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学生主动学习放开思路超越教材

时间:2022-08-03 11:39:07

激励学生主动学习放开思路超越教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我们根据这一要求,不断探索,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放开思路超越教材,以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一、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由“要我学”变“我要学”

课程改革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活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积极性有了才会生动活泼,主动地投身于学习活动中去。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培养和发展。怎样才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使学习成为他们的自觉行动呢?要想做到这一点我们就要抓住小学生的自身特点,想办法,采取得力措施,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1.小学生好胜心强,根据学生好胜心强这一特点,我们号召学生开展“结对子”竞赛活动,激励学生主动学习。这一活动的开展有两种形式:一是在班级中开展,要求每个同学在本班级找一个同学,并且自己认为学习成绩能高于这个同学,而这个同学不服气,双方谁也不服谁,这两人就结成“对子”。每对为一组,我们将班级中“结对子”的同学按组列表张贴于室内墙壁,“结对子”竞赛的内容涉及学习活动的每个角落。如,家庭作业、上交作业、单元达标测试等,凡能比的皆比,每次胜利者就在自己的名字后面的表格内划一个对号。班级进行阶段性总结。班级间“结对子”比的内容主要是单元达标测试和双方互相出题测试。比的结果也分阶段总结。这样在小学生好胜心的作用,你争我夺,抓紧一切学习机会,都抱着要胜过对方的思想,努力,再努力。学习便成了同学们的自觉行动。

2.让学生参与一些新奇的活动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小学生的好奇心强,根据学生好奇心强这一特点,在教学过程我有计划地给学生提供一些让他们觉得好奇、新鲜,迫不及待想试试的活动内容,让他们在这些活动中有意无意地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如学习了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教科书数学第十册第二单元百分数后让学生走上社会“调查利率,计算利息”,这一活动刚提出时,学生有些好奇又有些为难发愁情绪产生。针对这种情况,我加大鼓励力度,使每个学生均参与到这一活动中去。通过开展这一活动,不光让学生学得了知识,最可贵的是培养了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和社交能力,让学生开阔了知识视野,了了解了生活中需要的知识无处不有。

3.努力建立深厚的师生情,以情激励学生主动学习。“亲其师,信其道”学生普遍有这样一种表现,对这个教师印象好就愿意学这个教师所任学科,若对这个教师没有好印象,就干脆不想学这个教师所任学科,即使学也是处于无奈,被动行事。因此,我在教学中尊重每个学生,关心每个学生,凡事设身处地地为学生想想,特别是对学习差的做到理解、尊重,对他们严格要求这是必须的,但从不歧视、讽刺、挖苦。做到严中有爱。只要我们能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各种学习活动让他们努力发展,把他们的潜力发掘出来,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人才,这就达到了我们的教育目的。

二、放开思路、超越教材

新课程标准注重创造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我们着力寻找教材的创造点,师生共同开发教材,拓展学习,大开学生的知识视野,激活学生思维,放开思路,超越教材。解题过程中,只要学生的思路是正确的,结果是对的,即使格式与教材不一致,能讲出道理来,就判为正确答案。例如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教科书数学第十册,百分数的应用题中求发芽率,教材中讲求发芽率就是求发芽的种子数占试验种子总数的百分之几。通常用下面的公式来计算:发芽率=发芽种子数/试验种子数×100%,接着就出示了例题2,是求发芽率的应用题,并且是按照求发芽率的公式的形式列式进行计算。而在这例2前面的例1也是一个求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解答时是用除法来做的,针对这两道本质上一样的应用题,而教材中偏偏要在列式格式多做花样,若要求学生必须按例题的格式做只能加重学生的负担,束缚学生的思维,因此,在解答发芽率等一系列应用题时,学生按照例1的列式方法,我也判为正确。

又如解比例中例2,例题是:解比例3:8=15:x

解: 3x=8×15

x=8×15/3

x=120÷3

x=40

学生提出:例题中解比例的过程第一步是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比例转化成方程的形式,后面不是按照我们前面学习的解方程的方法往下解答。如果我们从第二步往下按照解方程的方法做求出未知数行不行?我的回答是:行!

又如,比例尺中的例5,教材中解答这道题思路是:因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所以可以用解比例的方法求出实际距离,解答过程为:

解:设南京到北京的实际距离为x厘米。

15/x=1/6000000

x=15×6000000

x=90000000

90000000厘米=900千米

答:南京到北京的实际距离大约是900千米。

学生提出:比例尺1:6000000表示的意义是图上1厘米长的线段表示6000000厘米的实际距离。图上量得南京到北京的距离是15厘米,那么实际距离就是15个6000000厘米那么长,列式为:6000000×15=90000000(厘米),9000000厘米=900千米。答:南京到北京的实际距离大约是900千米。

学生的思路完全正确,列式简单特别这种不受别人思路的制约,大胆创新的做法,使我感到欣慰。我对这位同学大力表扬,并鼓励其他学生以这位同学为榜样,放开思路,超越教材,找到更简便的方法解答问题。

通过以上的探究与实践,从学生的知识掌握及能力提高上看,我们这种激励学生自主学习,放开思路超越教材的做法,符合新课程校准的要求,对培养创造性人才是行之有效的。

上一篇:类比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点滴运用例谈 下一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