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檀香刑》中各人物形象分析

时间:2022-08-04 12:25:52

莫言《檀香刑》中各人物形象分析

作者简介:冯雪燕(1991-),女,汉族,安徽省滁州市人,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13级硕士。

摘要:《檀香刑》这部神品妙构的小说,莫言以1900年德国人在山东修建胶济铁路、袁世凯镇压山东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慈溪仓皇出逃为历史背景,用摇曳多姿的笔触,大悲大喜的激情,{瞻深睿的思想,活龙活现地讲诉了发生在“高密东北乡”的一场可歌可泣的运动,一桩骇人听闻的酷刑,一段惊心动魄的爱情。全文是以女主人公眉娘与她的亲爹、干爹、公爹之间的恩怨情仇,生死较量展开。.小说主要人物形象有:杀人不眨眼老赵甲,疯疯癫癫傻瓜赵小甲,冠冕堂皇为民请命的父母官钱丁钱大老爷,风情万种浪荡孝女孙眉娘,铁杆英雄真汉子孙丙。他们五个主要的人物形象相互交织穿插于全文,使全文内容饱满而生动,让整个高密东北乡的民间人物形象全盘跃然纸上,向读者展示了20世纪初中国被列强侵占的那段真实惨烈血腥恐怖的真实场景。

关键词:《檀香刑》;人物形象;眉娘;钱丁;赵甲

本文现就五大主要人物形象中的典型代表孙眉娘、钱丁、赵甲展开具体论述:文章开篇就以孙眉娘“眉娘浪语”揭开全篇序幕的,眉娘的出场可谓是简单直接明了,性格特征跃然纸上:泼辣犀利,风情万种,美艳动人的“大脚仙子,半截美人,狗肉西施”。由于眉娘从小出生在民间,早年丧母,父亲对自己不够关心呵护,又没相应的金钱和精力去学堂读书,基本就是属于没有受过正规文化培养和熏陶的乡间野丫头,自小便和父亲过着以唱地方戏“猫腔”为主的颠沛流离生活,性格自然是洒脱无拘无束的豪放派。上天自是公平的,眉娘虽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但老天爷却赐予她人人艳羡的惊天容貌,大家也认为她的容貌是“会被皇帝选作贵妃的”但她“因为两只大脚,这个致命的缺陷,二十岁时,她已经成了嫁不出去的老姑娘。后来,貌美如花的孙眉娘委屈地嫁给了县城东关的屠户赵小甲。”丈夫是个十足的傻瓜屠夫,眉娘自己经营一家酒馆狗肉铺当上了“狗肉西施老板娘”。丈夫的软弱无能和天生痴傻自然留不住眉娘那颗春心荡漾的心,这时候,高密县新晋县令钱丁钱大老爷凭借着他潇洒仪表和宽大的胸怀彻底征服了眉娘的心。两人于是建立了三年多的地下情关系。“一个戏子的女儿,一个屠夫的老婆,一个大脚的女人”,除了美貌之外几乎一无所有并且出生卑微低贱甚至毫无教养的民妇孙眉娘却也是个敢爱敢恨,直面现实,不向命运低头的女巾帼英雄。

新晋县令钱丁钱大老爷,这个尴尬的处于夹缝中生存的父母官,小说中钱丁的师爷曾这样劝诫钱丁“您这官,是为上司当的,不是为老百姓当的。要当官,就不能讲良心;要讲良心,就不要当官。”师爷的话直接暗示了在中国遭受列强入侵和霸占的那个特殊时期,中国美其名曰的老百姓父母官其实都是身不由己的为列强卖命而求自保的形同虚设的虚职而已,在高密这种洋人垂涎的地方,既不可能升官,更不可能晋爵,能无过而任职期满,就是交了好运。当高层列强与底层百姓发生冲突而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时,钱丁“既不敢抗上也不敢辱下”,因而实实在在处于水深火热的不上不下的“夹缝”之中而不可自拔。钱丁别无选择,经历一番内心和精神的思想斗争之后,他不得不选择走上不归之路―自尽!然而自尽未遂,他别无选择只能继续扮演着为帮助列强残害百姓的尴尬角色。钱丁这个角色是悲哀的无处诉衷肠的列强侵略下的欺压老百姓的产物,有着一定意义上的进步意义,却也隐藏着20世纪初中国危机四伏的局面。

赵甲――全文不可或缺的关键性人物,作为檀香刑施行者的主要人物,赵甲将檀香刑这个令人闻风丧胆的封建刑罚施行的淋漓尽致。不得不说莫言把赵甲这个刽子手的角色刻画的相当之绝妙和完美,真正堪称“刽子手届的状元”。赵甲曾说道“俺本是大清第一刽子手,刑部大堂有威名。只有俺老赵坐得稳,为国杀人立大功。”刽子手,这个杀人如麻杀人不眨眼视人命为草芥的职业,理应是让当权者为之不忍,让刽子手本人为之羞愧难当,让看客们为之哀叹惋惜的职业,却在莫言的笔下刻画成为当权者为之赞赏有加,刽子手本人为之引以为豪,看客们为之拍案叫绝的精彩绝伦的所谓的一门“艺术”。现今看来,那个时代的人们是多么的昏聩懦弱与愚昧无知。刽子手这个职业是拿生命当儿戏,本应算作那个时代最低贱下作的职业,然而在赵甲的眼里,他却自诩为“小的下贱,但小的从事的工作不下贱,小的是国家权威的象征,国家纵有千条律令,但最终还要靠小的落实”,赵甲自认为大清朝没有他律法就无法正常实施了,真是不知天高地厚,更为讽刺的竟然是慈禧太后却因赵甲“出色的刽子手表现”就封其为刽子手行当里的状元,甚至还让皇上把象征着权力至高无上的龙椅赏赐给了执行最低贱职业的赵甲,这就更助长了赵甲嚣张跋扈的气焰。事实上,赵甲在全文中诠释的仅仅是一个丧失人性的杀人工具而已。

孙丙――《檀香刑》的被施刑者,文中以戏子身份演绎着自我人生大戏的角色。孙丙原是高密县猫腔戏班的班主,他是猫腔戏的改革者和继承者,在行当里颇有威望,他本与檀香刑八竿子打不着干系,却因为德国人强行在高密县修建胶济铁路,进而对孙丙妻子小桃红的彻底激发了他内心深处的自我反抗意识。孙丙把这种自我反抗意识情绪扩展到大规模组织高密县劳苦大众一起与德国兵对抗的境界。“自打德国人开始修建胶济铁路以来乡民们心中累积的不满,终于变成了仇恨,高密东北乡人深藏的血性迸发出来,人人义愤填膺,忘掉了身家性命,齐声发着喊,追随着孙丙,冲向集市。”德国人先后杀害了孙丙的妻儿并屠杀高密县二十七条人命,此刻的孙丙已经完全失去了心智,只想一心为死去的无辜妻儿和老百姓复仇,于是一场以孙丙领导的抗德斗争开始了。然而,孙丙领导的这场看似维护正义的斗争从一开始就注定了结局的失败,原因如下:斗争的无组织性无纪律性,孙丙幻想着以血肉之躯来抗衡德军的刀枪炮弹,他没有带领人们策划战术也没有规律性的训练士兵,反而装神弄鬼,设立神坛,聚众练拳,蛊惑百姓,自称当代抗金英雄岳飞元帅。这样的散乱毫无实力的团体去抗衡德军训练有素的军队着实是以卵击石的失败性结局。纵观全文,孙丙仿佛是故意以自身的生命终结来成全檀香刑的顺利实施,来成全德国人在高密县成功修建铁路。孙丙被关押期间,女儿孙眉娘曾集结义气之士试图解救他走出牢笼,然而他却愚昧的幻想着“力争正义、名垂千古、流芳百世,但愿得姓名早上封神榜,猫腔戏里把名扬”。孙丙的一生,可谓精彩,可谓虚幻,可谓悲哀,可谓失败。

结语:《檀香刑》在轰轰烈烈的男欢女爱与惨无人道的酷刑相互交织下的强烈感官刺激的描绘中,小说始终贯穿着一种近乎悲凉的对于民族和人性的感性和理性的思考。眉娘的敢爱敢恨,钱丁的情不自禁,赵甲的自我主义,都是感性思维驱使下的产物;而钱丁最终的幡然醒悟,孙丙的舍身取义,亦是人性当中理性思维的直接后果。莫言说“《檀香刑》是我的创作过程中的一次有意识地大踏步撤退,可惜我撤退的还不够到位。”可见莫言还没有完全脱离洋派的写作模式,他应该完完全全回归原始,回归民间,回归大自然,这样才能写出最震撼人心,最令人深思的地地道道更受观众大爱的民间小说。读者在阅读《檀香刑》的时候,应该以个体见整体的阅读模式去挖掘作品背后隐藏的更为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意义,具有着强烈的文化象征意义,给我们展示了不同时代下不同背景下,国人非比寻常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龙阳.莫言作品的人物分析.安徽文学,2007(8).

[2]苏忠钊.论莫言小说《檀香刑》中的生命意识[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01).

[3]莫言.檀香刑[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

上一篇:个人风险管理漫谈 下一篇:股东资格继承相关法律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