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法制题材的报道更要“合法”

时间:2022-08-30 11:54:19

再谈法制题材的报道更要“合法”

本文剖析的法制题材报道用语和内容不“合法”的现象,不打算面面俱到,提及涉及诸多法律方面的问题,仅限于涉及我国的根本大法――《宪法》方面的不当报道用语和不当报道内容问题。

本人曾在1988年第6期《新闻与写作》上刊出过拙作《法制题材的报道更要“合法”》,列举了一些媒体在法制题材的报道中不能根据法律规范用语的现象。17年时间过去了,如今媒体在此方面的情况如何?答案可以说是喜忧参半。中央级的主要媒体始终作出表率,让自己的报道活动坚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进行”,省级主流媒体大部分也能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规范法制题材报道的用语。然而,在一部分省、地两级的强势媒体和行业类媒体上,在法制题材的报道中,出现不符合法律规定的,以至直接与《宪法》规定相抵触的用语和实质性内容的现象仍然屡见不鲜。本文剖析的法制题材报道用语和内容不“合法”的现象,不打算面面俱到,提及涉及诸多法律方面的问题,仅限于涉及我国的根本大法――《宪法》方面的不当报道用语和不当报道内容问题,且只择其主要表现议之:

一、分不清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的区别,把行政法规与国家法律等同起来。《宪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宪法》第八十九条规定:“国务院行使下列职权(一)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然而,6月上旬的一天,有家报纸刊出了题为《直销法年内将公布实施》的消息,而消息中所说的是“某某部会同相关部门起草的《直销管理条例》已报国务院法制办,预计将于年内公布实施。”这就张冠李戴了,这就违反《宪法》了!此消息所披露的内容既然是指国务院正在着手起草的《直销管理条例》,那它即使在被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正式颁布实施以后,也属于行政法规,不是国家法律,不能称为“直销法”,它是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是国务院为贯彻相关法律精神所作出的具体规定。消息标题中所称的“直销法”,则是国家法律,它必须由享有国家立法权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即使是属于国务院职权范围内“公布实施”的《直销管理条理》,也不是哪一个部想在何时“公布实施”,就能在哪个时候“公布实施”的。其间还得经过几个步骤,直至经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上述消息内容与《宪法》有关规定相悖,把正在拟议中的《直销管理条例》称作“直销法”,且预告了其出台的具体时间,是不严肃的,会使一部分受众中的“法制盲区”扩大化。

二、“剥夺”省人大常委会的“地方立法”权,让省人民政府来“制定”地方性法规。5月中旬的一天,北京的几家报纸刊出同一内容的消息,其中一家的标题是“某某省首次为地图立法 违规最高可罚款3万》,内容则称:“《某某省测绘条例》(草案)前天已经某某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这就不仅题、文矛盾,概念混乱,更直接违反《宪法》的有关规定。《宪法》第一百条规定:“省、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和它们的常务委员会,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第一百零五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第一百零七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城乡建设事业和行政、民政、公安、民族事务、司法行政、监察、计划生育等行政工作,决定和命令,任免、培训、考核和奖惩行政工作人员。”上述消息中所指的“前天已经某某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明明是省人民政府准备提交省人大常委会审议的一个地方性法规,即《某某省测绘条例》的草案(应是《某某省测绘管理条例》〔草案〕),省人大常委会根本还没有对此进行审议,怎么能称“某某省首次为地图立法”呢。消息把包括有“决定和命令”等权力在内的省级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和地方国家行政机关的某某省人民政府,说成是“首次为地图立法”的“地方立法机关”,这是与《宪法》的上述有关规定相悖的。它在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个问题上偏离了方向,误导了读者。

三、“制造”新的阶级,搅浑社会性质。《宪法》在《序言》中指出:“在我国,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经消灭,但是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总纲》在第一条中开宗明义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然而,近些年来经常有包括某些著名经济学家在内的部分人士,动不动就将我国日益增多的中等收入家庭说成是资产阶级的别称即“中产阶级”,或写文章,或在座谈会上阐述,然后由媒体公开传播。这是一种藐视、挑战现行《宪法》的性质严重的行为,它是在“制造”新的阶级,是在一个决定社会性质的带根本性的问题上制造思想混乱。如前些日子某报在题为《〈左岸〉解剖中产生活》的报道中说:“它以南京城中产阶级的生活为影子,彻底重新诠释现代都市生活中男权与女权、个性与平庸等现实问题。”报道尽管篇幅不大,在“中产阶级”的问题上也着墨不多,但它是个信号,应当引起我们的警觉。

那么,在我们的报道中为什么还会出现与《宪法》相抵触,甚至无视《宪法》规定的现象呢?这里也可分为三种情况。一种是属于对《宪法》学习和掌握不够,在写作和编辑相关稿件时又懒得去查阅《宪法》的有关规定,这一类应该说在上述现象中占了绝大比重。另一种是为“抢”新闻,不愿等,便不顾《宪法》规定,来个移花接木。上述某某省首次为地图立法一稿即在此列。再一种则另当别论了。除了上面提到的《〈左岸〉解剖中产生活》一稿中的问题属于此类外,本人最近还从一家全国发行的经济类报纸上看到了一篇谈论怎样看待所谓的“中国人的美国情结”现象的文章,其内容与《宪法》背离得就更远了。《宪法》在《序言》中载明:“中国各族人民将继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坚持人民民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宪法》的脊梁部分。而上文作者竟置《宪法》的这些内容于不顾,反对中国“脱美国化”学美国,称美国是个拥有“先进的文化理念,先进的社会制度,文明的生活方式”的国家,主张中国接受“美国化”和“西化”,称“现在中国人的美国情结是‘希望从世界最强大的国家那里学到真本事’”,“包括着对先进的文化理念,先进的社会制度,文明的生活方式的渴望与追求”,“而‘脱美国化’的理念打击了这种激励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取心,因而是狭隘的民粹主义”。进而得出根本无法自圆其说的结论:“我们今天却必须仔细地区分‘西化’和‘洋奴’的差别”,“我们要小心翼翼地保护这个东西(指‘美国情结’――作者注),而不可以用狭隘的民粹主义态度去对待它。”作者写出与《宪法》的核心内容如此南辕北辙的文章,究竟出于什么样的指导思想,要想达到什么样的社会效果,笔者不能妄加猜测,只能由其本人来回答。

《宪法》第五条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循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据此,我们的媒体及其从业人员,都应当牢固树立《宪法》和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既享受《宪法》和法律赋予自己的权利,又履行好相应的义务,使自己的报道符合法律尤其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的规定。

上一篇:如何把握案件报道的时机 下一篇:新闻价值与宣传价值的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