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

时间:2022-08-04 05:58:21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

【摘 要】本文从大学职能出发,聚焦校园文化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强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校园文化建设方向;构建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平台,发挥文化育人功能;探索发挥专业实践在加强校园文化载体建设中的有效作用,推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最终确立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把知识人变成文化人,全面提升师生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

【关键词】专业实践;校园文化;载体建设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社会结构开始了深刻的转型,日益扩大的国际经济交流和日益加剧的国力竞争,需要大学必须要弘扬历史传统,建构内在品质,确立理想追求,把大学建设为社会普遍意义的精神理想、责任信念、社会价值、文化品格的源泉和堡垒。大学不仅要以自身文化建构培养人才,更要以积极的姿态投入到改造社会、重塑德性与知性的潮流中,成为不断进步和升华的社会德性与良知和先进思想文化的发源地、辐射源、捍卫者和提升者。

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把文化的传承创新明确为大学的第四大功能,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共同构成大学的基本职能,这是新时期对大学和高等教育规律的新的重要认识,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纲领性指导。

聚焦到大学本身而言,大学文化是大学在长期发展变革过程中形成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它包括精神文化建设、制度和行为文化建设,环境文化与文化载体建设等几方面协调有机构成。校园文化是大学的精神和灵魂,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和血脉,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和基本依托。加强校园文建设需要清晰定位和有效推进,要寻找到发挥实际效果的建设载体,切实发挥文化育人,文化引领的作用。

一、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精神文化建设,保证校园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

校园文化建设要始终确立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持之以恒地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作为培养青年人才的主战场,高校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必须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和意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同样是社会主义大学精神和文化的精髓。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覆盖大学文化建设的全体系,坚持对师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证校园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以师生立德教育、责任教育和教风学风建设为切入点,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引导教师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做追求真知、教书育人的楷模;引导学生提炼价值、塑造人格、刻苦求知、成长成才。引导师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性,增强师生奋发图强、立学立德、求知报国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促进优良学风建设,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二、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平台,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校园文化建设,包括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物质文化是基础,制度文化是保障,行为文化是载体,精神文化是核心。内涵发展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厚重的校园文化能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要顺应时代要求,遵循文化发展规律,牢固树立文化育人的理念,坚持知识育人与文化育人相统一。立足学生实际,一要以“校训、校歌、校徽”凝聚人心,并内化为师生的精神动力与自觉行为。坚持将“以学生为中心 理论联系实际”作为办学理念,将“建设一流环境,实施一流教育,创办一流学院,培养一流人才”作为办学目标,将“团结 进取 求实 创新”作为学校校训,积极打造文化建设品牌校园,培养多元化人才。二要从传统的优秀社会价值观中汲取营养,发掘其中具有永久价值魅力的精神元素教育和启发学生,突出弘扬时代先锋和模范人物所体现的价值精神,适当汲取国际社会其他民族的优秀价值品质和价值观念,努力培育适合时代进步及中国社会发展要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要注重在开展各项主题教育活动过程中,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并重,爱国教育与诚信教育并重,感恩教育与党性教育并重。在教育实践中,注重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具体化,利用特定场合和情景进行重点教育效果更好。要选择适当的节假日、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纪念日的契机,通过组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普及、推广优秀的价值观念。同时,努力把爱国教育与诚信教育日常化、实时化,在传递优秀价值精神的同时教育人们批判和摒弃丑陋的价值追求。使感恩教育与党性教育通过系统工程将所蕴含的优秀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形成文明习惯和文化自觉。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把知识人变成文化人,全面提升师生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

三、发挥专业实践在加强校园文化载体建设中的有效作用,推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

大学是以专业和学科构成的科学研究和知识传承体系,专业分布范围、学科门类特点、课程设置调整,师资配比侧重都对校园文化建设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挖掘专业实践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内因引领也具有很好的实际效果。

以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建设实践为例,该专业培养具备数字媒体艺术基础理论知识与制作能力,并具有良好的艺术素养、较强的数字媒体艺术设计能力、结合文化创意和社会需求探寻新的解决方案的创新能力,能在电视、电影等传统媒体领域,以及网络、电脑动画、虚拟现实等新一代数字传播媒体领域、专业设计机构、企业、传播机构、研究单位从事数字媒体艺术方面的设计、研究和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人才。专业教学实践教学体系则要突出强调培养三种能力:动手能力(手绘及利用计算机进行作品制作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结合文化创意和社会需求探索新的解决方案及原创设计能力)、实际工作能力(参与或独立设计并制作出具有一定实用价值的产品能力)。在实际教学和专业实践中,以传统文化和文化交叉渗透为视野,实施爱国主义主题艺术设计和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思想传承与创新,给学生打开新的思路空间和对中华文明脉络深刻领悟,并以此为基,与世界优秀文化对接融合,开拓了知识学习和文化润养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掌握数字媒体内容产品设计、制作的基础技能的同时,可以通过具有思想文化渗透的专业实践进行数字图像处理、平面造型设计、CG绘画创作、漫画创作、交互设计等,为校园文化寻找到可依托的载体建设。

上一篇:SomeEffectivePrinciplesOfVocabularyTeaching... 下一篇: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