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有效性教学

时间:2022-08-05 04:56:29

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有效性教学

【摘 要】初中语文教材编写从纵向上看,具有渐进性,从横向上看具有并列性,无论是纵向性还是渐进性,都有相对的单元模块。这就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相对独立的语文载体。

【关键词】语文;阅读;有效性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然而在我们现实的课堂教学中“重讲解分析,轻学生阅读体验”的现象仍然较为严重,经过对《标准》的深入学习和体会,在积极探索破解学生阅读难题之路中,感悟颇多。

一、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下放权力

教师对学生教授的知识都是“我们认为他们应该掌握的,而孩子感兴趣的问题、出自孩子思维发展自身要求的问题我们却常常视而不见或置之不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辞辛劳地对学生培植修剪灌输。教书多年,真正让我震撼的是去年开学初那次安排学生办学习园地。王凤林选送的那篇引起所有学生共鸣,并强烈要求登在黑板报中心位置。内容是“我多想变成一个小孩/会快乐/先吃掉课本上的陈词滥调/再对那位枯燥的老师假装睡觉/变成一个小孩真好/爸爸妈妈喊我/不理/宁愿把自己关在屋里/一百年不出来/一百年的孤独/总比故作正经强/我还是我”。这无疑是在向所有任课老师昭示他们的心灵,告诫每个老师对他们的态度。正视现状,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师观、学生观、教育观,试着下放教的权力,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兴趣,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改变过去我讲你听,我教你学,我问你答,教师精讲细研的模式,采用在讲每篇课文之前,让学生自读,自由写出100~500字的读后感受,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字数分层要求,基础好的多写,基础差的由少到多。每次至少在读后感受后面写出自己不懂的两个问题。在上课的时候先在小组内分享各自的感受和共同探讨不懂的问题,然后在全班让几个学生读自己的感受,让大家分享,紧接着围绕学生不懂的问题在全班讨论分享,最后教师小结。由于在学生的问题和讨论中,会涉及学生的生活实际,实现课本内容与学生生活的平等对话,学生也变得异常活跃。此方式要求教师在课前备课要扎实,并且要有很强的课堂驾驽能力,方能较好围绕课文主线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脱下教本神圣袈裟,回归读本

教师在讲语文课的时候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讲深讲透,生害怕没讲够,老师们深挖洞啊,千方百计让学生广积粮,方才放心学生去迎接那些大大小小的考场。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学生也就学什么,语文教师、数学教师、英语教师、物理教师……你方唱罢我登场,轮番轰炸,各自作业一大筐,学生昏头昏脑无赖应付下一堂,任随教师在讲台上“趾高气扬”,只有那些极少精英们在捧场……然而学生的效果又如何呢?本班学生郑小红生病住院两个月有余,最后返校读书,期末语文考试竟然考83分,比其他未缺课的学生考的还好,不同的是郑小红平时爱读小说。由此看来应把教本还原给学生读本,不是教教本,而是用教本教。

三、凭借课本系列载体,指导点化

教师在教学中理应将教本变成学生的学本。初中语文教材编写从纵向上看,具有渐进性,从横向上看具有并列性,无论是纵向性还是渐进性,都有相对的单元模块。这就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相对独立的语文载体。由于学生自身的知识局限和多门学科的搅和,教师首先要对语文系列和单元模块进行对话,理清编者和作者的企图,在有限的时间里,教师能较好地引领学生步入作者的思想殿堂,实现与作者的对话,教师从中给力,恰如其分地点化,加快学生与作者对话的有效性。从这个角度上说,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如何处理好这一关系?教师应高屋建瓴,首先引导学生读懂每册前面的目录,从整体上把握本册所要掌握的知识和学法,在学生头脑中建立一个大框架。其次,在学习每个单元前,穿针引线介绍本单元的课文思想主旨和表达方式,学生该如何去体验感受,实现与文本对话。第三,教师还应善于从学生的对话中,捕捉亮点,结合课堂主线,通过评价点拨,引导话题深入,使对话的价值更高,质量更好。第四,在学生已有感悟中及时给予小结,加深学生对知识模块的掌握和升华。

四、积极搭建活动平台,引领升华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而学生的语文实践,教师应积极搭建实践平台,教师在这个平台中是创建者、引导者、促进者。一是在单元学习中,本着“教师并不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而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形成自己对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为目的。”教师预设单元问题情境,放手学生通读单元所有课文,让学生去体验感悟。二是利用好每个单元后的综合学习。三是开展诵读比赛、演讲比赛、速读复述、编写课本短剧、浏览随想……如学习朱自清的《背影》后,让学生搜集有关写“父爱”“母爱”的诗词或文章,开展诵读活动或心得汇报,让学生感受“爱”的博大,丰富爱的情感,积淀爱的表达。四是让学生自备“我心中的歌”练写本。不设标题,因感而发,字数由少到多。

上一篇:应用多媒体技术 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下一篇:浅谈略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