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音乐讲故事

时间:2022-08-05 09:59:28

让音乐讲故事

按照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变“我们要学生学”为“学生积极主动地学”是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要实现这一改革目标,就音乐教学而言,需要认真贯彻落实“兴趣是前提,体验是中心”。事实上,音乐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心环节就是体验。没有学生的悉心体验,就不可能对之建立起真正的兴趣,审美教育也就成了空中楼阁。由此可见,让学生对音乐课产生兴趣,并且能够全身心地沉浸在音乐声中进行体验,就成为教学成败与否的关键。

在多年的器乐教学实践中,我坚持让音乐讲述它自己的故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的体会是:

一、根据学生审美经验,循序渐进展开体验

人的审美经验,受其生长环境的制约,是一个逐渐累积的动态生成过程。我们不能要求没有经历过战争的我国当代青少年,在对奏鸣曲式一无所知,在对交响思维不甚了了的情况下,通过欣赏《1812年序曲》(柴科夫斯基曲),能够体验到发生在异域的战争的惨烈、战火的蔓延、战争的转折与战争胜利的宏大场面。

同样,让那些对塞万提斯的小说《堂・吉诃德》的故事梗概无从知晓的青少年,来欣赏理查・施特劳斯根据该作品创作的《堂・吉诃德――一个骑士性格主题的幻想变奏曲》,其效果将大打折扣。

由此可见,在器乐教学活动中,只有根据学生的音乐审美经验,按照他们认知发展的客观规律,循序渐进地展开音乐体验,才能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一般来讲,我大体是循着先民族后西洋,先有标题后无标题,先具象后抽象的原则逐步展开的。

如,《陕北民歌主题变奏》(周广仁曲)与《内蒙民歌主题小曲七首》(桑桐曲)要先于《法国组曲与英国组曲》(巴赫曲)与《威尼斯船歌》(门德尔松曲),其缘由是对于广大青少年而言,他们接受民族器乐曲较之外国乐曲,有一种天生的亲近感。

同样是外国乐曲,像《摇篮曲》(肖邦曲)与《童年情景》要先于《G大调夜曲》(肖邦曲)与《D大调回旋曲》(莫扎特曲),其理由是,有标题音乐较之无标题音乐,学生更易于循着创作者的思路展开学习。

由于众多青少年从歌曲或电影中已经了解过“白毛女”是怎么一回事,因此,他们学习室内乐《白毛女》(践耳、施永康曲),要先于《a小调钢琴协奏曲》(格里格曲),因为前者相对具象,后者则较为抽象。

二、深入发掘作品内涵,引导学生主动体验

序曲《红旗颂》(吕其明曲)是建国以来创作的一首雅俗共赏的交响佳制。为了便于学生学习领会,作为教学的主导者,音乐教师有必要通过深入发掘作品丰富的内涵,以引导学生主动进入特定情境进行体验。

我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剖析这部作品的音乐构成及其创作发展思路,引导学生从回顾中国自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所走过的艰难历程入手,感受“红旗”在中国革命各个历史时期的斗争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并且通过分析音乐主题以及相关标识性音乐元素的运用,使他们在学习这首乐曲时,始终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在其中贯穿。故事随着乐曲主题的演进,调性的变换,音型的改变,乐器的转换,以及乐思的发展在不断地演绎,学生在音乐声中真正体验了“红旗”引导中国人民所走过的解放历程的艰难曲折,使他们感到中国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从而,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也勇于创造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

事实上,并不是那些表现重大题材的音乐作品需要深入发掘其内涵,而那些“小品”就不需要认真发掘。非但如此,小作品往往蕴含着大内涵,我们只有通过“从一滴水中见阳光”式的发掘,才能将音乐作品中的教育性发挥到极致。

例如,钢琴曲《小星星变奏曲》(莫扎特曲)是一首由二十几小节音乐发展衍变而成的作品。倘若让学生照本宣科去弹,他们往往不明就里。此时,假如教师能随着音乐的展开,引导学生运用拟人化的手法,感悟“星星”的种种“神态”,他们就会展开想象的翅膀,随着“小星星”的“远近高低各不同”,他们的神思便会像“小星星”般地在苍穹里尽情翱翔。

古人云,“音乐,其感人也深,其化人以速”。按照学生认知发展的客观规律与音乐生成的内在规律组织开展音乐教学,使学生通过音乐审美,思维得到发散,情感得到升华,心灵得到净化。这种教学犹如美的“心灵的体操”,其效果是其它任何学科的教学都难以达到的。

三、创造适宜教学环境,鼓励学生创新体验

著名美学家宗白华先生曾经有言:“艺术之功用,亦即在如何能使人见其作品,发生联想,盖联想愈多,美感愈浓”。为了便于学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产生尽可能多的联想,教师应创造适宜学生进行联想的良好环境,以鼓励他们丰富想象,创新体验。

《那达慕盛会》(朝克曲)是一首表现蒙古族人民传统的群众性聚会的作品。为了能够让学生充分感受那达慕大会的场景,我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那达慕大会上的赛马、射箭、摔跤、叼羊等相关场景的影像资料,配合音乐进行一一展现,使学生随着音乐的进行,视觉感受也同步展开,音乐便如同“故事”般的娓娓道来,从而,为他们身临其境般地体验音乐,在音乐中展开联想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百鸟朝凤》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民间器乐曲。它以热情欢快的旋律,通过百鸟合鸣之声,表达出生机勃勃的大自然景象。

学生在学习欣赏这首乐曲的过程中,由于个人的生活阅历不同,审美经验的差异,必然导致他们对于这首乐曲所描述的景象,在审美体验的过程中产生这样、那样的差异。出现这种情况,不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而且,作为教学主导者的我们,应当尽可能地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差异。因为,审美体验上的差异,往往是学生创新思维活跃的具体表现。我们切不可为寻求“标准答案”,而扼杀掉学生极具个性化的审美体验。事实上,唯有极具个性化的审美体验,才可能孕育出极其宝贵的创新思维及其理念。

总之,音乐作为人类思想、情感的重要表达形式,本身就蕴含着这样、那样的故事,让音乐讲述它自己的故事,实在是音乐课回归音乐的必然。

上一篇:课改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改革刍议 下一篇:让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