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品读感悟教学模式探究

时间:2022-10-03 03:28:36

现代文品读感悟教学模式探究

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教师不是告诉而是启发、激趣、组织,学生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探究,灵活运用。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在此目标引导下,我积极探索高效阅读的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尝试“品读感悟”的教学模式,效果很不错,愿与大家交流分享。主要模式包括:设置情境,激趣导入——问题导学,自主预习——立足文本,品读感悟——拓展延伸,提炼升华。

一.设置情境,激趣导入

兴趣决定阅读效果,这是不争的事实。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告诉我们,课前激趣是很重要的,教师需要在学生学习每一篇文本前都要设计一点精美的导语来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求知欲望,这一环节是阅读教学的优秀传统,我们不能借口把一切空间都还给学生而放弃这一有生命力的东西。恰当而精彩的导入是教学顺利进行的第一步。语文教学的开课对学生有很好的引领作用,一句经典的话语,一个生动传神的故事,一段精美的对话,一段优美的视频…….无不让学生心儿随着老师的节奏跳动。

当然,依据不同的教学文体和教学内容,自然应该采取不同的激趣方式。例如,《范进中举》是一篇小说,那么我就从人物、故事入手:

同学们,关于一个人的吝啬,你能想到的最典型或极端的表现是什么?……老师这里有一个吝啬鬼的故事,想不想听?……(讲述严监生的故事)这篇作品出自清代著名小说家吴敬梓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作品中的另一个读书人——范进,看看在他的身上会发生哪些故事。

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被吊得高高的,学习效果也会再上一层的。而对于《鱼我所欲也》这样的反映先贤思想的文章,我采用思维启迪法:

给大家讲个故事,主人公张华——第四军医大的一名大学生,为抢救掏粪落池的老农民,毅然跳进粪坑救出老人,自己光荣献身。社会上由此而引起了大辩论:一名大学生牺牲自己而救一名掏粪农民,值不值得?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生各抒己见)关于这个问题2000多年前的孟子也作出了回答,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孟子是怎样解答这个难题的……

这样有吸引力的激趣导入,将学生的心引入了课文。可以说就像是作文的凤头,拉开了教学的第一幕,增添学生浓厚的求知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入学习,更容易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特定的教学任务中。

二.问题导学,自主预习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叶圣陶先生也曾指出:“在精读指导前,得先令学生预习。”可见,学生学先于教,即以学生的预习活动启动教师的教学活动。然而在以往教学中,我们发现,老师布置预习后,学生往往无所适从,充其量读一遍课文,读第二遍便已没有了兴趣,学生学得被动,读得无力、乏味,整个预习似乎“不留痕迹”,而问题导学是指依据教学内容和要求,由教师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的发现、探究及解决来激发学生求知欲和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一种自主预习模式。其中,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是自主预习的中心环节,在问题情景引导下,学生收集素材、深思酝酿、提出假设、引发争论、深入思考、不断探究、得出结论,并通过运用又产生新的问题,促使学生思维不断发展和升华。

导学问题设计示例:《香菱学诗》

1、自由朗读课文,用最精炼的语言概括内容,并围绕“香菱学诗”,利用圈点勾画法,标示出香菱学诗的四个阶段。

深入探究:

2、跳读课文,圈画出刻画香菱专心学诗的片段,探究香菱学诗成功的原因。

3、香菱学诗对你的阅读或写作有哪些启示?(态度上或方法上)请以“香菱学诗启发我 ”为开头说一两句话。

4、香菱学诗成功的过程让你想到了哪些名言警句(诗句、格言成语皆可)

以上四个问题紧紧围绕文本展开,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问题的设计由浅入深,为学生的预习指明了方向,为学生的预习提供了一个重要载体。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对课文进行预习。在预习中要求学生把预习中有疑问的问题作好记录,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堂。对于预习中存在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可用讨论的形式给予指导,对于一时难于解决的问题就留在学习过程中解决。

这样做,一方面能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而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一旦形成,往往能使学生受益终身。实践表明:“问题导学”是一种引导学生自主预习的有效性和发展性的教学环节。

三.立足文本,品读感悟

1.读: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先从题目入手,猜读文章的文体和主要内容。反复朗读,在读中形成对文本内容的大致了解,特别是精彩语段要读出抑扬顿挫、读出感情、读出韵味。然后根据文体特点和文本特点,指导学生按不同文体的阅读要领进行阅读,抓住关键词句或语段整体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如:掌握记叙的要素概述文章内容,理解作者的价值倾向;明确说明的对象及特征,理清说明顺序;抓准议论的话题,理解作者的主要观点等。

2.品:精读文本,局部揣摩

古语说得好: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大家都知道,学习语文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没有必要的积累谈深层次的阅读是一句空话。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文本时一定要关注学生对精彩字、词、句和语段的探究。语言探究也不是简单地停留在是什么和为什么之上,而是让学生探讨内容是用什么语言表达的,为什么用这种语言表达。指导学生养成圈点批注的习惯。根据对文章中心内容的理解,指导学生抓住文章的精彩片段和动人之处,揣摩词句的表现力,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在本质。

如学习《紫藤萝瀑布》时,学生很轻易地知道前半部分描写的是紫藤萝的外形和神态,这时我引导学生探讨:

这些描写语言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

学生通过探讨发现这段语言很生动,主要是采用了生动的词语和多种修辞手法、调动了人的多种感官,这样写一是抓住了紫藤萝的形象特点,二是烘托了人内心的喜悦之情。我相信长期这样坚持引导学生关注语言,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一定会不断的提高。

理解文学作品有一些难度,可让学生从文章中提取能概括人物性格品质的有效信息,也可让学生根据文中的议论句、抒情句,理解作者的情感倾向与价值指向,

3、悟:思读文本,感悟技巧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阅读自身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它带有个体浓重的思想倾向,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鉴于此,指导学生从作者的写作目的着眼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揣摩文章在内容与形式上的亮点、美点,体会文章的艺术特色,从修辞炼句、结构布局、表现方法等方面体会文章的语言风格与写作特色,提高鉴赏能力和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也可根据作者的精辟观点,联系生活,感悟生活的真谛,提升思想境界。

如学生学习《乡愁》时让学生谈谈离愁别绪,积累古诗文中离别的佳句;学习《春》时让学生回味春天,用语言和画面描绘春天;学习《唐雎不辱使命》时,引导学生从秦王神态变化中探究唐雎的形象,学生便掌握了反衬这一手法,更深刻的把握了唐雎和秦王的形象特点。

正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会产生不同的认识,这时,即使是学生的认识有偏颇之处,教师只能引导,不能轻易否认,不能用所谓的标准答案去评价。只有这样,学生的阅读激情才不会破坏,学生的阅读素养才会不断提高。

四.拓展延伸,提炼升华

本着”读进去,走出来“的理念,读进去的是美文,是美感,走出来的是思想,是素养。这一环节结合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进一步挖掘文本的内涵和现实意义,发散学生的思维,既加深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又启发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会等教育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从课本走向生活。

比如:在讲授杨绛的《老王》这篇课文时,在学生读品悟的基础上,我引出了这样一个拓展延伸题:

“几年后当她回忆起这件事时,或许定格在她脑海里的就是老王临终送鸡蛋和香油时的画面,而当时的辛酸、感激已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化为良心的叩问,这种愧怍更是爱的升华:在那动荡的年代,能以善良体察善良,以生命温暖生命,推己及人,推而广之,我们社会上,我们身边还有哪些这样的不幸者和弱者,请讲述他们的故事吧!”

问题深情抛出后,学生纷纷举手:

学生1:汶川地震中为了求助人民而牺牲自己的人民子弟兵。

学生2:留下遗言嘱咐妻子还债的遇难矿工聂清文。

学生3:舍身救人的长江大学生……

回答中,同学们都能关注社会,讲述民生,让我感动。这一拓展延伸环节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会等教育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从课本走向生活。

郭会学,教师,现居湖北襄阳。

上一篇: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下一篇:如何在美术教学中观察物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