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科研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时间:2022-08-05 04:54:23

地方高校科研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摘 要】科研仪器设备的管理已成为我院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而实际管理过程中暴露出的诸多问题令人堪忧。因此,必须探索合理的仪器管理制度和方法,使仪器管理工作更合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为我院的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科研环境。本文以盐城工学院科研设备管理情况为例,对地方高校科研设备的管理和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地方高校;科研设备;管理

0 引言

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重视,地方本科院校的建设经费投入呈逐渐增大之势,实验室设备的购置经费也随之大幅提高。然而,新发展带来新问题,学校仪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也日益增加和突出,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资料管理不规范、人员配置不合理和运行维护机制不健全等。这就导致了许多仪器设备闲置,使用效能低下,仪器寿命减短等棘手的问题。

1 我校科研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资料管理缺乏规范性

设备资料如:仪器型号、使用说明书、使用记录、维修记录等缺少集中归档和存档,且上述资料仅单独放置在各个存放设备的实验室。

1.2 人员配置缺乏系统性

设备管理和使用因无工作量或未配置专职管理人员,这样造成使用的权利和责任不明。部分科研设备虽配备了专职管理人员,但这些人员不能及时更新管理模式[1]。

1.3 设备维护使用缺乏有效性

对实验教学停留在仪器使用方法的传授,而对于仪器设备的原理和维护等方面缺乏必要的传授,导致师生们使用后使仪器缺乏相应的维修保养,限制了仪器的正常使用和使用寿命。

2 科研设备管理解决策略

2.1 数据的全程监管

存在上述问题最重要的原因是缺乏细致有效的信息管理,也就是从科研设备的采购到报废,没有做到详细的信息管理和每个细节都有据可查,且适时备份等。

细致有效的信息管理不仅限于现有的科研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而应该从购买仪器设备到验收在到登记、入库、建卡等。仪器设备要有准确的信息记录如:仪器型号、仪器生产厂家及价格、仪器设备放置地点、管理人员姓名及联系电话,使用状况及其它变更事宜等。登记上述各种信息时,更要明确每次登记时间和该信息的申报人,权责归属也应明确并注明起止时间。

仪器配备的纸质版的各种技术参数资料如:仪器参数、常见的维护和操作手册等,要在仪器配套电脑中建立电子档文件并及时更新。在实际工作中如发现问题,或设备维护和更新等,必须及时完成相关资料的补充和更新。实验室必须对所有仪器的各种资料进行备份,建立文档,该文档内容可以包含实验室概况、实验室建设、实验室开放和仪器设备介绍等,分别以纸质和电子文档形式存放。所有上述信息可以以计算机管理为主,同时采用纸质资料库,备有相应的纸质文件备查。各个仪器和实验室都采用专人和专用计算机进行各种相关资料的收集等,以免遗失[2-3]。

2.2 优秀的管理人员建设

对仪器进行细致的信息管理需要优秀的管理人员来实现。而仪器设备的合理使用和维护更需要优秀的实验室管理人员。因此,学校有必要采取措施加强仪器设备管理人员的培养。对于部分新购置的大型仪器可以引进与之专业匹配的人员,并根据相关专业人员的建议配备实验室,让科研仪器设备更好的运行为学院科研教学服务。

每台仪器设备使用之前,应要求仪器管理员或操作员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熟悉仪器设备的原理和性能及常见的操作,操作时要严格遵守操作程序。部分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人员,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使用该设备。此外, 有的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年限较长,使用期间实验室人员可能有所调整,所以应每个仪器配备2人以上的熟练操作人员,即使出现人员变动,也不至于影响仪器正常运行。总之,打造基础知识扎实,同时具有相关专业的基础知识,专业技术上各有所长的稳定的实验管理队伍显得特别重要。 要拥有上述一支这样的仪器管理队伍,需要不断加强现有实验人员的培训,搞好传帮带,培养一专多能的实验设备管理人员。

2.3 仪器设备分级使用和维护

仪器设备应实行分级使用,在不需高精度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低档仪器进行实验或者测试,就不应使用中档或高档的仪器设备,避免高精密的设备使用频率过高而影响其使用寿命。

为了更好的维护仪器设备,延长使用寿命,对安装仪器设备的房间,需根据仪器设备的使用要求和注意事项等,安装一定的通风换气设备和防湿、防尘等仪器所需保护措施;严格禁止将仪器设备及其配套设施擅自变动位置或挪为他用,如确有需要时,须经学院分管领导同意,并办理证明手续计入仪器管理档案。

2.4 完善管理规章制度

对我院实验室规章制度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并严格执行完善后的各种制度,加强对仪器设备管理员的培训,登记好每个仪器设备的责任人及其设备的变动,避免管理中出现真空[4]。通过制定制度并严格执行,这样设备主管部门可以对设备管理人员进行一定的考核,主要考核各种设备的使用效益等,并以考核结果作为管理人员晋升职称的一个依据或者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的条件,这样可以激发仪器管理人员能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工作,不断提高对仪器设备的管理水平。而对于科研仪器使用效益不高的人员和设备,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整改。

3 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需求,各种仪器已进驻各类院校,其尖端技术水平在不断提升, 实验室管理也必须与时俱进。以我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为例,通过研究发现:首先要有合理的管理制度保障,其次要有各种细致有效的信息管理,并辅以专业稳定的师资队伍,同时进行有效的手段激励,这样多管齐下方可共同提高仪器的实际使用效能和有效寿命,使大型仪器管理工作更具合理化、规范化、科学化, 共同为高校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发挥出更高的效能,为各类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子润,徐风广.地方工科院校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初探[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2,113(3):77-78.

[2]史捷.对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管理的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4(6):53-54.

[3]宋晓青,冉国侠,杨杰,虞学俊,许芳萍,阮小云.大型仪器管理几点心得[J].广州化工,2011,39(3):192-193.

[4]杨立芳,蓝虹云,周娟,大型仪器设备管理模式的探讨[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5,85(3):72-74.

上一篇:浅探技工院校学生就业心理辅导 下一篇:MicroRNA对相关癌细胞作用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