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人民币升值压力为动力 大陆台企转型先声夺人

时间:2022-08-06 09:58:36

化人民币升值压力为动力 大陆台企转型先声夺人

在大多数内地企业为自己手里的人民币越来越值钱而高兴的时候,他们同时又在为产品的成本上升而发愁

2007年2月2日,在东莞设有电动玩具制造企业的台胞尹光明先生再次陷入思考。他在考虑如何因应因人民币汇率攀升带来的制造成本上升。

同一天,中国银行公布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为7.7615,这是自2005年7月21日中国政府宣布汇改以来的最高价位,也是人民币首度击穿7.77的心理关口。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统计,在刚刚过去的2007年1月,人民币月平均汇率达到了7.7898,较2006年12月的7.8238升值了340个基点。人民币升值的直接后果就是物料成本上升,水涨船高,中国大陆的制造成本也节节走高。

尹先生于20年前来到东莞投资从事玩具生产时,纯粹是希望依靠大陆的低廉成本在国际市场形成比较优势。后来的事实证明他推出的玩具价廉物美广受欧美市场欢迎。但近1年半以来,玩具公司的经营利润不断受到人民币升值的挤压。

同尹先生有着相同担心的大陆台商不在少数,他们认为人民币的持续升值会成为压垮中国“世界工厂”美梦的最后一根稻草,而他们在大陆开设的各类工厂,将面临一同垮掉的命运。

但分析人士并不似台商们这般悲观,他们承认人民币升值对在大陆台商肯定有影响,但到底有怎样的影响,影响有多大,他们认为关键取决于台商原材料采购的方式和渠道。

影响了谁

对许多以进料加工或来料加工为核心业务的台资代工厂商来说,进口原材料是最大的成本支出,因此人民币升值反而会使他们的原材料成本相对下降,抵消了中国境内原材料成本的上涨。

身兼江苏省昆山市台商协会副会长的铼德集团中国总经理张永南表示,铼德的中国厂房主要生产光盘,其中有90%都外销。而在制造成本中,一半的原材料来自日本、美国和德国等国,并均以美元计价,而以人民币支付的成本在总成本中只占很小的比例,因此人民币升值对铼德影响不大。

然而相对于那些在中国采购原材料,加工制造成商品后,再销往欧美的“一头在外”业者来说,看待人民币升值可就没那么轻松了。

尹光明肯定地告诉《IT时代周刊》:“人民币升值对自己有很大的影响。”他表示,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汇率本来是8.27,但仅在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升值当天,就损失了应收账款约3%,现在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已经跌破7.77,损失更大了。

国内一些产业界观察家指出,人民币的升值对于纺织、陶瓷、玩具和工艺品等这些长期依靠价格战占领市场的出口商品来说,几乎是灾难性的影响,因为这些行业本来赚的就是微利。他们指出,许多人只看到中国纺织品出口1150亿美元,贸易顺差超过900亿美元,却没有看到这个亮丽数字的背后是200亿件服装和大量纺织品原料,这样平均下来,在国际市场上每件产自中国的纺织品售价还不到4美元(约合30元人民币)。在单品售价极低的情况下,即使人民币的升值幅度仅有2%,也足以把生产商仅有的利润吃掉一大半。

谁先涨,谁先死

对于人民币升值可能带来的种种风险和影响,许多金融分析师一再呼吁企业要及早准备,包括对未来出口收汇的不同期限和币种作好计划、测算满足出口成本预算的目标汇率水平,进而作好汇率套保的综合计划等方式,减少汇率损失。然而在现实情况下,真正有能力提早规划、做好准备的企业少之又少。

人民币升值后,大多数台商首先想到的是自我消化,自行吸收汇率损失,同时也要求产业链上游的供货商一起“消化”。如果消化不了,他们就只有给产品涨价了。

据《IT时代周刊》了解,自2005年7月份以来,中国产品的价格平均上涨了2%~3%。可事实是,生产者也都期待着产品涨价,然而价格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涨幅不合适,不但得罪了客户,也伤了自己。

以陶瓷行业为例,为了降低原料涨价和人民币升值的压力,2006年初,中国几个领头的陶瓷企业曾协商共同将出口价格上涨20%左右。然而说归说,在2006年10月第100届广交会上,只有少数品牌的产品价格上涨了5%到10%。

从事出口贸易11年的深圳希达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戴湘农表示,市场竞争太激烈了,不可能把人民币升值的幅度同比反映在价格增长上。如果汇率增长3%,价格可能只能增加1%或2%。更重要的是,如果为此把客户得罪了,可能更划不来。因此同业间普遍流行一种说法是“谁先涨,谁先死”,这虽然有些无奈,却也是现实。

或走或转型

台商们的担心和无奈不无道理,价格上涨并不意味着他们可以从中更多地受惠。恰恰相反,在国际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如果产品不具备一定的品质优势,也就失去了跟国外客户讨价还价的本钱,到头来还是落入了削价竞争的窠臼。这一点对于大多数在大陆东南沿海从事加工制造的台商来说,已经成为需要迫切解决的现实问题。

同样在广东东莞创业的台湾光正集团董事长叶宏灯表示,15年前一只鼠标的售价约为50元,而现在已经降至15元。目前人民币又在不断升值,如果再不想办法,我们前期打拼来的血汗钱,可能要因为生产成本的上涨而消耗殆尽。

与光正集团遇到的困境相似,在大陆东南沿海面临生存关卡而焦头烂额的台商正与日俱增。“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台商们深知不能原地待毙,他们纷纷开始转型或出走――到生产成本更低的地方去。

生产PC、DVD和电子组件等高附加值产品的高科技厂商,走的是“大进大出”的路线,因为他们进出口的数量都大,尤其材料更是依靠进口,其进口成本随着人民币升值而和出口成本相互抵消,所以总体影响不大。

而产业知识稀薄、重度依赖廉价生产条件的行业,如纺织、家电和制鞋等,则有不少选择改弦易辙,向生产成本更低廉的地方迁徙。

一家在广东设厂、拥有12条生产线的台资休闲鞋厂,在人民币升值后,终于下定决心降低在大陆的生产比重,转到越南增设了6条生产线。该鞋厂负责人表示,越南胡志明市邻近有几个工业区,近2年来那里的台商鞋厂已经从几十家增加到了200多家,其中绝大部分都是从中国搬过去的。

在一些台商再次远征,向成本更低的据点奔去之时,另有更多的台商开始思考如何提高自己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了。

拥有一家雇用2万名员工的鞋厂、身兼广州市台资企业协会会长的吴振昌说:“靠低价生产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出走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留下来的就要思考如何转型,好好地活下去。”

2005年,台湾中华知识经济协会理事长陈明璋在广东、福建等省,就台商产业转型压力问题做过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广东东莞和深圳等经营传统产业的台资企业当中,有85%以上感到了转型的压力。随后一场由东莞市台商协会主办的中国台商产业转型与升级论坛吸引了珠三角的众多台商到场,由此可见,转型升级已经成为众多台商的迫切需求。

一些转型较早的台商已经从自身的实践中悟得了一些经验,这或许可以成为其他台商,甚至大陆同类企业的他山之石。

进军大陆10多年、从事家具生产的台升国际集团董事长郭山辉指出,企业不可能光靠劳动力致富,必须走出自己的特色路,才能摆脱低价竞争的怪圈。于是他带领自己的企业先从产品质量、技术创新下工夫,从生产普通小家具转型为生产高档卧室家具,完成了企业的产品升级,然后又购并了在美国的营销公司,完成了企业的市场升级,最后则是将企业带到香港上市,最终完成资本升级,成为台商中产业转型和升级的成功典型。

郭山辉还表示,过去大多数人都认为,美国和欧洲客户愿意购买中国产品是因为后者无人可敌的低价优势。现在看来,这个简单逻辑似乎正带领台商们走向谬误。实际的情况是,“价廉”只是消费者的考虑因素之一,身为供货商,如果能够提供更多的附加值,“物美”所带来的利益往往更为庞大。

人民币升值成改造动力

危机也是转机。

人民币升值对低利润的出口企业来说虽然痛苦,却是必然趋势。当台商被逼得走投无路的时候,除了一部分人选择出走或倒闭,多数的企业主正好利用了这股外来力量,调整自己的经营模式,实现了产业升级。

戴湘农表示,台湾中小企业的代工模式,以及一向由家族掌控或管理的“作坊式”经营形态,都是竞争的障碍,“今天与过去相比,中国的政策力量会越来越淡,最终还是会回归到市场机制,正好利用这股外来力量,调整自己的经营模式。”

现在,许多在大陆的台商一方面对产品进行结构调整,增加高附加值的产品,改变信赖低价格在低端市场竞争的局面;另一方面在加工基础上,提供给客户技术支援、品牌推广和供应链管理上的各种服务,以此增强产品的品质竞争力。

长期以来中国引以为傲的出口创汇神话将随着人民币的升值而成为过去,在新的挑战和机遇下,台商已经身先士卒,积极地在向高品质产业转型。台商这一转型的积极意义还在于,给众多同为面临着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同样依靠低成本竞争的大陆制造业企业一个很好的榜样示范作用。

上一篇:不要再拿数字电视忽悠老百姓了 下一篇:手机狂人的价格战梦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