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读”占鳌头

时间:2022-08-04 10:10:30

语文教学“读”占鳌头

摘要:语文课堂要以读为本,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学生反复朗读,注于目,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就能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学生通过朗读把自己的声音对文本的理解感悟表达出来,在读中熏陶感悟,在读中潜移默化,在读中沉淀积累。

关键词:语文课堂;以读为本;以读代讲;读中感悟

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3-0048-01

古语有云:读书百遍,其意自见。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商友敬先生说:文章的精华在句子之中,字句之中有声情,有气韵,有见识,有抱负,你不读,这一切精华就不会自己显露出来,而只是纸上的铅字符号,那是“死”的。要把“死”的变成“活”的,只有读,让它在你嘴里活起来,然后在你心里活起来。语文学习中“读”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才能真正做到“读”占鳌头呢?朗读作为一种眼、口、耳、脑并用的综合活动,可以将书面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学生通过朗读把自己的声音对文本的理解感悟表达出来,在读中熏陶感悟,在读中潜移默化,在读中沉淀积累。

华罗庚说:“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要学好语文,只有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才能厚积薄发。小学生正处在语言发展的最佳年龄段,多读,日积月累,文中规范的语言就会逐渐转化为自己的语言,使口齿伶俐,话说得规范,合乎逻辑,而且生动。“书到用时方恨少。”激励学生多读,多积累,年深日久,到用时就能信手拈来,随心所欲。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课堂教学中,必须保证读的时间。因此语文课堂要以读为本,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学生反复朗读,注于目,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就能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课后多读,除了是要把课堂上所学进行消化、吸收、积累外,还要加强课外阅读。引导学生利用迁移规律,把课内习得的读书方法运用到课外,广泛阅读自己喜爱的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强的读物,开拓视野,扩大知识面,在反复、大量地感受语言材料的过程中,细心地品,慢慢地悟,丰富语言,增强语感。

多读,又必须讲究方法。课堂上适当变换“读”的形式,做到“读”的形式多样化,能激发学生读书兴趣,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如:分角色朗读。角色演读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创造性阅读。演读时,学生们进入了角色,也就进入了课文的情境。表演不是目的,是深读课文,感受语言,提高阅读能力的手段。通过练读、悟读、演读,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引导学生在角色演读中获得体验、升华情感。

语文课尤其是阅读课,教师的范读,教师的语言魅力要发挥作用。教师在教学中选择恰当的时机,或全篇或片断地进行范读,不仅浓缩着教师领悟教材的深刻体会,伴随着音韵的魅力,而且随着教师的范读,课文中那深邃的思想、高尚的情操、美好的向往就会像溪水一样同时流入学生的心田,诱发学生情感的波澜。许多名家名师的阅读课上,那清晰、流畅、富有魅力的语言,准确、真挚、热情奔放的范读都是多么的令人折服,成为老师们永远的范本。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执教的《再见了,亲人》,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执教的《黄河的主人》……充满激情的示范朗读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引发了学生的共鸣,引领学生进入了美好的语文学习情境。

另外默读、个别检查读、自由体会读、师生合作读、分小组读、分男女读、配乐读、听录音读等。关键在于教师要有创新精神,以生为本,因生而异,科学、创造性地运用。

读,要一遍有一遍的目的,一遍有一遍的效果。实现高效的语文阅读教学,首先要在“读”字上下功夫,而读得有效是我们追求的核心目标。

首先,指导感情朗读的难点是体验文章的思想感情,把握准朗读时的感情基调。善于发现课文中蕴含的情感,方能恰当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发掘文章内在的思想。小学选入的一些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很深,必须通过抓重点词句分析,抓人物形象的分析和联系生活实际联想体验方能领悟。如《一夜的工作》,可以抓住课文的中心句“他是多么辛苦,多么简朴”进行分析,让学生感受到不辞劳苦的工作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激发出学生崇敬、爱戴的思想感情。

其次,利用道具、多媒体等,为学生创设感受课文情感的条件。由于年龄特征,小学生尤其低年级学生特别容易通过视听感受外界的种种感觉。如在执教《从现在开始》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故事情境,并让学生戴上小动物的头饰,让学生们变成一只只可爱的小动物,以小动物的身份参加森林王国的选举大会,使学生们不由自主地进入童话故事中。通过情境体验,学生们了解了猫头鹰、袋鼠只顾自己的心态,深切感受到猫头鹰和袋鼠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给动物们带来的苦,懂得猫头鹰、袋鼠的做法是不尊重别人的表现,同时理解到了猴子受到拥戴的原因。学生们都情不自禁地成了这故事中的一员,于是都在读中培养了语感,在读中受到了心灵的熏陶。

然后,在朗读时,让学生发挥想象,进入文章的意境,对朗读效果至关重要。教学《西门豹》一课时,我指导学生以读带想,边读边想,寓想于学,寓想于读。当学生读到河伯每年都要娶一个农家漂亮姑娘时,一个个愁眉紧锁,声音低沉,充满了对老百姓的同情;当读到巫婆勾结官绅给河伯娶亲,诈取民财,残害良家妇女时,一个个大动声色,充满了对巫婆、官绅的憎恨之情;当读到西门豹惩治了首恶分子,破除迷信时,一个个喜上眉梢,充满了对西门豹的敬佩之情。随后,再让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分角色朗读课文。这时课文内容就像电影一样在学生脑海中浮现,使学生进入了文章的意境,领会了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达到了文道统一。

最后,要求我们教师在指导朗读时,要尊重学生个人的理解和独特的感受,放手让学生自己去体会、自己去感悟,从而决定怎样把握文章的语气,怎样把握文章的情感。如执教《泉水》这一课时,一上课,就鼓励学生反复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教学时,学生先抓住了泉水很多这个特点,老师就顺着学生的思路,先让学生说说是从哪里知道的,然后通过比较,引导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在感受了这个句子后再引导学生找出类似的句子来,学生先说哪一句,她就先引导学那一句,给予学生自由选择并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于是,有些学生读出欢快的语气,有些学生读出了热情的语气,有些学生读出了自信的语气……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理解进行的朗读老师都给予认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学生富有创意的理解和感受给予肯定和表扬,能让学生的心灵自由飞翔!

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也是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引导学生多读书,指导学生读好书,是任何时髦的教法都无法取代的。

上一篇:你的真情从哪里来? 下一篇:静水深流唯静才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