看做校长个人的事情,自己只是一位旁观者。每个人都可以以自身特有的姿态介入学校办学理念的凝练、愿景规划的制定、发展目标的提出、课程课堂教学的变革、学校班级文化的建设等,与校长等人一起把握学校发展方向、共建学校发展内容、形成共同认可的学校管理方式。

第四,有担负促进学校发展的管理责任。学校发展不是某个人的责任,而是学校所有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学校的每一位学生都是学校发展的责任人,必须担负推动学校发展的重任。同时,学校发展也不是一句空洞而抽象的口号,更不仅仅是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而是具体体现为学校人、财、物、信息、资源、气氛等所有事物的发展与改变。不管是校长还是学生,都要对学校发展的管理责任有全面、深刻、本质的认识,改变把学习、考试、成绩等当作学校发展最重要任务,甚至是唯一任务的做法。任何不遵循科学的学校发展观,不遵循学校管理规律的做法都是在推卸责任,也无法实现促进学校全面、持续发展的任务。

二、学生学校管理者身份的现实考问

一直以来,总有很多人理所当然地认为校长是学校管理者,学校中的其他人都是被校长管理的人或是执行校长管理意愿的执行者。后来,民主理念的提出使得教师参与学校管理成为一种呼唤。即使到现在,尽管民主管理理念被更深入、更广泛地宣传,但是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行为几乎不存在,其学校管理者身份基本上没得到任何体现。

我国学生最主要甚至唯一的任务就是学习,他们只是单一的学习者身份。作为学习者的学生:

多元身份被单一的角色定位所取代。学生不再是理想中的自主学习者、教学对话者、课程建设合作者、学校管理参与者,原本多元的学生身份被单一的学习者角色所取代。不管是学生、教师、校长,还是家长等社会人基本形成共识,那就是,学生只需要学习,无需参与到学校发展、课程建设、学校管理等事务中去。学生也认可了学习者的角色定位,把所有时间、精力都投入在学习上,对学习之外的事都无所谓。多元身份被单一是对学生观的错误理解、对学生的片面认识,也是对教育管理本质的一种歪曲。

失去自我的存在。仅从学生拥有的时间和自由度来看,学生的自我存在成为一种缺失,他们没有多少属于自己的时间,也没有多少决定自我的权力,更多是作为他人而存在。一方面他们需要学习学科专家们设置的课程知识,另一方面还寄托着教师、学校、家长等相关者的学习期待。试想一下,在长时间高强度学习环境中,还有多少学生在作为真正的学习主体存在着,他们的学习有多少是出于自我发展愿望而进行的。学生被异化为他人,是失去了自我的存在。

不平等地位被强化。集权式教育管理体制带来了上下等级差异,对学校而言校长完全凌驾于教师之上,有权决定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教师又可以对学生进行无条件的支配,支配他们的思想、时间、空间和学习行为、学习方式等,学生群体成为学校阶层中地位最低的群体。同时,在学生群体中,又因为学习成绩好坏被分为三六九等,优秀生——中等生——差生成为一种默会。且不去说校长、学生之间存在的不平等管理地位,就连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都存在着不平等,严格的等级差异使学生自主、积极参与学校管理完全成为不可能。

学习成绩的过分追求造成相关责任担当行为的缺失。学习成为学生主要任务,学习成绩的获得成为学习任务完成好坏的重要标志。于是,学生、教师、校长、家长等所有人的行为重心都实现了转向,由关注统筹规划学校发展转向以教学管理为中心,由课程课堂、教育教学行为变革转向加班加点、补课,由自由享受成长生活转向面对沉重的作业负担等等。每个人都没有担当起应有的教育教学、办学管理、健康成长等责任,管理责任被窄化,责任者本应担当的许多行为都被弱化甚至是缺失。

可以反思一下,作为学习者的学生,他们是否还心怀作为学校管理者角色身份的理念,是否还拥有民主平等的管理权力与地位,或者是否还能积极参与学习之外的管理活动,又或是勇于担当起管理学校的其他重任呢?

三、学生学校管理者身份的回归

学生不只是接受学习教育的人,而应该在主动学习、成为学习者的同时实现教学对话者、课程建设者、学校管理参与者等多重身份的回归。为弥补学生学校管理者身份缺失,实现他们学校管理者身份的回归,需要自我和他人的共同努力。

从学生角度看,首先,实现自我管理者意识的觉醒。学生能否成为学校管理者不是他人给予你职务、职位,也不是他人把你当成学校管理者来对待,最重要的是在自我内心把自己当成学校管理主体,当成对学校管理产生价值、促进学校管理行为变化的人。每一位学生都要对自己的身份进行重新思考,而不只是简单地把自己定位于学习者,由此对其他事务漠不关心,认为与自己无关。只有形成自我管理者角色身份的意识,才能使自我的行为产生根本性改变,也才能对学习、教学,甚至是学校管理作出相应的回应。其次,主动争取参与学校管理权力,并对学校管理作出应有贡献。学校管理权力并非校长个人拥有,而是学校所有人共同享有。每一位学生都拥有学校管理的知情权、话语权、参与决策权等。之所以学生对这些权力感到陌生,是因为他们从来没有拥有过。为改变学生学校管理权力缺失状态,不仅需要对学校权力进行合理配置,更重要的是需要学生自己主动争取。当然,权力拥有与责任贡献是一致的,即使拥有了权力,如果不对学校管理做出实质性贡献,最终也会形成权力闲置,造成权力浪费。因此,在争取权力的同时,更要用实际行动参与到学校管理中来,用自己的行为、方式对学校管理做出贡献,承担起推动学校发展的重任。

从教师角度看,要改变控制式教育教学方式,实现师生对话,培养学生管理主体意识和能力。似乎学生参与学校管理与教师关系不大,但长期以来在课堂教学中形成的教师主体、学生客体,教师教学、学生接受的控制式教育教学行为,直接带来了学生被动、单一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为此需要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行为变革,变控制式为师生对话式,促进学生自我主体性凸显。只有学生养成了批判、质疑、对话等素养和气质,才能为参与学校管理奠定主体性基础。

从校长角度看,要确立民主、道德等管理理念,变革管理行为,尊重学生,鼓励并吸纳学生参与学校管理过程。校长要改变以往那种高高在上,一个人说了算的学校管理局面,树立民主的、道德的管理理念,认识到管理学校是全校所有人的权力,参与学校管理是每个人的责任。同时,实现管理行为变革,平等对待学校中的每一个人,尊重他们的人格、权力,相信他们的能力,欣赏他们的优势,宽容他们的过失,只有在这种平等、尊重、宽容等管理精神感召下,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才能被调动起来,被动参与学校管理的局面才能被改变。

从学校教育角度看,要完善学习、考试、成绩等衡量学生发展的标准体系,真正贯彻素质教育理念。当学生身心健康、知识增长、能力提高、道德高尚等全面发展成为评判学生好坏标准,当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实现统一时,学生的学习将变得不再是最重要的标准,学生单一的学习者身份将会随之改变。不管是学生、教师、校长做怎样的改变,只要应试教育、分数第一的局面存在,学生素质全面提升将不可能实现,学生学校管理者身份的实现更是一句空话。只有素质教育理念得到真正的贯彻、落实,学生全面发展才能实现,学生学校管理者身份回归也才有可能。■

(作者单位: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上一篇:试论校长影响力 下一篇:让班级在故事的土地上诗意栖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