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32例误诊分析

时间:2022-08-05 11:12:56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32例误诊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误诊原因,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 总结32例误诊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临床资料,分析其误诊原因。结果 咳嗽变异性哮喘以长期反复性咳嗽为主要特点,缺少肺部体征,临床极易误诊。结论 本病缺少临床体征,是造成误诊的主要原因,减少误诊的关键是认识该病的特点。

[关键词] 咳嗽变异性哮喘;儿童;误诊

[中图分类号] R72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0)12-94-02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以咳嗽为唯一或主要临床表现的特殊类型哮喘,由于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为“急、慢性支气管炎”、“咽炎”等疾病,不仅给患儿带来痛苦,且由于误诊导致误治而不能合理用药。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我院2002~2009年门诊误诊的32例咳嗽变异性哮喘做一总结分析。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男18例,女14例,年龄1~3岁3例,4~7岁23例,8~14岁6例,病程2~7个月。

1.2临床表现

32例均有反复发作性咳嗽,多以夜间或清晨发作,均无喘息,咳少量白色黏痰者3例,咽部痒感4例,双肺呼吸音正常20例,双肺呼吸音粗10例,双肺少许干音者2例。全部病例应用抗生素、止咳化痰药物等治疗1个月,均无显效。

1.3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正常者32例(100%),嗜酸粒细胞升高者10例(31.2%),PPD试验全部正常;胸片,肺纹理增粗14例,正常18例;肺功能测定22例,其中20例提示气道阻力增高;32例行皮肤过敏原测定,均为阳性,主要以尘螨、昆虫、花粉、海虾、鸡肉、食品添加剂、鸡蛋、牛奶为主,其中一种过敏原阳性者18例,2种者12例,3种者2例。

1.4过敏史

患者本人有过敏史者24例(75%),其中以湿疹、荨麻疹、变应性鼻炎为主;家族史中有过敏史者10例(34.3%),包括一、二级亲属过敏史。

1.5误诊情况

误诊为急、慢性支气管炎12例,咽炎10例,上呼吸道感染8例,支原体肺炎2例。

1.6诊断依据

①咳嗽持续或反复发作>1个月,常在夜间或清晨发作,运动后加重[1];②支气管舒张剂治疗可使咳嗽发作缓解(基本诊断条件)[1];③排除其它呼吸道疾病;④有个人或家族过敏史,皮肤过敏原试验阳性;⑤经抗生素及对症治疗2周症状无改善。

1.7治疗方法

全部病例确诊后停用抗生素,采用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 0.5mg/次,2次/日;口服博利康尼0.065mg/(kg・次),3次/日,疗程2周。

1.8结果

用药后10例患者2~5d咳嗽减轻,1周消失,22例患者10~14d咳嗽消失。

2讨论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哮喘的一种特殊类型,其与哮喘的发病机制相同,病理生理改变都以持续气道炎症反应与气道高反应为特点。本组病例误诊原因分析如下:①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认知不足,诊断思路过于狭窄。由于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唯一症状是咳嗽,缺乏典型哮喘表现,因此许多医生对其病理基础和临床特点认识不足,认为哮喘一定有喘息或肺部哮鸣音,仅凭临床经验满足于常见疾病思路诊断,治疗效果不佳时因只想到细菌耐药或其它病原体感染的可能而频繁更换抗生素,忽视了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存在,极易误诊为常见呼吸道疾病,这是造成误诊的主要原因。②病史采集过于简单。在日常门诊工作中只注重患儿的典型症状而忽视询问个人史、家族史中的超敏反应性疾病史。③必要的实验室检查缺乏。当怀疑此病时,肺功能检查、变应原试验都是诊断必不可少的检查项目,但是在基层医院条件相对差、设备不全时难以完善检查,且有些病例年龄偏小、检查不配合,造成诊断本病条件欠缺。④治疗不正规。抗生素的滥用和激素的不规范使用也是导致咳嗽变异性哮喘误诊原因之一,当使用抗生素和激素治疗时临床症状可暂时缓解,而一旦临床症状好转被认为治疗有效时则放弃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从而导致误治。

普米克令舒可减少炎性介质的释放,抑制气道变态反应的发生,其非特异性抗炎及抑制变态反应的强度高,小剂量即可达到显著疗效[2]。雾化吸入给药直接作用于气道黏膜,用药量少,起效快且疗效高,吸入皮质激素在降低气道反应性方面优于口服[3]。博利康尼为β2受体激动剂,除能够直接兴奋气道壁的β2受体舒张支气管平滑肌外,还可增加气道黏膜纤毛运动速度,促进管腔内分泌物清除,并可抑制内源性致痉物质的释放和内源性介质引起的水肿,减轻气道炎症和高反应性。

咳嗽是儿科门诊常见的就诊原因,咳嗽变异性哮喘为慢性咳嗽较常见的病因。为了提高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率,减少误诊、漏诊,作为临床医生首先必须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掌握其诊断标准,详细询问病史并注意全面分析。在诊治过程中结合变应原试验及肺功能检查,疑是本病时及时使用支气管扩张剂进行诊断性治疗,从而避免误诊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沈晓明,王卫平. 儿科学[M]. 第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69.

[2] 李明华,殷凯生,董竟成. 哮喘病药物治疗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77.

[3] 戴家熊,韩连书. 小儿哮喘[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178.

(收稿日期:2010-02-26)

上一篇:运动员心脏1例报道 下一篇:临沧市2004~5岁以下儿童死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