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新闻报道中的专业主义缺失

时间:2022-10-28 11:24:48

法制新闻报道中的专业主义缺失

摘要:法制新闻是一种专业性新闻,在法制新闻的报道过程中要贯彻法治理念,维护司法公正,坚持“五性”原则等专业性原则,才能用客观公正的法制报道还原事实真相,为受众提供好的法律新闻。《中国青年报》“律师造假”案的报道拷问了中国的法制,更反映出了一些媒体在法制新闻报道中专业主义的缺失,值得反省。

关键词:法制新闻 新闻专业主义 法制新闻报道

随着中国向社会主义法治迈进,我国的法制新闻也快速发展起来。媒体对于法制新闻的报道成为一把“双刃剑”。一方面,通过媒体对法律的宣传与报道,满足了国家普法的需要,也满足了群众学法的渴望。同时,媒体也能够对司法公正进行监督,维护社会公平;但另一方面,媒体记者自身新闻专业主义的缺失造成了我国法制新闻报道上的一些问题和漏洞,对社会法治环境带来不良影响,甚至还会妨碍司法独立,对社会主义法治产生危害。

一、法制新闻中的新闻专业主义

新闻专业主义在全球的传播已有半个世纪之久,近几十年来,这一理念也对中国的新闻实践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施拉姆认为,在任何社会体制下,大众传播系统要为依赖它而获得信息的受众负责。这一理念体现在新闻业中,就成为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内容。随后,客观性原则、公共服务原则与行业自律原则也被囊括到新闻专业主义理念之中。

而法制新闻也是一种专业性新闻,我国法制新闻的诞生以1980年《中国法制报》的创刊为标志的。近年来,全国有110余家专业类法治新闻媒体,和1600多家综合类新闻媒体都开辟法治新闻专版、专栏、专门网页、专门频道,为法制新闻的传播提供了极为广阔的平台。法制新闻报道中坚守新闻专业主义是十分必要的,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法制新闻报道中要贯彻法治理念,法制新闻报道中要注重传播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法治原则、法治精神以及法律常识,延伸受众了解、认识和感受法治环境的视野。

其次,法制新闻报道应当维护司法公正,要想在监督司法的过程中促进司法与媒体的良性互动,就首先要保证媒体的法制报道是以促进司法公正为目的,在报道中应当注重不偏不倚,信守实事求是原则,将对司法活动的监督重点放在对司法机关内部机制和人员违法行为的监督,揭露司法腐败,发现现行法律制度的问题等方面。

另外,法制新闻报道应当坚持“五性”原则,即:①真实性原则,报道事实必须绝对真实;②严肃性原则,法制新闻报道态度和报道语言都应当严肃,不能追求刺激或猎奇;③准确性原则,报道中的法律内容和法律用语必须准确无误,对事件和人物的评价要分寸适当、客观公正;④知识性原则,法制新闻肩负着向受众宣传、普及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的任务;⑤可读性原则,法制新闻作品应当避免刻板、生硬,提高可读性,帮助受众理解。

二、《中国青年报》“律师造假”报道中的专业主义缺失

2009年,中国重庆市黑社会性质团伙主要嫌疑人龚刚模被,原辩护律师为李庄。当地检察院怀疑李庄唆使嫌疑人及证人伪造证据,令嫌疑人谎称被警方刑讯逼供。检察院随后以诉讼人毁灭证据、伪造证据等罪名对其提起公诉。这一刑事案件被称为李庄伪证案,俗称李庄案。

《中国青年报》也在“李庄案”发生后发表一篇题为“重庆打黑惊曝‘律师造假门’——律师李庄、马晓军重庆‘捞人’被捕记”的报道。报道中,记者将律师李庄描述成了只要钱不要法的“讼棍”和“黑律师”形象,文章用词犀利激烈,倾向性明显,引发了公众巨大的关注热情和社会讨论。此后,李庄委托北京大学贺卫方教授与著名律师斯伟江为人,向北京市东城区法院《中国青年报》,要求赔礼道歉并赔偿。

《中国青年报》“律师造假”报道之所以会在媒体界、律师界和司法界引起轩然大波,并随后被人,正是由于这篇报道既偏离了新闻专业主义的基本要求,偏离了法治新闻报道的价值理念,与“尊重人权”、“保障公民获得公正而及时的审判”、“无罪推定”的理念背道而驰,是一篇大失法制新闻水准的新闻报道,其报道中新闻专业主义的缺失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闻真实性欠缺、消息来源不清晰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的首要标准和第一选择。要维护新闻的真实性,新闻工作者必须尽量获取第一手材料,保证消息来源准确可靠。法制新闻中涉及到的每个事实也都必须完全属实,容不得一点虚构,只有真实,才能维护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和司法机关权威度。

《中国青年报》的“律师造假”报道在一些消息来源上并未给出准确的说明,因此对于事件的一些描述缺乏证据交代,无法保证新闻的真实性。文中称:“经调查,李庄一到重庆,就炫耀自己‘上面有人’……”“欣喜之余,李庄向京城同行发出信息:‘够黑,人傻,钱多,速来!’”这一段描述非常具体,但未说明消息来源,仅用“经调查”一词就草草带过,然而在李庄案开庭16个小时中,没有出现过任何证据证明有这样的情节,报道中对于此处的描述真实性仍显欠缺,不具说服力。

(二)、主观倾向性明显,有失公正平衡

法治新闻报道的公正性与法律的公正性一脉相承。法制新闻的公正性应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报道的态度要公正,不能偏袒或打击其中一方,二是要敢于维护法律的公正,捍卫法律的尊严。新闻专业主义理念中的客观性原则也要求在报道中,“意见必须与新闻明确地分开”,在新闻报道中做到独立、平衡、客观。

而在“律师造假”报道中,受众可以从中明显感受到记者的主观倾向,从报道中接收到贬损李庄及律师行业的信息。在文中“律师李庄的确能‘装’,一手‘捞人’一手‘捞钱’”这一段中,用“装”、“捞钱”、“混迹”等词来形容李庄十余年来在律师界的工作态度,极具贬低意味,具有非常明显的主观倾向。同时,报道中也未给予李庄对这些调查结果进行辩解的机会,报道呈现不公平的“一边倒”。

(三)、未审先判,超越司法程序做出定性报道

在刑事案件报道中,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未经人民法院的审判,任何机构与任何人都不得指称某嫌疑人为罪犯。但有些媒体“未审先判”行为会给法院带到巨大舆论压力,失去独立审判的外部条件,犯罪嫌疑人也会失去在新闻舆论监督中得到公正的权利。

《中国青年报》在文章中写道:“12月13日,‘律师造假门’始作俑者李庄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一起国内罕见的涉黑案件‘律师造假门’被急速曝光。”然而,“批准逮捕”在法律程序中只是尚无定罪效力的强制措施,李庄是否真的在“造假”还无法定性。在此处记者用“始作俑者”一词而非“嫌疑人”等留有余地的词语来形容李庄,无疑已经给李庄定性,认定李庄已有犯罪行为。同时,文章中对龚刚模等人也指称其为“黑恶团伙”,并在案件侦查时期使用了“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这种法定的罪名来指认犯罪嫌疑人,属于未审先判的定性报道。

(四)、缺乏法律常识,调查与报道中有违法行为

法制新闻报道应当起到普及法律知识,提升受众法治意识的作用,因此,作为法制新闻的报道者,更应当有着良好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储备,在媒体工作范围内与法律许可范围内进行调查,不能为了调查事件采取违法手段。

《律师法》规定,律师会见权不受侵犯,会见不被监视。但是,从《中国青年报》的报道中,李庄律师办案中受到监视的迹象非常明显。文中写道:“律师李庄等人违法操作、妨碍正常司法的行为已引起相关部门的警觉,巡查民警多次批评和警告,李庄仍置若罔闻,看守所依法作了详细记载。”然而,按法律规定,看守所是不能干扰律师的正常会见工作的,也无权监视律师。另外,记者也将事件中未经证实的口供进行了公开,这种将未经审判的侦查内幕进行公开,也是违反了法律规定的,反映出记者本身法律常识的匮乏。

(五)、语言不够规范严肃,煽情热炒

法律语言具有高度的准确、简明、严谨、朴实、庄重等特点,并且具有严格的专业化要求。因此,新闻采编人员要在采写过程中熟练把握和准确运用相关法律术语,避免法律用语错误,尽量注意避免使用贬义词和煽情性质的词语,保证报道的客观性和中立性。

报道中称,“‘律师造假门’始作俑者李庄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一起国内罕见的涉黑案件‘律师造假门’被急速曝光。”文中“律师造假门”这样定性的语言表达是错误的,如果要准确地用法律语言表达,只能表述为“检方指挥律师涉嫌造假”。报道中还写道:“但是经过了司法调查,李庄的种种造假设计经不起推敲。”此处的“司法调查”用语也不准确,法院还未开庭之前的调查只能被称作是警方调查或是检察院调查,而不能笼统地称为“司法调查”。另外,文章中有大量如“混迹”、“捞钱”、“潜回”等有失客观的贬低性词语,对事件进行煽情和渲染,鼓动受众的愤怒情绪,这种故意炒作不但不能帮助司法部门解决问题,更有可能会制造麻烦,干扰司法。

小结

施拉姆认为,虽然新闻传播业不具有“一般专业”所具有的特性,“拿任何传统的定义来解释,大众传播都不能被为专业。不过我们尚未见到一种职业,所要完成的公众服务高过供应大众知识需要者。”因此,像新闻传播业这样一种以“高度的公众服务观念为依归的行业,必须是一种专业;他的参加分子,必须是专业人员。”《中国青年报》“律师造假”案的报道拷问了中国的法制,更反映出了一些媒体在法制新闻报道中专业主义的缺失,值得反省。因此,在法制新闻的报道中,应当注重融入新闻专业主义精神,以专业的信念、价值观、行为标准和从业实践规范来要求自身,并努力追求事实真相,为法律新闻的受众带来高质量的报道。

上一篇:新教育技术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下一篇:浅析董仲舒“天人感应”哲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