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辨证施护与体会

时间:2022-08-03 06:43:52

糖尿病的辨证施护与体会

【摘要】 目的 观察对糖尿病患者采用辨证施护治疗与仅采用单一降糖药治疗两种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16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80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糖尿病患者一般护理, 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根据其诱发病因的不同进行辨证施护,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糖恢复平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且观察组患者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辨证施护, 有利于糖尿病的治疗,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 糖尿病;辨证施护

DOI:10.14163/ki.11-5547/r.2015.03.167

糖尿病 (diabetes mellitus, DM) 是一种以糖代谢紊乱为基础的疾病, 其基本病理生理为绝对或相对胰岛素分泌不足和胰高血糖素活性增高所引起的体内新陈代谢紊乱[1]。临床上以“三高一低”即“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为主要症状。糖尿病在中医学上属于“消渴”的范畴, 当燥热上灼肺阴, 则燥渴引饮而成“上消”;热伤胃阴, 则见消谷善饥而成“中消”;热伤肾阴, 则精徽不藏, 故多尿而频, 成为“下消”。因而本病又有“三消”之称[2]。目前临床上针对糖尿病最常见的治疗方法即采用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 而在辨证施护方面做得有些欠缺。本文选取2013年3~6月来本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60例, 对其中一部分进行辨证施护, 观察其临床疗效,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3年3~6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80例,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职业、种族、收入水平、患病史等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从教育、饮食控制、运动疗法、降糖药应用、情志等四大方面进行护理。①教育: 责任护士耐心向患者讲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 并每月组织糖尿病患者开展交流会, 为糖尿病病友间交流治疗心得提供一个平台, 并请治疗较成功者传授治疗经验, 增强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信心。②饮食控制:严格的饮食控制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糖尿病患者通过合理饮食、正确进食、规律进食可达到有效控制血糖的目的。合理饮食:糖尿病患者应多摄食低糖、低脂、低胆固醇、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如南瓜、苦瓜、洋葱、菠菜、薏苡仁、黄秋葵、芝麻等。规律饮食可以维持气血阴阳平衡, 对于糖尿病患者, 提倡少食多餐,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严格制定适合自己的饮食食谱, 从而可以有效控制自己的血糖水平。③运动疗法:适当的运动可以加速糖代谢, 增加体内胰岛素的降糖作用, 糖尿病患者可避免激烈的运动, 选择散步、练气功、打太极拳等, 增强体质, 提高抗病能力。④降糖药应用:责任护士要叮嘱患者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服用降糖药, 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⑤情志护理: 《内经》曰:“怒则气上, 喜则气缓, 悲则气消, 恐则气下, 惊则气乱, 思则气结。”现代医学研究认为, 精神波动会导致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 交感神经兴奋性升高导致血糖升高、血管收缩, 从而影响患者康复[3]。责任护士应积极跟患者进行交流, 帮助患者树立乐观的心态, 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 有针对性的进行辨证施护治疗, 根据不同的病因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对由于情志失调、肝郁化火、消灼肺胃之阴所致的糖尿病患者, 重在调摄患者的精神状态, 糖尿病患者长期处于低落的状态往往会加重病情的发展, 根据中医“肝主疏泄, 喜条达舒畅而恶抑郁”的原则, 责任护士应首先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 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 尽量满足他们心理上的需求, 消除他们的消极情绪, 帮助他们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于阴虚燥热所引发的糖尿病患者, 应尤其注重饮食调护, 责任护士应叮嘱此类糖尿病患者忌食辛辣及烟酒, 节制肥甘厚腻类食物的摄入, 主食以大米为佳, 副食以黄豆制品为好, 多食用西红柿、洋葱、梨、核桃等蔬菜水果, 且应严格控制摄食量, 以少食多餐为原则。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1个疗程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血糖恢复时间最短 3 d, 最长 8 d, 平均 4.6 d, 对照组患者血糖恢复时间最短6 d, 最长15 d, 平均 9.2 d;观察组患者出现糖尿病并发症1例, 发病率1.25%, 对照组患者出现糖尿病并发症11例, 发病率13.75%。观察组患者血糖恢复时间、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年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 由于饮食节奏不规律而引发的一些疾病也层出不穷, 糖尿病作为目前常见的富贵病之一, 病程较长, 严重干扰患者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生活方式不合理是引起糖尿病的重要原因, 因此, 单纯的药物治疗并不能完全将血糖降到合理的稳定的水平, 必须改变生活方式。在生活方式的危险因素中, 长期的紧张抑郁以及嗜食辛辣厚味是两个重要因素。根据中医理论, 长期的紧张抑郁以及嗜食辛辣厚味可直接内伤脏腑, 肝郁气结, 木火刑金, 出现肝火犯肺之上消证;嗜食辛辣厚味, 致使胃热内伤之中消证[4];上消、中消日久失治, 久病及肾出现下消证。因此, 针对上述不同证型及相应的危险因素, 采取辨证施护, 可以很好的针对病因治疗。研究结果显示, 根据糖尿病不同的诱发病因采取不同的治疗策略与不分病因单一采用糖尿病的一般疗法治疗相比较, 辨证施护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佳, 血糖水平可以在较短的时间达到正常水平, 且更稳定, 并发症的发病率也较低。因此, 辨证施护可以提高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效果, 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是一种值得借鉴和推广的临床护理方法。

参考文献

[1] 马永织.中西医结合辨证施护糖尿病的效果分析.现代养生, 2014, 2(11):217.

[2] 吴翠平.糖尿病的辨证施护.实用糖尿病杂志, 2012, 8(2):199-200.

[3] 靳方敏.老年糖尿病人辨证施护体会.中外医疗, 2014, 12(24): 152-154.

[4] 张惠珍,宋小苑,文桂香,等.糖尿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全科护理, 2009, 7(8B):2102.

[收稿日期:2014-10-11]

上一篇:浅谈臭氧在临床中的应用 下一篇: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