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促进基础学科建设

时间:2022-08-07 04:46:57

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促进基础学科建设

摘要: “十一五”以来,基础部不断强化外事工作过程管理,注重提高国际学术交流质量,积极鼓励多种形式、不同层次的对外学术交流,更新了理念,活跃了氛围,提升了学科在生命科学国际舞台中的前沿地位。文章总结了第三军医大学基础部近年来在国际学术合作交流中的工作实践,旨在提供一些借鉴。

Abstract: Since the "eleventh five-year" plan, Basic Department strengthens the management of the process of foreign affairs, pays attention to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international academic exchanges, encouraging foreign academic exchanges with various forms and different levels, which updates ideas, enlivens atmosphere and enhances advanced position of discipline in international stage of life science. In this paper, Work practice of Basic Department of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in international academic exchanges in recent years was summarized to offer some reference.

关键词: 国际;学术交流;基础学科

Key words: internationality;academic exchanges;basic subject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8-0210-01

0 引言

当前,国际基础医学研究日新月异,各种新理论新技术发展一日千里。如何在新形势下洞悉学科前沿热点,把握基础医学的研究新动向成为摆在基础医学科研人员面前的新问题。“十一五”以来,基础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强化、深化、具体化“两个取胜”的办学思想,紧密围绕建设“创新型一流医科大学”的奋斗目标,积极拓展国际学术交流渠道,强化外事工作过程管理,提升了学科在生命科学国际舞台中的前沿地位,促进了基础医学学科人才的建设又快又好的发展。

1 基本情况

基础部开展国际学术交流的主要方式有出国讲学、考察、进修、访问、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联合培养研究生、进行合作研究、邀请境外专家来校讲学和举办国际学术会议等。基础部积极支持和鼓励广泛的对外交流,将各种形式的出国工作作为重要任务来抓。

基础部紧紧围绕“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对外开放策略,以及“渠道共享、信息互通、平台共用”的工作思路,积极邀请国外专家来校进行讲学和短期合作交流,努力开拓国际合作新途径。“十一五”期间,成立了“第三军医大学中-加联合实验室”,共举办4次大型国际学术会议,邀请了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来自美国、加拿大、法国、瑞典、丹麦、新家坡等国的专家64人次来校交流,并聘请名誉教授3人,客座教授10人,兼职教授3人,达到平均每月都有国际前沿讲座。国际学术交流不仅繁荣了学术园地、浓厚了学术氛围,还为基础部科研人员获取前沿信息、引进新理论新技术、扩大学科知名度和影响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2 具体做法

2.1 积极拓宽国际学术交流渠道 转变观念,切实认识到国际学术交流对于基础医学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重大意义,主动加强与国际学术同行的联系,积极拓展学术交流渠道,提升学术交流层次,大力倡导、组织和参与国际学术活动。

2.2 加强出国学术交流的目的性 短期出国学习一般都应带有较为具体的学习目标,出国人员应在深入了解本专业领域的前沿理论、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个人或学科发展的需要,选择专业对口的一流大学或科研机构进行学习,以获得出国学术交流的最大效益。

2.3 用好国家、军队相关资源 瞄准国际前沿热点领域,结合国家、军队需求,积极争取教育部公派留学生项目、“香江学者计划”和学校“苗圃工程”计划等项目的支持,善于利用校内外专家建立的国际学术圈子、稳定的国际合作关系等资源,选派青年科技人员、博士后人员和研究生到国际一流大学或科研机构工作、学习,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基础医学科研人才。

2.4 严把出国学术交流审批关 发展优势学科,扶持新兴学科、弱势学科,大力支持博士毕业人员、学科青年骨干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积极鼓励科研人员向国际学术会议投稿,优先支持有大会发言或海报展示的科研人员出国参会;对无实质流内容的出国计划进行严格控制。

2.5 在对外交往中坚持“双赢互利”原则 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 要使合作关系长久稳定发展下去,必须遵循“双赢互利”的原则,在申报课题、文章署名等方面进行友好协商,否则难以维持稳定的关系。

2.6 充分发挥短期出国的综合效应 在出国交流人次有限的情况下,集思广益,提高交流效率,充分发挥短期出国的综合效益。坚持出国人员回国后的汇报制度,出国人员回国后15天内必须写出书面汇报材料,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学术报告,将其在国外的学科前沿热点、最新研究成果、科研心得体会和国外见闻等与全校科研人员共享,起到以点带面的辐射作用。

3 几点体会

回顾基础部“十一五”以来国际学术合作交流的开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效,虽然纵向比较有巨大发展,但相对于国内兄弟院校横向比较来说,在交流的范围、规模、质量和效益等方面还有不小的差距。对于如何进一步提升基础学科建设水平,实现国际学术交流活动的可持续发展,有几点想法。

3.1 大力推进国际著名大学教学专修 科研和教学是一所大学并驾齐驱的两辆马车,同样,基础部的功能不仅仅是科学研究,还承担着培养高素质基础医学人才的任务。以往,基础部人员出国交流90%以上是带着科研任务,仅仅有少数人员到国外进行过教学专修。在下一步工作中,应大力倡导国际化办学理念,争取每年选送6-10名青年骨干到国外一流大学进行教学理念、PBL教学模式等创新教学专修,努力造就更多的名师和优秀教学团队。

3.2 推动国际学术交流走向最前沿 争取在免疫学、神经生物学、数字医学研究等领域主、承办系列国际高级别学术会议或高峰论坛,鼓励科技人员积极参加国际顶级学术会议并作大会报告,使其与本领域国际学术前沿进行零距离接触,掌握国际前沿实验室最新研究动态,大力推动其走向世界学术舞台,将国际学术交流合作做大做强。

3.3 大力引进国外顶尖人才 在日益频繁的国际合作交流中,加大引进国内外顶尖人才的力度。充分利用好国际人力资源,按照“灵活的工作身份、弹性的工作期限、绩效的工作报酬”的原则,采取身份引进、智力引进、项目引进、团队引进等灵活多样的引才方式,引进高层次优秀人才,实现国际化人才流动。

参考文献:

[1]谭鸿,周来新,徐迪雄,吴军,李景波.强化对外交流与合作,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J].重庆医学,2007,36(1):13-16.

[2]孟萌萌,柯骏,王颂阳.军队医院开展对外交流的回顾与思考[J].医院管理杂志,2010,17(2):130-131.

上一篇:巧用竖式学习被动语态 下一篇:隐性教育资源特点及其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