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时间,你做主!

时间:2022-08-05 06:09:23

你的时间,你做主!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中国人为什么勤劳但不富有,

德鲁克中国解读的一个重要的出发点就是从中国的社会现象,以及中国的企业管理现象中找到德鲁克在美国也看到的那些现象,进行比较.进行评论,从而得到一些启发和思考。

文章开篇的这三句话中,第一句话是20年前出现在深圳街头的一个口号,这个口号至今仍然在我的印象中徘徊。第二句话是出自晚唐王贞白的七律――“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后人又接了一句“寸金难买寸光阴”。第三句话是在2005年年底一份世界银行报告发表后,某记者写的一篇文章的题目。这三个命题在阅读彼得・德鲁克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时被集中到了一起。

学习知识的目的是在实际中应用知识.是将知识应用后产生力量。知识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应用,那就不是力量.最多是一个摆设。令人遗憾的是,目前企业中向员工提供的种种时间管理的课程就是“摆设”。但令人惊喜的是,在阅读《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时,能找到时间管理的最初的观点。现在流行的这些时间管理课程内容的最正宗的源头,居然是这本书中的一个章节(第二章“认识自己的时间”),仅仅40页的内容影响了企业界高层管理对时间的认识。

德鲁克要求企业的高层将自己工作的时间内容写出一个规划,然后连续记录该管理者事后实际的时间分配,从中发现了巨大的差异。原来,规划中的时间分配其实不过是管理者理想的时间分配,现实中耗费管理者时间的却是大量没有事先计划的事情,而管理者对这些事情产生的效率却好像没有关注过。

本人写这篇文章的时间段,原计划本是约见一个企业的区域销售经理。我要为该企业做一个相当大的营销咨询项目,因此,项目开始前要对一些区域经理进行必要的调研,企业也安排了该经理接受我的访谈。结果,在约定时间的前20分钟,他来电话通知我,临时有客户来访.实在无法过来,询问是否可以推迟约见。

该区域经理是否有时间计划呢,肯定有,但被突发事件干扰了,他的时间被挪用到可能没有效率的事情上了。类似的事情天天发生在企业中层管理者身上。在培训现场,经常可以看到管理者接听手机,他们是否想过来电中涉及的事情是否有效率呢?他们是否思考过,如果连自己的时间都不能做主.那还能对什么事情做主呢?

哈飞汽车为了给一线的经销商提供一个促进销售的机能性培训课程,特意邀请我们到哈尔滨作客,商谈培训的主题、结构和系统,然而,提前一个月约好的经销商网络销售总经理却在那天无法出席会议,没有机会听到我们特意设计的培训体系结构。我们只能理解为.要不就是企业根本就是在走过场,没有重视经销商的培训,要不就是时间管理上出了问题。不妨让我们看看德鲁克的看法,德鲁克经过认真研究,得出了三个结论:1.记录自己的时间;2.管理自己的时间;3.集中自己的时间。

某公司的主管在接受咨询时说.他担任总经理的两年中,除了春节大概有10天可以与自己家人团聚外,几乎每天晚上都有应酬。不是欢送退休老员工,就是宴请当地工商官员,或者各种合作公司的典礼、庆祝、合同签约等。其实,他心里清楚,这些应酬有些对公司是没有必要的,也不一定需要亲自出席。然而他很无奈,无法控制自己的时间被占用掉,久而久之,变成了一种习惯,时间悄无声患地被消耗掉了。

所以,首先应该开始记录自己的时间主要都用于什么事情了,这至少是时间管理的第一个步骤。然后,就是控制自己的时间,通过分配任务来获得对自己时间的控制权,而且要有取舍,要懂得划分轻重缓急并对这四个象限进行排序,以实现管理的目的。第三才是尽量集中时间。德鲁克在书中强调,没有一个有效的战略决策是在短时间内做出的,也没有一个关键的人事决策是在短时间内做出的。因此,企业高层的一个重要的意识就是脱离事务性舵工作,集中自己独立思考的时间,来做重要的决策,从而提高持久竞争力。

前面提到的那位主管经过检讨,调动到另外一个地区后,开始严格限制自己的时间,节省了三分之一的时间。他发现,其实有的时候别人请他是出于礼貌和客气,等他真正到场,主人反而不自在,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安排他的席位。节省了时间后的这位总经理办事效率得到了提高,企业在那个地区的业绩稳步提升。当然,将业绩的提升完全归功于谢绝请客也许牵强,但是,谢绝请客吃饭的确是许多高效人士的一个共同特点,德鲁克揭示了这个特点背后的原因,并具体指点那些还没有这个特点的高层经理们。

日资企业三得利在进入中国市场后.将总经理的时间管理作为第一重要的事情,要求总经理必须记录自己每天的时间用途,到下任总经理来接任时.要对半年内的时间用途进行详细的说明和解释。如果没有精确,详细的记录,这个总经理以后就没有任何机会得到提升和重用。

有效性不仅是智慧、想象以及知识,它是关于结果的,是对导致结果的过程进行测量的一种思想。有效性是可以通过学习得到的。要学习五个关键点(第二章一第五章):1.了解你的时间;2.衡量自己的贡献:3.发挥生产力的长项;4事情的优先权衡量;5高效决策,

第六章“决策的要素”是较长的一章,德鲁克比较全面地概括了决策的要点。其中涉及到的许多要点影响了美国兰德顾问公司采用的决策流程.其流程包括了许多德鲁克的重要决策思想。德鲁克强调高级主管不需要事事决策,应该择重点来决策和思考,五个因素影响着决策的质量:1识别普遍事件还是个别事件,针对普遍事件进行寻找根本解决方法的决策。2.明确决策要解决的问题:3.重视正确的事情.而不是可以接受的妥协方法。4将决策转化为行动。5,在决策中建立反馈机制。都是听起来容易理解,想当然是对的事情.但是做起来却并不容易。人们最容易判断的是好的事情与坏的事情,最不容易判断的是在两个坏的事情之间不得不决策时应该如何将决策转化为行动。最后在第七章中,德鲁克明确了有效决策是可以学习的,而且是必须通过实践来学习的。好的决策是通过实践来学习和掌握的,然而大量的实践却是错误的、失误的决策带来的,尤其是对企业中依靠知识来运营企业的中层管理者们,每天都面对各种决策的管理者们。

最后,来回答一个问题――中国人为什么勤奋但不富有?中国人依靠体力劳动,中国人依靠重复性工作.中国人依靠消耗时间来积累财富。中国人学习工业文明的第一课应该是对时间的敬畏。从敬畏到尊重.到重视.到珍惜。古人的那么多关于时间的格言为什么可以流传下来?肯定是因为我们没有做到,否则这些格言、警句就会被洗刷和遗忘。

很多中国人在时间上从来都不珍惜,认为有的是时间,然而,对于约会,会议又从来不准时出席,既不尊重自己的时间,也不尊重别人的时间。总之,虽然时间概念最早在中国出现,而且中国也是最早制造出计时设备的,但是,时间是被政府垄断的,所以,国民没有时间观念,没有时间珍贵的意识。

财富在哪里?在时间的有效使用上。仅仅为此,也值得推荐这本企业管理的圣经之作:《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你是否有时间阅读呢,送你一句话,你的时间.你做主!

上一篇:打开创新局面突破竞争困境 下一篇:行将重建的坐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