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作文充满“新”意

时间:2022-08-04 07:46:19

让作文充满“新”意

作文是学生个性化的产物,缺乏个性的作文是没有灵魂的作文。

郑板桥说:“领异标新二月花。”意思是文章要“新”要“异”,这样才能吸引人、打动人。一篇文章如果尽是些路人皆知的“老”材料、“死”材料,那么文章就很难有新意,正所谓“文章切忌随人后”。

作文千人一面、不具特色是目前许多学生的通病,究其主要原因是随大流,人云亦云。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写出有新意的文章呢?

一、要新在细节――指导学生从平凡的人、事、物中挖掘新意。

叶圣陶曾说:“平凡的事含有无限的内容,如果好好观察、细细体会,随时可以发掘到新的意味。”也就是说作文内容存在于对事物的观察中,学生要从事物的细节入手,不停留于事物大体的观察,在刻画细微之处的同时融入自己对事物的看法与思考,发掘出有新意的“活”文章。

《我的老师》是个老的作文题,可以说当过学生的人都写过,所以当我布置《我的老师》给学生的时候,学生立即说不好写,不知该写谁、怎么写。于是我站到讲台前,让学生以我为对象,要求抓住我的外貌、性格特征进行描写,看谁观察得细、写得像。我天天跟学生打交道,言行举止学生再熟悉不过,但没想到我竟主动要求他们写我,学生的兴趣被激起,写作积极性被调动,他们睁大眼睛观察我这个“写生实物”。其中有一位学生这样描写我的外貌:“她中等身材,留着一头乌黑发亮的长发,仿佛一条黑色的瀑布直泻而下。她戴了一副近视眼镜,那炯炯有神的目光好像能看透每位同学的心思,以致犯错误的同学不敢与她对视……”他们能够抓住我的头发和目光写,好似为我画了一幅像,令我暗暗叫好,他们的描述也好比一面镜子,透过它们,我就看到自己的不足。当我把这篇文章读给全班同学听,大家都笑得前俯后仰。教师引导得当,学生就能够从平凡的事物中挖掘出新意。

世上没有哪两个事物是完全相同的,所以只要从细节处刻画事物,真实而有深度地挖掘事物的特性,就能写出有新意的文章。

二、要新在角度――指导学生善于选择适当的角度。

对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描写、挖掘,发现它自身固有的特点和规律,这样提炼出主题,主题在新的角度里自然露出新意。如有一位演说家演讲时说:“男人,像小手指。”他高高地竖起大拇指,又说:“女人,像小手指……”话音刚落,会场哗然,女士们强烈反对在传统观念中大拇指表示赞扬,小手指表示鄙视,因而女人们发出抗议了。演说家接着说:“女士们,人们的大拇指粗壮有力,而小手指却纤细苗条,灵巧可爱――诸位女士不知哪位愿意颠倒过来?”女士们默然了,心里其实都挺高兴的。可见换一个角度看待事物,效果就截然相反。

在日常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挖掘新意。在写师爱的作文时,学生的视角总是很狭隘的,不是写老师带病坚持上课,就是写老师冒雨背着生病的学生上医院,空话连篇。因此,在习作前,我先让学生阅读相关文章鲁迅写的《藤野先生》、魏巍的《我的老师》及张秀枫的《让我们再看你一眼》等,让学生明白平凡生活中的普通片断也能表现高尚而伟大的师爱。然后要求学生转换视角,展开联想,到现实生活中寻找类似的材料,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有一位学生这样写他的老师:谢老师是我们的孩子王,她和我们一起下棋,而她居然也会悔棋;她和我们一块玩老鹰捉小鸡,眼看自己身后的小鸡就要被老鹰捉住了时,她也急得大叫……”

三、要新在思维――多鼓励学生逆向思维。

运用逆向思维写作,可以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好比给文章“穿上了新衣”。英姑的“反弹琵琶”和张果老的“倒骑毛驴”具有无限的艺术魅力,其妙在于“反”和“倒”。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泰国曼谷的一条商业街,有家小店门前放着一个巨型木桶,外面写着几个醒目的大字:“不准偷看!”引得路人好奇地非看个究竟,哪知头一伸到桶边,便闻到一股醇香的酒味,桶底还写着“本店美酒与众不同”的字样,不少人酒瘾顿起,因而引来大批食客。可见逆反思维方式为店主创造了财富。

中国有许多成语,往往过于强调某一方面的道理,尽管已形成传统的看法,意思固定,却并非没有可议之道。“有志者事事竟成”过于强调内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运用逆反思维可得出“有志者事未必成”的结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则过于注重外因的作用,运用逆向思维可得出“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的结论。运用逆向思维写作就是要“击破”那些约定熟成的“道理”和人们的惯性思维,言人未所言,想人未所想,自然使文章耳目一新。“狐假虎威”不好,但狐狸能“假借”虎威对付老虎,保全自己,难能可贵。人皆鄙视“见风使舵”之徒,然而在今天的商品经济大潮中“不看风焉能使舵”?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该破除学生对老师、对书本的迷信和茫从,鼓励他们亮出与众不同的创新见解。如写爸爸、妈妈之类的文章,学生一般都选择好的方面表现,为了让学生在作文中写出新意,不妨启发学生逆向思维:你们的爸爸妈妈难道一点缺点都没有吗?如果你认为文章中的人物与生活中的不一样,那就请还原真实的父母。受到启发,一位学生写了他不喜欢的父亲:①晚上,爸爸为了去搓麻将,而撒谎去开会。②我生病发烧,爸爸假装工作太累,起不来,而让体弱多病的妈妈送他上医院。③在家里,爸爸从来不干家务活等。

学生的作文只有求新才能进步,才能避旧、破旧。当然,求新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的独创,切不可脱离实际,违背事物的客观规律,一味标新立异必须实事求是、自圆其说,这样才能反映新时代的华彩篇章,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上一篇:情感教育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