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环境、心理资本与民营企业家自杀现象

时间:2022-08-05 05:05:59

创业环境、心理资本与民营企业家自杀现象

摘要:在批评解释民营企业家自杀现象的外因论和内因论的基础上,本文认为,民营企业家自杀现象是由恶劣的创业环境与民营企业家心理资本不足共同作用的结果,应通过优化宏观创业环境、开发民营企业家的心理资本来缓解甚至是消除民营企业家自杀现象。本文最后指出了研究的局限性以及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创业环境 心理资本 民营企业家 自杀现象

民营企业家既是中国经济奇迹的缔造者之一,也是中国经济转轨、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重要推动力量。当社会将闪光灯聚焦于这个具有传奇色彩的群体,当经济学家呼吁“善待企业家”时,我们却看到了另外一个令人不安和扼腕的现象:民营企业家自杀现象。据《都市快报》报道,近30年,中国大约有1200名企业家自杀,2008年又有21位浙商企业家自杀。虽然选择自杀的民营企业家只占较小的比重,但由于民营企业家的特殊地位和社会影响力,民营企业家自杀问题已经演化为了一个现象级的问题。围绕着这一现象,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和病理专家纷纷把脉,探根究源,开方施救。

一、民营企业家自杀现象的根源

理论界对民营企业家自杀现象成因的分析主要有两种观点:创业环境决定论和企业家个体因素决定论。前者可称为“外因论”,后者可称为“内因论”。

外因论认为,民营企业家自杀现象是恶劣的创业环境作用的结果。该观点的基本逻辑是,创业环境恶化——民营企业家解读创业环境并感知压力——不堪压力而选择自杀,或不堪压力而形成心理疾病进而选择自杀。外因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民营企业家自杀现象的时间分布和空间分布,如为什么金融风暴时期民营企业家自杀人数多,为什么自杀的民营企业家中浙江民营企业家更多。外因论的另外一个贡献在于,通过凸现创业环境影响的重要性来引起社会和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但外因论的弱点也很明显:首先,外因论存在着一个强假定,即民营企业家对创业环境的感知是相同的,这一假定显然有悖事实。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们对于环境的解释因心智模型而不同,同样的环境有人解读出的是机会,有人解读出的是压力。其次,外因论无法解释为什么在相同的创业环境条件下一些民营企业家选择了自杀这种非理,而另外一些民营企业家则选择了勇敢地面对、“抱团过冬”。再次,外因论开出的药方或潜在药方是,政府必须进一步改善创业环境。由于对诱使民营企业家感知到压力的创业环境不加区分或语焉不详,外因论的政策主张极易导致政府干预正常的市场竞争,破坏竞争性的市场秩序。更令人担忧的是,政府的经济人特征很容易将那只“看得见的手”转化为“掠夺之手”。

正因为外因论解释的缺陷,一些学者将视角重新投向了民营企业家个体层面,试图从民营企业家自身去解开民营企业家自杀之谜,由此形成了第二种解释——企业家个体因素决定论或内因论。

内因论认为,民营企业家自杀现象主要是民营企业家所特有的创业压力、沉重的使命感和成就感以及由诸多压力引发的心理疾病导致的。相比于外因论,内因论在解释为什么是这些民营企业家自杀而不是那些民营企业家自杀具有一定的优势,其基于个案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说服力。但内因论的缺点也很明显。首先,内因论不能解释:创业压力是每一个企业家在创业过程中都能预期且必然会经历的,为什么大多数企业家能将创业压力转化为创业动力,而另一部分企业家却不能?其次,用民营企业家自身的使命感、成就感来解释压力来源及民营企业家自杀现象也缺乏足够的说服力,因为使命感、成就感并不一定会导致压力。我们可以举出一个反例。2011年10月6日离世的苹果公司前总裁史蒂夫·乔布斯“改变世界”的使命感不可谓不宏大,但即使是经受了8年的癌症折磨,乔布斯仍然不断地创新,铸就了改变世界的“另外一只苹果”。乔布斯的例子说明,使命感、成就感并不一定会导致压力,它们之间的关系取决于企业家个体的心理能力。再次,内因论中的心理疾病导致民营企业家自杀的解释将民营企业家自杀现象转化为了一个纯心理学和医学问题,它虽然能获得一些个案的支持,但不能概括绝大多数的情况。特别是,内因论基于心理疾病的解释所开出的药方——对民营企业家进行消极心理学意义上的心理治疗是一种典型的“事后”治理和“外部”治理,很难为自尊水平很高的民营企业家所接受。最后,内因论对选择自杀的民营企业家为什么不能抗住心理压力、为什么不能通过自我调适来缓解压力一直语焉不详。

正因为创业环境决定论和民营企业家个体因素决定论都未能完整有效地解释民营企业家自杀现象,本文在综合前述两种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一个新的解释。本文认为,民营企业家自杀现象是恶劣的创业环境与民营企业家心理资本存量不足相互作用的结果(如图1)。

给定创业环境,民营企业家在T1时间的心理资本存量调节着创业环境与民营企业家环境感知之间的关系。民营企业家基于T1时间的心理资本对创业环境进行感知,当感知到的环境友好时,民营企业家在T2时间的心理资本会增加;反之则反。在整个相互作用过程中,民营企业家心理资本起着主导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创业环境不重要,相反,如果创业环境极端不友好且程度超出了民营企业家T1时间的心理资本所能承载的底线,即使民营企业家此时的心理资本存量再大,通过环境感知,民营企业家T2时间的心理资本也会减少,进而可能选择自杀等消极行为。

二、民营企业家自杀现象的治理

1.优化创业环境

本文采用张铭等的界定方法,即以企业家为圆心,将创业环境划分为三大圈层:宏观创业环境(如政府政策、法律制度等)、中观创业环境(企业环境)和微观创业环境(人际环境)。不可否认,这三大创业环境的优化都有助于企业家心理资本水平的提升,如友好的中观创业环境和微观创业环境对企业家后续的心理资本存在积极反馈作用。但由于企业家在创业活动中的主导地位,有利的中观创业环境和微观创业环境更可能是企业家心理资本提升的结果,而非原因。从现时来看,对民营企业家心理资本开发影响更大的是宏观创业环境。良好、稳定的宏观创业环境会进一步增强民营企业家的希望水平、信心程度和乐观程度,宽松的融资环境也会增加民营企业家的韧性资产。良好的创业环境不仅直接会提高民营企业家的心理资本水平,还可以通过提高创业绩效间接提升民营企业家的心理资本存量。相反,恶劣的、不确定性的宏观创业环境可能会导致民营企业家心理资本水平的下降,甚至导致民营企业家产生消极心理并选择消极行为,如幸福感下降、抑郁、自杀、携款潜逃等。

通过优化宏观创业环境来提升民营企业家的心理资本不仅必要,而且可行。《全球创业观察中国报告(2007)》显示,中国2007年的创业环境虽然有所改善,但得分仅仅为3.03,在所有参加全球创业观察的国家中排名为16,并相对于2006年还有下降。由此,宏观创业环境的边际优化空间还很大。当然,宏观创业环境的优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步到位,但政府可以通过几项具体而紧迫的工作来启动优化宏观创业环境这一系统工程,如:在政策层面上将创业型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新模式,营造浓郁的创业氛围;在稳定宏观经济形势的前提下,加大市场开放程度,减少市场进入壁垒;降低企业税率,减轻民营企业的负担;对民营企业家的产权和人身权利进行严格保护等。

2.开发民营企业家的心理资本

开发民营企业家的心理资本不仅可以从宏观层面进行,而且也可以从微观层面着手,如心理资本干预(PCI)。Luthans等的PCI模型是分维度进行的,具体的干预方法借鉴和整合了其他学者的既有研究,干预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持续、真正的绩效提高。

Luthans等不仅提出了一个整合多位学者贡献的PCI模型,而且还利用实验方法检验了PCI模型的效果。如Luthans等以管理专业学生(1小时)、开业经理(2小时)和工程经理(2.5小时)为实验对象,以自行开发的心理资本量表(PCQ-24)为测量工具,检验PCI模型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实施了PCI的实验组被试的心理资本水平大约提高了2%,而控制组被试的心理资本水平没有提高。

心理资本干预不仅能提高预者的心理资本水平和竞争优势,而且对组织的财务绩效有着显著影响。Luthans等以《福布斯》公布的“全球2000强”顶级公司的前10强、“中型公司100强”中的前10强和“最佳小型公司200强”的前10强为例,使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效用分析模型估算了心理资本干预的财务回报,结果显示,短期的心理资本微干预能让组织获得可观的财务回报。

综上所述,本文分析了民营企业家自杀现象两种主要的解释——创业环境决定论和民营企业家个体因素决定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解释,即民营企业家自杀现象是恶劣的创业环境与民营企业家心理资本存量不足共同作用的结果。基于民营企业家自杀现象的根源分析,本文认为,应通过优化宏观创业环境、开发民营企业家的心理资本来缓解甚至是消除民营企业家自杀现象。本文的研究是规范性质的,还缺少实证或实验研究的支撑。未来的研究工作应着眼于如下几个方面:第一,通过实验的方法检验PCI模型在民营企业家心理资本开发上的有效性;第二,通过纵向研究实证检验创业环境变化对民营企业家心理资本的影响。而这也正是我们下一步要做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张铭,胡祖光,谭江涛.企业家的心理资本开发:E-PCI-S模型[J].中国工业经济,2012 (12):102-114

[2]钟慧丽.给浙商补一堂心理减压课[N].都市快报,2008,09-04(58-59)

[3]高建,程源,李习保,姜彦福.全球创业观察中国报告(2007)——创业转型与就业效应[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4]Luthans,F.,Avey,J.B.,Avolio,B.J.,Norman,S.M.,and Combs,G. M.Psychological Capital Development:Toward a Micro-Intervention [J].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2006,27(3):387-393

[5]Luthans,F.,Youssef,C.M.,and Avolio,B.J.李超平译.心理资本:打造人的竞争优势[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217-227

上一篇:投毒案背后高校学生的道德缺失问题 下一篇:民办高职院校教师流动现状与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