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疮的治疗和护理进展

时间:2022-08-06 09:19:13

压疮的治疗和护理进展

压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流经皮肤及皮下脂肪时,经过毛细血管压(4~5kpa)的持续压力所阻断,不能及时供应皮肤和皮下组织所需的营养,而导致的组织坏死[1]好发于骶尾部、髋部、足跟部等易受压迫的部位。是长期卧床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也是临床中比较棘手的护理问题,目前医院发病率3~14%,有效地控制压疮是护理工作仍在探讨的课题。本文试就近年来国内外压疮的护理研究综述如下:

1影响压疮发生的因素

目前公认引起压疮主要有4种因素即压力、剪切力、摩擦力、潮湿。压力是受力面上所承受的垂直作用力,是最重要的致病因素,并与受压时间密切相关,高压时形成溃疡比低压时快,当压力超过毛细血管平均压4.27kPa[2]。其次是剪切力,剪切力是施加于相邻物体的表面,引起相反方向的进行性平行滑动的力量[4]。剪切力作用于深层,引起组织的相对位移,能切断较大区域的血液供应,因此它比垂直方向的压力更具危害。摩擦力是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运动或有作相对运动趋势时,在两个接触面上就会产生阻碍物体运动的力。Gossens[5]指出,摩擦力作用于上皮组织,能去除外层的保护性角化皮肤,增加对褥疮的易感性。临床上铺面皱褶不平,存有碴屑或搬动时拖拽扯拉病人,均产生较大摩擦力。潮湿可由大小便失禁、出汗等引起,导致皮肤浸渍、松软,易为剪切摩擦力所伤。Allman指出:大便失禁时由于有更多的细菌及毒素,比尿失禁更危险,这种污染物浸渍诱发感染使情况更趋恶化[3]。

全身营养障碍、负氮平衡、皮肤干燥、弹性差者易发生压疮;输入大量液体导致体温下降,增加了受压部位形成压疮的机会。社会心里因素也影响压疮的发生,因缺乏自我护理意念而易发生。对病人护理、指导不充分也是压疮的易发因素。

2压疮的预防

2.1评估患者皮肤情况

积极评估患者情况是预防褥疮关键的一步[6]。要求对患者发生褥疮的危险因素做定性、定量的综合分析,常用的有Braden褥疮评分法,分值越少,褥疮发生的危险性越高,该法已在世界上各医疗机构应用[6]。Nortor危险因素评分法[4],14分以下患褥疮的机会为32%;12分以下属高危组,2周内患褥疮的机会为48%。该法已成功地应用于老年病院。Andersen危险指标记分法[6],记分≥3时发生褥疮的危险性极高,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2冷敷预防[7]

发现受压皮肤出现硬结,在减压的同时给予冰袋冷敷,在冷敷过程中要专人护理,注意观察局部皮肤颜色、温度、硬结大小,保护好皮肤,防止磨损,硬结消退后应及时停止冷敷。

2.3减少骨突部位受压时间,避免按摩

对易发生压疮的患者应经常检查受压部位并记录。有关研究表明,按摩无助于防止压疮,因软组织受压变红是正常的保护性反应,解除压力后一般30~40min退色,不会形成压疮,无需按摩,如持续发红,则表明软组织损伤,按摩必将加重损伤,尸检证明,凡经按摩的组织显示浸渍和变性,未经按摩的无撕裂现象[8]。

3压疮的治疗

3.1物理方法

电磁疗法[9]:治疗研究中认为电刺激能使纤维血细胞迁移,增生和合成,使生长因子表达,认为湿的创面环境在保护内生性或外加电流是非常必要的。激光疗法[10]: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提高机体免疫机能及代谢水平的作用,同时加速坏死组织脱落,并刺激人体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促进皮肤溃疡的愈合。氧气方法[11]:其作用原理是利用纯氧抑制创面厌氧菌生长,提高创面组织供氧量,改善局部组织有氧代谢,并利用氧气流干燥创面,促进结疤,有利于愈合。

3.2药物治疗

祖国医学认为压疮由内郁热或感受署毒,汗泄不畅,署湿热毒蕴蒸致湿热毒邪滞于肌肤经络阻塞,气血雍滞,邪热气血阻结于皮肉间,治疗清热祛毒,活血消肿,祛腐生肌,收湿敛疮。林顺英等[12]用龙血蝎粉外加神灯理疗照射,经观察,治疗1~3d后,创面渐干燥,有肉芽组织生长,短时间内恢复。方法为:神灯理疗对准治疗部位,离创面40~60cm处,照射20~30min,结束后涂上龙血蝎粉,采用暴露方法,避免受压,1~2次/d。张广清[13]等用红花与当归比例为3:1,洗净湿润后,浸于20倍剂量的55%乙醇中,浸泡1个月,过滤药液,每2~3h翻身1次,按摩3~5min/次。刘金莲[14]等用中药象皮12g,儿茶12g,凤凰衣12g,黄连12g,白芨15g,乳香15g在烤箱内80℃,干燥6h,放入温室,然后取维生素C,烟酸、复合维生素B各20片,一起粉碎,过120目细筛,经红外线消毒罐装,使用时用消毒标签将备制好的药粉均匀的洒在疮面上,药粉厚度约1mm,无菌敷料覆盖,换药1次/d,该方法用儿茶清热敛疮止血,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象皮止血敛疮,主治疮疡久不收口,凤凰衣止痛,乳香止痛、祛腐、生肌,维生素C参与氨基酸代谢,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烟酸参与体内生物氧化,有扩张周围血管的药理作用。朱华云[15]等用湿润烧伤膏联合敏感抗生素外用,清创至创面新鲜,然后以3%过氧化氢溶液清理创面,再用生理盐水清洗,无菌纱布擦干,用无菌压舌板轻柔而均匀地外涂湿润烧伤膏,厚度≤1mm,在药膏未完全形成一层膜时,痔抗生素颗粒均匀撒在溃疡面上约0.5mm厚,用无菌纱布压敷数秒,使药粉与创面充分接触,外盖无菌干纱布,换药1~2次/d。用鸡蛋膜贴于创面(用0.1%洗必泰清洗创面,电吹风吹干)不漏空隙4~5d,鸡蛋膜与痂壳同时脱落,在此期间不换药,珍珠膏涂抹创面,可减少对新生组织的刺激,有利于再生[16]。复方祛褥膏Ⅱ号(环西沙星胶囊+654-2粉+紫草)涂于创面,具有杀菌,改善局部营养状况及收敛止痛等药理作用[17]。姚宪华采用中药煎剂(金银花、蒲公英、当归、苍术 、黄连、黄柏、乳香、没药、白芷、大黄、紫草、儿茶、血竭、花粉、芒硝)湿敷治疗压疮,安全、确实[18]。卢爱莲等采用0.5%碘伏湿敷褥疮创面,配合电磁波治疗仪(TDP)局部照射治疗褥疮27例,取得较好效果[19]。

3.3其他

3.3.1 病情的观察任何病情改变都将导致护理计划和措施的改变,准确的记录、伤口的评估、护理计划的制订,提高了护理质量,反之将影响到治疗效果。伤口与治疗的同步记录,可使责任护士掌握治疗方案的更改原则,而护士应在每次换药时对伤口进行评估以制订和修改计划。

3.3.2 加强营养营养不良能影响创伤愈合,虽然营养不良和脱水不会引起压疮,但能使皮肤失去活力和减少皮肤弹性,增加了压疮的危险。同样地体重下降和肌肉消瘦减少了病人皮肤和骨头之间的自然缓冲作用,增加了对压力损伤的易患性[20]。丰富的蛋白质摄入,可以预防压迫性损伤,维生素和矿物质在构建新组织和对损伤组织的愈合中都是十分重要的。

3.3.3 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向病人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给病人讲解如何减少剪切力和受压的种种危险因素,对预防或减少压疮的发生是很关键的。教育病人采取多种方法来改变行为,普及压疮预防知识,有计划地做好随访工作,是可以减少压疮复发的[21] 。

参考文献

[1]丁言雯.护理学基础[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118.

[2]袁长蓉.褥疮护理的新进展.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5,14(3):104-106.

[3]黄峰.褥疮护理近况.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5,14(5):195-197.

[4]张世民.压疮研究新进展.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5,14(5):193-195.

[5]GossensRH.NursingcareoftheDecubital[J].Cin-Physio.1994,14(1):111.

[6]张长惠.采用评分法针对危险因素预防褥疮[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6,15(5):202.

[7]邱佩琴.预防长期卧床患者发生褥疮的护理体会[J].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5,8(1): 101-103.

[8]王保良,施斌.有关褥疮的错误认识及其正确护理[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86,15(1):26.

[9]乔志恒,范准铭.物理治疗全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0.

[10]汤国强,李膳之.半导体治疗压疮16例[J].中华理疗杂志.1999,22(3):155-157.

[11]殷磊,于艳秋.护理学基础[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2(8):66.

[12]林顺英,韩青,陈爰.用龙血蝎粉治疗溃疡期压疮的效果观察与护理[J].现代护理.2005, 11(12):934-935.

[13]张广清,吴巧媚.红归酊防治强迫并发I期压疮的疗效观察[J].现代护理.2005, 11(12):938-940.

[14]刘金莲,白焕峰,苑学芬.中西药结合治疗压疮的观察与护理[J].现代护理.2005,11(2):133-134.

[15]陈新廉,全有豫.新编药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408.

[16]黄运雁,黄天蓉,庞群.自制珍珠母油膏治疗压疮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0,15(12):736.

[17]林瑛利,王幼珍,曹晋桂.复方祛褥膏治疗压疮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1997, 9(32):532-533.

[18]姚宪华.中药湿敷治疗压疮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6,21(7):18-19.

[19]卢爱莲,刘麦先.碘伏在褥疮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0,15(5):285.

[20]Jo Carlowe(英).褥疮预防策略.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8,17(6):272.

[21]Staas WE Jr et al.采用多种措施预防和治疗褥疮.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2,11(3):109-112.

上一篇:PDT的治疗与护理要点 下一篇:七情心理疗法之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