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静脉输液的技巧

时间:2022-04-16 11:48:08

浅谈静脉输液的技巧

静脉输液是每一个护士必须熟练掌握的一项基本操作技术,是临床治疗、抢救过程中最主要的给药途径。如何掌握娴熟的技巧,实施成功的静脉穿刺,已成为提高护理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达到治疗目的的关键。现将临床实践中静脉输液的技巧总结如下:

1液体的配制

配制液体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认真做好三查七对。配药时减少药物的浪费,保证达到治疗效果。液体要现配现用,防止输液反应发生。

2排气的技巧

在挂液体的同时,将莫菲式滴管下端朝上,并用手挤压,待液体流入1/2~2/3时将滴管放下。将末端过滤网朝上,液体流入过滤网之前调慢液体速度,将液体缓慢充满过滤器后待液体自针头流出2~3滴后关闭调节器。用这种方法,输液器管壁和过滤网处都不易产生气泡。

3静脉输液各环节的技巧

3.1护士个人的准备:护士先整理好仪表,用良好的态度及亲切的语言向患者解释输液的目的,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操作前关键是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提高穿刺成功率,认真做好三查七对,以取得患者的信任与配合。

3.2止血带的使用:在选用四肢做为穿刺部位时,为了使穿刺部位静脉充盈,多在穿刺部位上方5~10cm处结扎止血带。且止血带结扣点应在穿刺点的血管旁1~2cm处。扎止血带的松紧度要适宜,一般以能插入一指为宜。老年患者避免过早过紧扎止血带,对于血管不充盈的患者可采用适当延长扎止血带的时间的方法,扎止血带40~120秒为最佳时间[1]。

3.3握拳的方法

临床上通常嘱患者手背握成弓形,护士则轻握患者手心拇指沿血管延长线绷紧皮肤,或拇指在掌指关节下方食指和拇指握住掌指关节,向两侧绷紧皮肤。但万淑芝等[2]提出手背静脉穿刺不宜握拳,因握拳后静脉易嵌入掌骨之间,暴露不明显,当患者松拳时血管回弹,针头斜面有可能部分脱出血管外。

3.4血管的选择:为了保证一针见血,提高穿刺率,正确的选择血管是一项重要的前提。选择充盈饱满,弹性好,易于固定的血管,同时要避开靠近关节、疤痕、受伤和感染的静脉。对于长期静脉治疗的患者要有计划的保护和使用静脉,通常从远端向近端使用。对于血管条件比较差的患者可在穿刺前用热水袋热敷,使静脉充盈,但水温不能超过50度,避免烫伤。

3.5进针方法

3.5.1 传统的“三段”式进针法即右手持针,针尖斜面向上以20度角从血管一侧或上方刺入皮肤,在皮下潜行一段时间后再刺入血管回血后将针梗进入2/3后固定。

3.5.2 直接进针法护士右手持针,针尖斜面向上,根据皮肤及血管情况调整进针角度,一般为60~70度。王玲等[3]对进针角度与患者疼痛感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大于60度的静脉穿刺,无痛或微痛占94.55%,疼痛剧烈仅占5.45%。因此,该方法适用于血管质量好的患者。

3.5.3 负压进针法操作时将调节器下部的输液管前端返折,并挤去前端液体,血液因管内负压而迅速流入头皮针胶管处,使被穿刺部位快速回血,见回血后再将针沿血管走向送入少许,按传统方法固定。此方法在失血、脱水、休克、血管细小及小儿患者中的效果更明显,对于这些患者研究表明负压穿刺法优于传统穿刺法[4]。

3.6固定技巧

3.6.1 穿刺点的固定针头和导管的固定是保证液体顺利输入的关键。王云燕等人[5]根据力学、美学原理提出采用一侧滚动法较为规范。即先粘贴一侧皮肤,拉紧胶布至另一侧皮肤,这样可使胶布处于紧张状态保证不松动。

3.6.2 穿刺肢端的固定输液过程中,患者担心针头滑脱,常使腕、指关节处于紧张状态,此时,可将小毛巾卷成筒状垫于患者腕部或握于手心,可提高输液过程中的舒适度,体现人性化护理。

4无痛拔针的技巧

开始拔针时不要用力按压,将针头轻轻的向外退出以针尖在血管内尽量保持悬空为度,不可抬高针柄以免针尖划伤血管内壁。然后快速的将针头完全拔出时,立即加压按下棉签或输液贴。嘱患者用大拇指顺着血管的方向按压,按压时间对针眼出血、皮下淤血有直接关系,临床研究显示至少按压3分钟才能有效防止皮下出血,且拔针后切忌边揉边按。如有血小板减少等凝血异常患者,应适当延长时按压时间。

参考文献

[1]李曼玲.扎止血带时间长短对浅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1,15(3):1682.

[2]万淑芝,王英娴.手背静脉穿刺不宜握拳[J].中华护理杂志.1996,31(2):72.

[3]王玲.进针角度对静脉穿刺疼痛程度的影响[J].中华民康医学杂志.2004,16(7):445.

[4]张云红.负压进针法在静脉输液中的应用[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05,12(1):57.

[5]王云燕,余红艳.减少周围静脉穿刺疼痛方法及技术的研究进展[J].中华实用护理杂志.2005,21(1A):71.

作者简介:许阳(1986―),女,辽宁人,护士,主要从事护理管理及老年病的预防保健研究。

上一篇:酒依赖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 下一篇:夏季糖尿病患者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