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美术教学中观察物像

时间:2022-08-05 03:29:19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观察物像

新课程标准提出美术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在教学时要达到这个要求就要从孩子的心理需求开始,从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开始,从对身边事物的观察开始。生活中美无处不在,关键在于有发现美的眼睛,能体验事物并形成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能力。巴蒲洛夫就说过要“观察,观察再观察”。并将观察的结果强化形成自己对这各个世界的认知。

一、观察注意教师引导,用正确的观察方法,形成真实的感受

每一个孩子都有一座宝库,里面装满了千奇百怪的珍宝,他们观察得越仔细,珍宝就越丰富。观察不是简单的看,而是用自己所有的感觉器管官去认真地观察、体验、感受身边的事物。用眼睛看,用耳听,用手摸,用鼻子闻,充分感受事物的形与声、触感和味道。这时教师进行合理的引导,这些珍宝就闪闪发光。如在《画人物》这课中,一开始我没有直接讲解画人的要点,而是让他们先谈谈人是什么样的,有学生说人是直立行走的,两条替向前走动。我请一位同学给大家表演,做膝关节不弯和正常走动的两种形式,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点吸引到了人的关节变化关系上来了,大家兴趣极高,同时让他们自己摸一摸动一动关节,感受身体关节转动变化。让他们量一量比例,用手感受自己的头和肩的大小和连接关系,讨论表演衣纹和形体的关系,再去写生。通过细心的观察,亲身的体验,加深了对人形体的认识,形成自己的感受,同时也让学生实实在在地体验到这种观察的乐趣。第二节课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欣赏毕加索的名作《人像》,分析作品和我们观察到的人有什么不同之处,由自己得出人物可以变形和夸张的结论。请衣服上有漂亮装饰和没有任何装饰纹样的同学到教室前展示自己,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找找哪个同学的衣服更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衣服的装饰,由学生得出漂亮的装饰是点、线、面组成的。同学通过自己的观察与比较的结合、观察与想象的结合,不仅学会了人物写生和人物装饰的表现,学会了怎样去观察,同时创新思维得到扩展,也对美术学习更感兴趣。

二、在创设的特定情境中观察,激发兴趣

前天听南京教育研究所所长成尚荣讲到了教学要创设情境,而且要是真情境。真实感的情境才会激发学生去探究的欲望,他们会自觉主动地去观察,找出事物的特征和规律。美术学科的特点很适合开展情境教学,可以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的能力。音乐、语言、动作、图片、影视资料、社会环境和孩子喜爱的游戏以及特定的艺术氛围等都可以利用来创设真情境,在这样的情境中去观察体验物像,会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学生也会有浓厚的兴趣,会启动创新思维,进入美的创造过程。比如在教《有色调的画》一课时,我带领学生到校园里去寻找秋天的色彩,黄的树叶、草地、校园外一片片金黄的稻谷,天高云淡气候怡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大家说说笑笑,鼻子中闻的是成熟庄稼的味道。学生很快进入状态,观察到秋天的主色调是金黄色。也有学生提出他看到了蓝的天、一些绿的树。我就引导他们观察在一个主色调中也有其它的色彩,思考色彩的统一与对比关系。有些情境在教室内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视频和音乐。如展示草原的绿色调,容易把学生兴趣点引导到观察体验那一望无际的绿。学生会根据图片和视频这个人为设定的情境中找出色调,形成自己独特的体验,并创造出自己心中感受到的作品。就像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研究者、探究者、发现者,这种需求在儿童内心世界更为强烈。”开境满足心理需求,由学生自己的发现、感受比教师讲上几十遍更为有效,兴趣更为浓厚。

三、运用多种多样方法,深入强化观察结果

孩子在观察过会后形成自己的感受,通过绘画与外部的世界进行交流,表达他们最真实的情感,会选择自己喜欢的表现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宣泄情绪和创造他们内心的世界。写生画日记画以及对观察体验的结果进行想象和再创造,能够比较好地强化孩子观察结果,构建系统的美术形象储备,形成符合这个年龄的认知。在教学中我们要让孩子带着自信、快乐去表现感悟,以成人的眼光进行干预和介入,只会破坏自我探索和想象的能力,但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引导。运用各种材料和各种自己喜爱的表现形式来深化观察结果,可以激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些学生喜欢用实物动手做一些立体的物件,有些学生喜欢在纸上画,有些学生喜欢用泥捏出自己的想法,这些都应该是多鼓励的,不要因为教学准备和学生制作方面一时的困难,就剥夺孩子们想象和创造的机会。优美的音乐能创设特定情境,引导他们天空马行空的去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对知识和世界认知的渴望也越加强烈,但这种需求与真正获得不成正比,他们需要正确的观察方法,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去体验,自己去汲取丰富的营养,去表现自己丰富的思想情感。

上一篇:现代文品读感悟教学模式探究 下一篇:牛津小学英语5A Unit9 shapes教学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