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质疑能力 提高学习效率

时间:2022-08-03 12:24:21

培养质疑能力 提高学习效率

【摘要】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及能力已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中之重的责任及任务。《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鼓励他们从“不敢问”到“勇于问”,并通过引导,教给质疑方法,让学生做到既“勇于”更“善于”质疑问难,提高探究学习的效率。

【关键词】培养; 质疑; 能力

质疑问难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最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使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发展,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小学语文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正是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保护和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促使了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鼓励他们从“不敢问”到“勇于问”,并通过引导,教给质疑方法,让学生做到既“勇于”更“善于”质疑问难,提高探究学习的效率。

1 创设氛围,鼓励学生勇于质疑问难

“迷信权威,迷信书本”造成了学生无条件的相信老师,接受老师的意见,不敢向老师质疑,课堂上毫无生机。因此,民主和谐宽松的氛围很重要。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为学生创设质疑问难的宽松环境,学生没有想好的问题允许再想,不明白的问题允许发问,答得不完整允许补充,答错了允许重答,不同的意见允许争论,教师错了允许提出意见。我还经常教育学生:学习是相互间交流、相互启发的过程。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不同的意见,无论你们的意见正不正确,这都是很正常的事。只要你们积极思考、积极发言,即使不正确,你们都是真正的学习的主人。在这样宽松的教学环境中,学生求知欲旺盛,思想活跃,精神饱满,心情舒畅,敢想、敢说、敢问,乐于发表意见。在和谐的师生关系、宽松的心理环境中,优等生得到提高,后进生得到带动。学习气氛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经验告诉我们,只要放开手让学生去质疑,学生就能够创造性地提出许多很有价值的问题。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特别注意使用问题教学法,让学生们以“能提问、善提问、会提问”为荣。这样,使学生逐渐形成了爱提问的良好习惯。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学生读到第二次描写扫路老人外貌时,有学生问:作者为什么不把扫路老人的外貌描写放在一起描写呢?又如在教学《三打白骨精》一文时,当学生在读玩妖精变化时,不禁提出问题:妖精为什么要变成美貌的村姑、年满八旬的老妇人、白发老公公而不变成其他人呢?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对每一个有思维价值的疑问给予奖励,对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学生予以鼓励,这样,学生就养成了勇于质疑的习惯。

2 教给方法,使学生善于质疑问难

俗话说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教会知识,掌握结论,而是让学生在探索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方法,获得能力。因此,教师应教给学生方法,教学生“会质疑”。1、在预习中质疑。教学课文之前,安排时间让学生自学,自学中要求学生完成一般任务外,还应“不提问题不读书”“读书必发问”,让学生将初步自主探究课文过程中不懂的问题记下来。2、扣题质疑。课题浓缩了整篇课文的精华,是文章的眼睛,思维的窗口,可以帮助和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学习课文出示课题后,可让学生说说从课题中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如:在教学《草船借箭》时,我由题设疑:同学们读了课题以后,想知道什么?学生质疑:谁向谁借箭?为什么要借箭?借到箭了吗?这样,既理解了课题,又为学习课文设置了悬念,激发了学生探究内容的兴趣。3、在阅读理解中质疑。学生深入探究课文时,会不断地产生新的认知冲突。这是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探究课文的好机会。 教师在阅读中要指导学生抓住文章中重点词语、 句子或段落质疑,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在教学《半截蜡烛》时,文中说“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这里的“似乎”可以去掉吗?它有什么特殊用意呢?联系课文上一自然段,引导学生讨论,从而,让学生自己得出:如果去掉“似乎”,是肯定危机已经过去了。加上“似乎”,意思是危机的过去是暂时的,但看起来像过去似的。从这一词中更能体现出 伯诺德夫人一家正面临着严峻的生死考验。4、在教学后质疑。学习完课文后,学生整合全篇课文内容,再联系实际又会产生新的疑问,学生此时质疑,是对课文内容的反思深化,应鼓励学生学完课文后积极质疑。如在教学《爱之链》一课时,学生看到结尾乔伊的妻子亲吻着丈夫的脸颊喃喃地说:“乔依,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学生不禁提出问题:老师,她家那么穷,生活会好起来吗?乔依会找到工作吗?孩子出生了吗?学生一连串的问题,把同学们带入了大胆的想象中,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出了各种各样的情形。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包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教给学生方法,使学生知道从哪儿入手去质疑问难,怎样把自己读课文时产生的问题用语言较好地表达,既清楚又不违背原意,什么样的质疑是有价值的,等等,最终使学生“善于质疑问难” 。

亚里斯多德说过:“创造性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有了疑问,学生的思维才不会结束,疑意味着思维获得新的起点。有疑并释疑才会获得新知,所以这就要求学生常质疑。但质疑的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要想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就要具有锲而不舍地精神,把这项工作贯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始终,使学生养成“质疑问难”的好习惯。通过不断的实践、训练,让学生能自己学会提出问题、学会质疑,形成主动学习的氛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贵知疑”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发展的今天,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质疑能力,最大限度的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当代教师孜孜不倦的追求。巴尔扎克曾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疑义的是问号。”所以,为了让我们的课堂更加有时效性,更加丰富多彩!我们就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地、长期地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促进学生积极思维、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 《给教师的建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小学语文教学》.

上一篇:读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做有效备课,上课,听... 下一篇:浅析初中历史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