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中的“破窗理论”的运用

时间:2022-08-04 04:39:28

班级管理中的“破窗理论”的运用

“破窗理论”的故事是这样的:多年前,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进行了一项试验:他找了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一辆摆在一个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摆在相对杂乱的一个社区。他把停在杂乱社区的那一辆车的车牌摘掉,顶棚打开,结果不到一天,这辆车就被人偷走了。而摆在中产阶级社区的那一辆过了一个星期也安然无恙。后来,詹巴斗用锤子把那辆车的玻璃砸了个大洞。结果,仅仅过了几个小时,这辆车也被偷走了。后来,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依托这项试验,提出的“破窗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破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修理,别人就可能受到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那么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蔓延。

目前,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班级里有不在少数同学属于“问题生”,这些人汇集到一个学校组成一个班,其班级管理工作的难度可想而知,“破窗理论”属于犯罪学的范畴,但对学校和班级管理也有很好的启示作用,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受其启示,通过多年实践探索总结,我认为做好以下三个环节工作对班级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一、尽量避免出现第一块“破窗”

如果能做到在两操、两睡、卫生内务、考勤等班级管理的各个环节都不出现第一块“破窗”的话,那么这个班就会给人秩序井然的感觉,同学们违规违纪等行为自然就少。相反,如果有第一块“破窗”出现而又没有及时发现并很好地处理的话,那很快就会有第二第三块“破窗”跟着出现,从而造成班秩序混乱的感觉,最终也必将导致班级各种问题的出现。因此尽量避免出现第一块“破窗”对班级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避免出现第一块“破窗”呢?我认为关键是班主任开展工作要有防患于未然的意识,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有一定的预见性,如果怀着“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心态,那必将使自己处处陷于被动之中。在实际工作中,有的班级是小问题不间断大问题时常有,班主任整天是刚补好这个洞那边又漏了,忙得焦头烂额,可班级管理却不见成效,主要也就是这个原因了。而有的班主任开展工作预见性强,有防患意识,估计会有狼则高筑羊圈,预测到可能会爆发流感,则提前打好抗流感疫苗,做好了防范工作,则出事的可能性大为减小,一旦有事损失也会降到最低。至于如何提高自己对问题的预见性,我认为关键是对班级情况熟悉,对班内同学情况了如指掌,这样才能有针对地打“预防针”。

二、要及时发现第一块“破窗”

避免出现第一块“破窗”对班级管理很重要,但有时我们做了很多工作可“破窗”还是不期而至。出现“破窗”并不可怕,关键是班主任要有极强的敏锐性,及时发现第一块“破窗”,并妥善修补,千万不要出现了第一块“破窗”你没发现,出现第二块“破窗”你没感觉,出现第三块“破窗”你还认为没什么大不了的,最后千疮百孔了你才紧张,出了大事才去处理,那时可就难收拾了。如何及时发现第一块“破窗”呢?我认为要做好如下两点工作:

其一是要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对班级的各个环节做到有效监控。以我为例,我将班级管理的各个环节分配给几个得力班干部或普通同学监督检查,每天将结果汇总后上报给我,这样虽然有时我工作繁重对班级疏于管理,但班级情况我都能了如指掌,有什么风吹草动都瞒不过我的眼睛。比如检查到有一个同学被子没叠好,我马上教育他,并向全班通报,从面杜绝了类似事情的发生。

其二是要善于和学生沟通。我们的工作对象是几十个思想尚未完全成熟的学生,如果不能同他们很好地沟通的话,那么班主任平时所掌握的只能是班级的一些表面现象,至于同学心里都想的什么或是班级存在什么隐患那无从知晓了。我和同学的沟通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种是单独谈话或下到宿舍聊天。这种方式比较直接,但要想达到效果老师一定要放下架子,讲究一点方法,能以朋友的方式谈就更好了;另一种是通过学生写的周记。我通常会要求学生写周记或月记,有些同学跟他谈话可能谈不出什么,但写却能写出许多有价值的内容来。

通过和学生有效沟通,我尝到了不少“甜头”,比如了解到有不少同学认为修车这一行又脏又累,出去没什么前途,因此有人有了厌学情绪,有的同学甚至有了退学的想法。这些想法对同学的学习及对班级的稳定极为不利,我发现这个问题后马上采取应对措施,除引导教育有不正确想法的同学外,还通过专门召开班会、请行业精英讲座、出专题板报等途径对全班同学进行专业思想教育,使他们对专业前景充满信心,端正学习态度,把主要精力放到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技能上来。

三、妥善修补第一块“破窗”

发现了第一块“破窗”班主任要高度警觉并及时妥善修补。那么具体该如何“修补”呢?我认为不能简单地“修补”就算了,应根据损坏的程度、损坏的性质及损坏后的影响等来确定是“简修”还是“大修”。对于性质不严重,不存在主观故意,没有造成不良影响等的损坏那简单修复即可。如有同学没出早操,但他真的是肚子问题要上厕所,或上课睡觉真的是因为吃了感冒药等问题那就没必要过于紧张,适当教育即可。但如果是性质恶劣、危害大、影响面广的大问题,则需要“大修”。如何“大修”呢?我认为处理时不能只看到事件的本身,除对当事人教育外,还应有意识地把事态进一步“扩大化”,深挖事件的根源,并联系班内存在的隐性问题对全班同学进行全面系统的教育。通过这样做除教育了事件本人外对其它同学也有很好的警示作用,对防止同类或类似事件的发生有积极作用。

上一篇:臀位胎膜早破的处理及护理 下一篇:语言艺术对精神科护士的重要性之浅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