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法制新闻报道中的媒体责任

时间:2022-08-04 09:36:19

论法制新闻报道中的媒体责任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今日说法》关于“一个女人的七本日记”的相关报道,总结其中存在的问题,由此提出媒体人在进行法制新闻报道时应该如何承担媒体责任,推动社会法治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关键词:客观平衡全面 媒体责任

一、文献综述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法治化进程不断加速,法律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法制新闻报道在宣扬法治精神,强化大众法律意识方面也发挥着更为关键的作用。伴随法制新闻报道蓬勃发展所带来的良好社会效应,其自身所存在的问题也毋容忽视。从相关新闻学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有关学者对法制新闻的定义,它是指对新近发生的与法制相关的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报道。新闻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媒介和受众获取信息的主要通道,其对任一事件的报道均会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干扰受众的主观判断,因此,新闻媒体如何在报道中秉承客观、公正、平衡的立场,多方位、多角度呈现事件信息日渐成为法制新闻报道发展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以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所报道的“一个女人的七本日记”为例,对其中存在的某些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提出一些关于法制新闻报道中媒体人所应坚守的媒体责任的个人看法和见解。

二、存在问题

(一)主观挑选内容,提供信息片面

由于受节目时长的限制,记者对案件的全程采访过程不可能在节目上完整播出,因此,媒体人不得不担负起节选信息的重任,此时,媒体应以第三者的身份客观、全面的展现事件细节信息,使观众了解事件真相,而不是媒体凭借自身喜好,只播出利于自身报道倾向的信息,以达到误导观众的目的。在“一个女人的七本日记”的报道中,当记者方兴从刘娅的日记本中得知有关自贡县公安局办案人员的受贿信息后,立即前往采访,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是有关人员对记者采访的粗暴阻拦及回避,这样的画面信息很容易让观众觉得公安局人员是因为心中有鬼才惧怕接受采访,从而把对刘娅构成职务侵占罪的撤销与公安局人员受贿不自觉的联系起来。

(二)单方叙述案件,破坏平等原则

看过该报道的观众应该都可以发现,节目一直是从王杰的角度进行叙述,事件的另一方当事人刘娅从头至尾都未露面。这与新闻报道中所追寻的平衡原则是相违背的,不利于对事件的真实展现,一家之言难以还原案件本来面目。尽管节目试图从表面上体现公正原则,采访了各方人员,包括法官、公安局人员、银行人员等,展现对事件信息的求证过程,但当事人陈述的缺乏还是使相关材料的真实性颇受争议。

(三)缺乏必要考证,材料是否真实

刘娅七本日记上所记载的内容一直被作为采访线索和证据使用,其真实性成为还原案件的关键因素,因此,日记本上所记载数据的真实性是值得考证的。节目中说,经司法鉴定,七本日记均出自刘娅之手,这就使观众相信日记所记录的行贿内容是真实可信的,因此断定自贡县的行政机关、银行、公安局均是在受贿的情况下协助刘娅侵吞王杰的财产。然而,对该司法鉴定的内容有网友提出了质疑,其指出这份鉴定报告是针对一份合同进行的,而不是针对刘娅的七本日记,因此日记作为有力证据的可靠性受到极大削弱。

(四)报道倾向明显,误导专家受众

报道中针对王杰的存款越来越少的现象,记者并没有追根溯源,搞清王杰存款类型的具体运行方式,而只是找到相关银行负责人了解情况,在得不到满意答复的情况下,继续以日记中记录的行贿信息作为证据,暗示银行人员受贿后帮助刘娅盗取王杰财产,法学专家也在观看节目所提供的片面信息后得出不利于刘娅的结论。事实上,银行系统对企业资金进出的管理记录是分别通过两套材料进行的,“存入”与“支出”互不干扰,只有合二为一才能正确反映资金流动情况,而且在这一体系中只有王杰才能取出资金,此时,王杰仅提供了“存入”的对账单,于是便出现了钱越存越少的状况。记者没有进行深入了解导致提供信息的错误,影响了受众和专家对案件的了解和判断。

(五)报道能力不足,媒体自律缺失

在对整个案件的报道中,记者自身法律知识的缺乏或对报道情况了解的不够细致,都使得报道的真实性、客观性、全面性大打折扣,产生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削弱了公众对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信任感,对媒体的公信力也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一个女人的七本日记”报道播出后,观众从中看到的是公安局、银行、工商局等为民服务的部门的腐败糜烂,产生对社会失望的负面情绪,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同时,内容的片面性及细节信息的不严谨也使得央视这一威望较高的媒体的良好社会形象受到损害。

三、媒体责任

(一)客观陈述事实,还原事件真相

客观性作为新闻报道中的重要原则,在法制新闻报道中更是不容小觑,它是受众真实了解案件的关键。记者在采访中应注重事实呈现与自身情绪、观点的分离,不应将自己的主观认识带入对节目播出信息的挑选中,更不该提出误导性的问题诱导受访者做出自己所需的回答,而要以旁观者、第三者的立场,客观展现案件详情,不偏不倚,深入调查,为受众还原真相。

(二)平衡呈现观点,保障平等权利

平衡性在法制新闻报道中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但它却是实现报道客观性的必要前提。媒体必须给予各方当事人同等的机会表述自己的观点,并对他们的观点进行均衡的报道,从而使各方利益均得到维护,受众才能客观的了解事件状况,做出自己的价值判断。

(三)全面跟进报道,追踪案件进展

媒体不应该只追寻热点事件,如对“药家鑫案”、“李昌奎案”的狂轰式报道,而应该在事件冷却后对其进行深入反思,剖析事件背后所反映的社会问题、经济问题或法治问题,发挥其教育和导向功能,提升受众的思想道德意识和价值评判能力。

(四)抽离主观情感,避免媒体审判

记者作为真实信息的搜集者,其任务是向受众提供多方位的信息、多角度的观点,因此,应避免将主观认识和情绪带入采访中,尤其是不能只挑选符合自己价值判断的信息呈现给受众,同时也应避免自己主观的给事件下判断,提前给案件当事人的行为定性,这不仅会对司法公正产生不良干扰,同时对媒介自身形象的树立也不利。

(五)提升媒介素养,坚守道德界限

媒体应不断加强自身队伍建设,一方面积极提升媒体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全面深入掌握法学知识;另一方面要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宣扬自律精神,承担社会责任。做到既真实呈现社会存在问题,又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使社会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快速、和谐地发展。

参考文献:

[ 1 ] 孙玉双、徐敏:《报纸法制新闻报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城市党报研究,2010.06,第34、35页

[ 2 ] 张平宇:《法制新闻中的客观报道》,当代传播,2006年第3期,第92、94页

[ 3 ] 李冬梅:《社会新闻报道的平衡性研究——以“邓玉娇案”为例》,新闻界,2009.12,第87、88页

[ 4 ] 庄严:《法制新闻报道中如何把握平衡原则》,电视时空,2007年第4期,第34、35页

[ 5 ] 姚治兰:《媒体人的媒介素养和媒体责任》,新闻界,2008年第6期,第89页

[ 6 ] 胡正强:《客观、公正、全面、平衡——论新闻真实性原则的具体化》,新闻爱好者,2003.07,第11、12页

[ 7 ] 来源于网络:《一个女人的七本日记》真相揭秘

作者简介:

刘静怡(1991-),女,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9级本科生,主要研究方向:法制新闻。

上一篇:浅谈用工单位适用劳务派遣员工存在的法律风险... 下一篇:浅析股东瑕疵出资的民事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