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考查走向

时间:2022-08-03 04:24:25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考查走向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历来是讲传统的,即在考查角度、考查思路、考查方式甚至材料选用上都有章可循。2011年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的整体特征是选文注重精神内涵,试题关注对文本底蕴的理解,进一步强调解题思维的层次性和开放性,考查越来越呈现出“文本+思维”的典型特征。这对于2012年备考有着鲜明的指导意义:切实读懂文本意思,深入理解文本内涵,理顺解题思路,把握命题走向将是文学类文本阅读复习的关键所在。

一、命题特征分析

语文教育改革的基本思想是简化基础知识的训练,强化能力素质的培养。作为检验改革成果重要手段之一的高考必须彰显新课程的这一价值诉求。 2011年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就充分体现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新课改精神。考查内容除少数试题囿于文人写意范畴外,更多的是将民族精神延续、社会文明进步、域外道德展现与考生的情感认知紧密联系起来,把知识技能的考查、认知探究能力的考查和学生的精神成长有机结合起来。试题呈现出以下显著特征:

1.选文突显文学性,重视文本的底蕴挖掘。

从选文作者角度看,既重名家,也兼顾新人,但仍以名家为主。从选文特征看,坚持文学性与思想性并重的原则,更看重作品的内在意蕴,观照现代人文情怀。

(1)加大小说的考查力度,侧重人物精神情感的解读。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以散文和小说两类文体为主,少有他涉。但受试卷长度等因素限制,小说在高考中的亮相频率一直低于散文。如2007年到2010年全国各省市高考试题中小说选材分别是2题、4题、6题和5题,而2011年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小说选材占了7题,比例为历年之最。

(2)回归学科本色,语文味显著增强。随着网络文学的兴起,“泛语文”倾向日趋明显,并对人们的阅读方式、文本解读理念产生影响。语文高考体现国家意志,维护语文学科的严肃性,因此,选材以坚持严肃性和规范性为前提。2011年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选材以名家名作为主,既有老一辈作家朱自清、徐志摩、汪曾祺的作品,又有现今实力派作家宗璞、实、严歌苓等的作品。此外,还有外国作家米哈依尔・扎多尔诺夫、比亚纳、埃・格林等的作品,他们的作品无论是对东西方文化魅力的独特阐释,还是对社会底层人物、边缘人物的关怀以及对历史的重新评价,都折射出复杂的哲思和鲜明的批判意识,这恰恰是语文学科的本色体现。强调语文学科本位,融经典性与时代性于一体,是2011年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的又一显著特征。

(3)选材多样性,文学指向性明确。今年的文学类文本阅读题的选文具有鲜明的文学特色。全国新课标卷《血的故事》、江苏卷《“这是你的战争!”》、四川卷《锈损了的铁铃铛》、广东卷《严冬海猎》等将视线投射到离我们并不遥远的过去,记录历史的沧桑,展现生活悲欢离合给人们的生活启示;全国大纲卷《针挑土》、山东卷《审丑》、上海卷《又见鹭鸶》则将视线锁定在现实生活中,富有极强的现实观照意义:安徽卷《巴尔塔萨的一个奇特的下午》、辽宁卷《怪人》、江西卷《晚秋》虽是域外小说,但视角都指向底层普通人群,写他们的心理斗争和为人处世,其情理哲思浅近中透着深邃。浙江卷选择的俄罗斯小说《第9车厢》较为特殊,这个作品讽刺了该国现实生活中的荒诞现象,其风格近似于西方荒诞派作品和美国“黑色幽默”文学,然而类似的故事对我们也不无借鉴意义。所有选文尽管题材多样,风格不一,但都在再现现实生活,有深刻的文学内涵。

2.命题扩大放性,注重思维层次的考查。

2011年各省文学类文本阅读命题整体上走的是老路子,以“写什么”“为什么”“怎么写”等传统角度为命题重点,稳健又不乏创新。

(1)注重从精神层面开掘选文,增强对思想内涵的考查力度。试题特别具有现实性、生活性特点,引导考生关注历史、关注时代、关注生活,体现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

如全国新课标卷台湾作家林海音小说《血的故事》第4题:

小说的题目是“血的故事”,但主要内容是围绕血型而展开的。如果以“血型的故事”为题,你认为是否合适?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8分)

小说标题与情节、主旨密切相关。《血的故事》虽情节围绕“血型”展开,但“血”这个意象可让人联想到“血缘”“血性”“血脉”等多种含义,体现中华民族的内在凝聚力和海峡两岸“一家亲”的深刻主题。答案的确定自然也要围绕思想内涵展开。

再如山东卷《审丑》第22题:

“审丑”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这道题更将思想触角伸向了更为广阔高远的层面,针对现实中的个体现象,体现对“丑”的反思与鞭挞,让考生从不同的层面体悟人间的亲情与善恶美丑。除高考参考答案外,考生也完全可以理解成小臭是丑的,可是爷爷曾老汉更丑,是他一手“培养”了小臭,造成了孙子人性泯灭的恶果。命题刻意处理了审美性和思辨性的关系,特别注重引导考生领悟亲情、反思社会、体味人生。

(2)探究题大行其道,注重对思维实践能力的考查。

高考探究题曾被指是伪探究,备受争议。其实,作为一种新型考查方式,它较好地在文本、考生和社会之间架起7-座桥梁,便于考生作思维拓展和实践思考。2011年语文高考只有一家仍沿用“探究”称谓,其他九家变用“请谈谈你的看法”这类表述形式,一如既往地坚持“探究”考查。

如江西卷《晚秋》第18题:

小说的高潮是中年男人捡走了小包。如果这个人物没有出现。瓦萨卡会不会将小包据为己有?为什么?请结合全文说明理由。(7分)

“会不会”决定了这道题的答案是两可的,学生择其一点言之成理即可。命题注意了开放与限制结合,在文本框架内适度开放;从深层次说,命题遵循阅读自身的规律,在解构文本的同时,对文意或思想进行建构。它留给了考生充足的言说空间,将人在阅读中隐形的表达欲望有形地呈现了出来。这种探究试题的考查是从文学的本质特征上着眼,考查学生的“真知灼见”。

再如北京卷《祁连雪》第19题:

文中说“观山如读史”,作者为什么这样说?请联系你的生活经历或阅读体验,说说从“观山如读史”中获得的启示。(不少于200字)(10分)

这道题的答案是单向的,但考生可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来思考。对文中的某一个观点,每个考生都要调动自己的生活阅历、阅读积累、人生感悟等方面的积淀,用较为详尽的语言来阐释。它进一步强调理解主体与文本本体的关系,讲究在理解上有放有收、收放有度,重点关注考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将探究定位在学生对作品的“悟”的高地之上,要求考生能就问题进行线性深入或平面延展思考,且言之成理。

(3)立足文本思路,把握整体结构。

理清文本思路,整体感知,是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基础环节,是深入理解和拓展延伸的前提,是读者与作者神交共鸣的出发点。文学是感性的,但也是理性的。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就是理性的。

如安徽卷《巴尔塔萨的一个奇特的下午》第11题:

请用简明的语言梳理这篇小说的脉络。(5分)

小说脉络的梳理,主要考虑情节,即事件发展脉络。小说的标题已经告诉我们小说内容是在一个下午所发生的故事,主要内容就是巴尔塔萨做好了鸟笼、拒卖鸟笼、送鸟笼及尾声(醉酒),重点是如何体现“奇特”特点。

再如重庆卷《论诚意》第15题:

文章围绕“诚意”展开讨论,请分析文章的思路。(6分)

对于哲理散文,文本的思路是与文体(议论体)的特征紧密相关的,按照“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解决问题(怎么办)”的思路,结合文本内容“诚意”梳理文章思路,简易而清楚。

二、命题走向分析

笔者认为,2012年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题仍会一如既往“守正创新”:守正即保持常规题的考查力度,坚持对字词句意义及表达效果的考查,坚持对词句所起作用的分析,坚持对小说人物形象和散文意象的分析:创新即在原有命题设置基础上进行调整或加强,达到贲张精神血脉,彰显能力学养的命题导向。具体地说,创新可能在下列几个方面:

从完整全面地看待文本的角度命题。包举万象,驾驭全局,这是一种更高的思维要求,也是阅读能力的一种高境界,更应是高考命题的必然选择之一。所谓驾驭文本,要求考生能读懂文本每段的大意,理清段落之间的内在关联,也即摸清作者如此排列布局的用意,体会出作者蕴藏在文字背后的创作意图。考查的重点将会转向学生整体准确把握文本的能力,在最大限度理解文本内容、主题的基础上解题的能力和水平。即便是考查字词句在文中的作用和表达效果等看似“局部”的试题,其最终指向都与文本的中心事件和主题思想紧密关联。因此,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文章主旨,才能将读者(考生)的理解和作者的初衷叠合,解题才能纲举目张,有的放矢。

从深入挖掘文本主旨的角度命题。由概括文本主旨到挖掘文本主旨是一次思维的跳跃。概括文本主旨是对文本作平面处理,挖掘文本主旨是对文本作立体处理,即在概括文本主旨的基础上作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人及己的思考延伸。这样的命题思路很符合探究题的命题初衷。探究题要求能探讨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从作者经历、所处时代、创作动机及作品影响等角度进行分析;还要求能探讨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即能立足自我,感悟和体验文本,独立思考,发表看法。这就要求学生在高考中既有“技”(应试策略)又有“识”(对生活和社会有深入、独特的认识),能结合文本调动组合日常知识储备和生活储备。

从强调个性化解读角度命题。个性化解读是2009年考试说明修订后出现的说法,但至今仍应是一个考点。命题要突出开放性,必然的途径是尊重考生的个体阅读体验。就某个问题,“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请联系你的生活经历或阅读体验,说说从中获得的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此类考法仍将是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大分值压轴题。值得注意的是,所谓个性化解读并不能过分强调考生“个性”,不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应结合文本的创作背景和意图,结合文本的主旨作个性化的解读。也就是说,即使考生提出与文本内容相悖的观点,也应该从文本角度出发。

解读陌生文本,在新鲜情境中命题。2011年考查了4篇外国小说和1篇台湾小说,数量接近选文总数的三分之一。如此重视域外作品,令人费解。文本叙述背景和考生生活背景的吻合程度直接影响阅读题的答题效果。大概是因为域外文学作品,对考生来说是新鲜的语言环境、语言风格和阅读体验,解题更趋于公平,更便于发挥出真实的阅读理解水平。并且,域外文学作品中少了我们习以为常的传统观念、道德伦理,少了特定意识形态的牵制和价值观念的束服,更利于真切表现人性的善恶美丑,更利于真实反映考生的鉴赏能力,彰显文学的独特魅力。

上一篇:《致青年教师》自序 下一篇:经典诵读教育与语文教育的差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