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有效阅读策略

时间:2022-08-05 01:42:32

【前言】初中数学有效阅读策略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二、列出阅读提纲,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 中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一旦遇到困难,就容易受外界的影响,不能够很好地完成阅读任务。数学阅读的内容逻辑性非常强,如果学生不能够对所阅读的材料进行整体的阅读归纳,学生就不能理解所阅读的内容,所以有的学生反反复复地...

初中数学有效阅读策略

摘 要:阅读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在数学教学中经常被忽视,致使很多学生未能掌握正确的数学阅读方法,在学习数学时遇到不少困难,甚至陷入困境。这就要求教师在平常的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阅读指导,如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帮助学生解决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指导学生掌握正确阅读数学的方法,培养学生阅读数学的能力。

关键词:数学;阅读;习惯;技巧

阅读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项活动,是人类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数学学习同样不能离开阅读,只有在数学阅读中学生才能亲近数学,理解数学。许多教师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在应用题教学中,由教师读题学生大都可以理解题意,可是一到让学生独立完成时,往往错误不断。这也说明了没有阅读能力的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是多么的苍白无力。因此加强数学阅读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数学阅读拟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一、加强对数学概念、原理、公式的指导

数学的阅读不像读小说,快速浏览就可知故事梗概。学生对于数学阅读的困难并不表现在数学文字字面意义的理解上,而是在对一些数学概念、原理、公式含义的理解困难上。因此概念、原理和公式等知识必须要反复咀嚼,准确理解。例如我在教学“黄金分割”这一课时,通过让学生仔细地阅读教材,在掌握黄金分割定义的同时了解生活中的黄金分割,起到了拓展延伸的作用。另外,让学生通过研究数学书本的长与宽的比,教室门窗的长与宽的比,进一步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同时通过阅读把数学知识与生活情境联系起来,让生活数学化,数学生活化。

二、列出阅读提纲,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

中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一旦遇到困难,就容易受外界的影响,不能够很好地完成阅读任务。数学阅读的内容逻辑性非常强,如果学生不能够对所阅读的材料进行整体的阅读归纳,学生就不能理解所阅读的内容,所以有的学生反反复复地阅读同一节内容而不知道什么意思,阅读的效率很低。依据学生的这种状况,教师在对学生阅读指导时,需要对阅读的任务进行良好的设计。教师可采取小步子来设计阅读的任务,阅读的任务,既可以是一系列问题,也可以是一些习题。设计的任务不能太大太难,否则学生无法通过阅读一次解决,容易失去信心和耐心。最好是一步一步的,阅读完一小节后,就可以解决一个小问题,或者回答一个问题,最终达到理解数学内容的目的。例如在讲“比0小的数”这一节前,我布置了如下阅读任务:

(1)阅读课本的事例,弄懂它的意义。

(2)温度计液面指在0以下第5个刻度,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分别记做什么?

(3)什么叫正数、负数?零是正数吗?是负数吗?

(4)正数前面有时也可以加“+”(读作正)是为什么?能不加吗?

(5)怎样读-3、4、6、+27、-4、3、■、-8、15、■这几个数?

(6)与小学里学过的数相比,我们又新学到了哪一种数?到现在为止,你已学习了哪些数?

(7)什么叫整数?分数?有理数?你能分别举出这些数的例子吗?

这几个问题依据知识形成的过程和难易程度进行排列,学生可以依据阅读的这些任务,循序渐进地阅读教材,从而达到完成阅读的任务。

三、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习惯,从而使学生学会阅读。教师在阅读指导时,应该站在较高的视点上为学生播下一种阅读的思想,并敦促他们形成优良的阅读习惯,唯其如此,才可能收到理想的阅读效果。

1.学会动手

在课堂教学中,经常看见有学生双手抱臂读数学的情景,这是一种非常滑稽甚至忌讳的数学阅读习惯。要培养学生随时提笔在手,准备圈点勾画:关键概念、关键字词、关键语句、关键图形、关键数据……

“学会动手”的另外一层意思指学生要善于对数学活动进行体验。有时要根据数学学习内容的具体情况,要大胆主动地去找学具拼一拼,摆一摆、移一移、剪一剪、画一画、折一折、量一量,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如在学习“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学生把三角形纸片的两个角剪下来拼在第三个角的顶点处,通过拼图,形象直观地验证了“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的几何事实”,还可以启发学生找到证明该定理时作辅助线的方法。

2.学会比较

比较可以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使学生明确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这里主要说类比。如学习分式的基本性质、运算法则可以类比分数的基本性质、运算法则:(1)从定义上看它们有较多的类似之处,因此类比对象为分数;(2)让学生根据类比法猜想分式的基本性质;(3)学生交流讨论,指出叙述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有的学生可能会说“……乘以(或除以)一个不等于零的数……”此时教师可请学生更正。

3.学会置疑

置疑是解决问题的桥梁,它能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悬念,进而激发其探究欲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增强学生理解数学语言的精确性和思维的严谨性、深刻性。这就要求学生在阅读中要勤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例如,填空:一组数据由5个正整数组成,中位数是3,且唯一众数是7,则这5个数的平均数是( )。这是一个比较简单的小题,但从学生做的情况看不算理想。学生根据题意分析这一组数据的构成,但往往还无法得出结论,不免就要提醒再读题,进而置疑:这里的“唯一”有什么作用,对解决问题有什么帮助?只有想起了“一组数据的众数可能有多个”后才会明白“唯一”的真正内涵。从而才作出“3后面必是两个7,3前面只能是1和2”的正确判断。

4.学会用“错”,即善于执果索因,变“错”为宝。根据错误结论查找错误原因,从而反思、改正、优化自己不良的阅读习惯,这是对学生平时学习的要求,也是对教师教学的启示。教师在批改作业、试卷或听学生回答问题时,也要善于从学生错因中“读”出学生的不良阅读习惯,从而进行有效务实地指导。如:在海上小岛A看远处的船B俯角为30°,已知小岛顶端A高出海平面40米,则船与小岛的水平距离为( )米。正确结果应为40■,而一部分学生的结果为■■,批改作业时我从学生的错误数据“算”出了学生的错因:他们都把“俯角”想当然地理解成“视线与铅锤线的夹角”了,说明在读概念时没思考其真实内涵,此后再给学生讲解该题时才有了针对性,否则就“误诊”为学生是粗心算错了。

四、优化学生的阅读技巧

实践中发现,很多学生把数学当作语文、英语一样来阅读,那是因为他们不了解数学阅读的特殊性,结果“书读百遍,其意却没有自见”。其实,数学阅读有它较为特殊的方法和技巧。对于信息量大一点的数学内容,例如数学应用题教学,一般可尝试如此操作:

首先可通读,初步感受问题发生的背景及整体脉络;要会用通俗的语言把应用题的大致内容描述出来,因为一个应用题就是一个数学故事;其次是细读,认真读每一个字、每一句话、每一个数据,要让学生真正明白“每一个字,都是珍贵的,每一段句子,都是富有思想的”,特别要认真阅读后面的问题,这样阅读才有针对性;

第三要精读,在多次细读后也许就能知道题中的关键词、关键句、关键数据,再进一步带着问题研读它们,特别要认真揣摩包含数量关系的语句;第四,读写要结合,这里的“写”是广义的,它可以是把重要的语句和数量关系提炼出来,还可以是画图,也可通过画表格等方法,把数量关系填写出来,并找出相等关系。

五、及时反馈,让学生体验阅读成功的乐趣

阅读困难的学生最怕的是读不懂,为了检查学生是否读懂了阅读的内容,教师要及时给予反馈,如公布问题的答案,对学生的正确回答要及时给予肯定。这样不仅可以及时了解学生数学阅读的状况,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及时的反馈能够给予学生阅读的成功感受,使学生意识到自己能够独立地学习数学,能够独立地进行思考,增强阅读数学学好数学的信心。

开展数学有效阅读、培养数学阅读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要在平时的实践中,善于对数学阅读进行研究和总结,逐步优化阅读策略,才能提高数学阅读能力,提升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朱承华.应重视引导学生阅读数学.中小学数学,2005(11).

[2]何光峰.浅谈数学阅读困难的成因及其教学策略.中学数学教育,2004(9).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实验中学)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高效的,才可能是幸福的 下一篇:拜孔子为师 上好语文实践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