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计算机教学有效性方法之我见

时间:2022-08-06 07:18:37

提高初中计算机教学有效性方法之我见

摘要:信息社会已经被人们广泛地接受,计算机的应用知识已经得到广泛的普及,关于计算机应用的能力的掌握已经成为现代人最基本的技能和素质的标志。要全面地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实用的知识和操作的技能,是在这个信息社会中对应用型人才的基本要求。在初中计算机教学培养的对象和培养的目标决定了计算机教学内容应具有广泛的应用性,所以,我们应该采用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已适应时展的需要。

关键词:初中 计算机 有效

一、 抽象比喻法

计算机课程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基础理论知识,对于山区学生来说,基本上没有接触过或很少接触,给授课带来一定的困难。学生在学习这门课需要掌握很多的硬件和软件的知识,在教学中要使学生理解和记住很多的知识,光靠讲解知识的概念、定义等理论性的东西是难以办到的,一些名词术语很难被他们接受,适当采用一些形象生动的比喻,对学生学习计算机极为重要。它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听课的兴趣,而且还能达到帮助理解和记忆。在这几年的教学中,笔者在计算机教学时恰当地运用比喻,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如果在讲课时适当地运用比喻,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比如在讲网络中的域名或 IP 地址时,我们可以这样讲:我们怎么来区分彼此呢?我们可以用名字和身份证号两种途径,日常生活中,我们习惯用名字来指定某人。网络中的计算机也一样,为了区分彼此,我们用域名和 IP 地址来区分,IP 地址可以唯一指定一台计算机,但是记住它不太容易,平时我们只用域名来指定网络中的计算机,这样学生比较容易地理解和掌握计算机中域名、IP 地址的概念。

二、 教会学生正确使用计算机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在社会各个方面的广泛使用,应用软件的种类不断增多,功能也日趋完善,学生在校期间上有限的计算机课时不可能面面俱到。各种软件用途虽然不同,但是在操作方法上或者某些功能上有相似之处。计算机教师可对学生加强理论学习和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要让学生把计算机作为工具,学会利用计算机来为实际工作服务,解决实际问题,而不仅是单纯地学习如何操作计算机。

三、积极培养学生的兴趣

一个人只有对某个问题产生兴趣,才会启动思维,才会主动去寻找解决它的办法,才会主动获取相关的知识,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动力,也是激发创造力的必要条件。因此,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疑是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要注意聆听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并针对不同问题做出不同的解答。有的可以直截了当地回答,有的演示一遍操作过程,有的和他们作简短的讨论,有的则用另一个问题将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在辅导过程中,我注意与他们站在平等的角度,小心保护他们心中萌发的兴趣之芽,并用适当的鼓励和表扬树立他们成功的信心、决心。

四、积极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不论是什么课程的实际教学,都忌讳教师的包办代替或一言堂,信息技术教学课堂更是如此。信息技术课的实践教学中,教师需要留给学生的足够的思考和动手操作时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发挥学生的自学能力。过去的电脑课程教学比较注重概念的讲述,过分侧重于教,教学过程难免显得“程式化”且呆板。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述,学生只能竖起耳朵听,这样就使得学生欠缺动手操作能力,这是与新课标中有关信息技术课程开设的目的是不相符的。教师得讲,但是一定要少讲,教师只需将学生必须了解和掌握的教学中涉及的内容和方法进行精辟到位的讲述,而其余内容就由学生自己来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要多练,教师可以将一些容易弄懂的或是易于自学的教学内容留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完成,留给学生尽可能多的自主掌控时间,让学生多练习多操作,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让学生自己体验自主学习的乐趣,提高学生自觉掌握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增设课外知识,使学生产生新欲望和兴趣

教师在备课时,不能只满足于“教材里有什么,就教什么”的低层次的教学思想。教材一经采用,至少一年,而关于计算机的新动态几乎每天都有,就跟看仙人下棋的樵夫一样,转眼人间已过数百年,已经不是他所处的年代了,所以,教师应该走在知识的前沿,博览群书,给学生最新的信息。我将在报纸、新闻、杂志上看到的,以《新动态专栏》的形式公布给大家。如:电脑用土豆来供电。起因是有人和电脑迷打赌:土豆不可能为电脑供电。可是发明者却真的做到了,而且还建立了土豆网站,多神奇?!这些信息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创新欲望:原来奇迹的产生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敢去想,敢去尝试。

六、分层次教学

目前,计算机在我国正处于普及阶段,很多学生家里有计算机,近三分之一的同学参加过这样或那样的培训班,也有近三分之一的同学从来没碰过计算机,这样就造成了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给中学的计算机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有基础的学生“吃不饱”,很容易失去上课的兴趣;而后进生因“吃不了”常常会失去了信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试着进行分层次教学。中学计算机教学主要是让同学们认知计算机,培养同学们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开始学习新一类内容时,先测试一下,基础薄弱的按教材学习,从易到难,逐步认识、使用计算机。对教材所要求的内容非常熟悉且操作熟练的,我认为没有再听课的必要,这些同学己经对计算机有了一定的认识,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根据他们的兴趣,我安排他们另外的任务,比如,本学期刚刚开始,我就给了几位同学这样的课题:做声、图、文并茂的课件,主题是展示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和作用。限定完成的时间,不限定使用的软件,可以用AUTHORWARE完成,可以用POWERP01NT,也可以用做网页的形式实现,有关资料可以到网上查询,必要时辅导一下,每周检查一下他们的进展,主要是鼓励、督促他们开拓视野,独立完成,让他们有目的的深入学习。

初中计算机教学的改革其实可以代表一个学校的师资力量水平的好劣,在初中阶段对计算机教学进行改革,对于学生还是教师都是一件好事。因为在信息越来越发达的今天,计算机替了纸,代替了笔,甚至代替了人类某些思维的能力,所以把计算机教学改革适应时展的需要对于学生掌握计算机技能和操作能力,是一个时展必然。

参考文献:

[1]陈康明.从初中计算机特点及入手,探讨教学模式及设计方案[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0,05.

[2]蔡海燕,袁晓斌.多媒体电子教室在教学中的应用[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8,10.

[3]边文艳.初中计算机教学改革初探[J].网络科技时代,2008,12.

上一篇:细节让课堂更完美 下一篇:小学生课业“超负”的原因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