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比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点滴运用例谈

时间:2022-06-25 03:46:56

类比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点滴运用例谈

摘 要:本文首先介绍类比法的含义及其优势,然后例谈类比法在平常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以其为生物学教、学抛砖引玉。

关键词:类比法;生物学教学

高中生物学中有很多微观抽象的知识,它们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难点所在。因为高中生仍处在抽象逻辑思维形成的成熟阶段,还需要形象直观思维奠基。故教师在攻克这些难点时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手段。常见的有构建模型,制作动画课件等,其目的就是为变抽象逻辑的知识为形象直观的知识。而本人在平时的教学中除借助于上述手段外还常采用类比法。类比法即是将宏观看不见的或大众比较陌生的知识或事物比喻为宏观看得见的或大众熟知的知识或事物的一种方法。类比法不仅具有变逻辑抽象为形象直观外,更具有理论联系实际更贴近现实生活的优势。下面例谈平常教学中的些许运用,以期抛砖引玉。

一、类比法在细胞结构功能等知识教学中的运用

类比法在细胞学教学中的运用大家比较熟悉:一个细胞相当于一个国家,那么细胞膜(细胞壁)就相当于国境线,细胞膜之于整个细胞就相当于国境线上的海关和边防战士至于国家的功能。细胞核相当于一个国家的首都――国家的政治文化中心,线粒体相当于电力部门,叶绿体相当于提供一些日常生活必需品的生产部门。而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相当于提供特殊用品的生产部门等等,不一一枚举。

二、类比法在“探索DNA是主要遗传物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在该实验中涉及到两种肺炎双球菌:S型和R型。S型即为光滑型有毒,R型即为粗糙型无毒。时间长了学生会记不清楚哪种为有毒,哪种为无毒。记反的话解题时则会得到恰好相反的结果。故本人在教学中采用类比法起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具体做法:S型即光滑型类比为现实生活中圆滑的、油腔滑调的人,这种人会给人际关系带来伤害,不讨人喜欢即“有毒”。R型即粗糙型类比为现实生活中的诚实守信的粗犷型的人,他们招人待见对人际关系无害即“无毒”。至于S型为啥形成的菌落光滑因其外具有多糖类的荚膜。类比:荚膜似砖墙外的砂灰,有砂灰覆盖的砖墙面光滑即为“光滑型”(S型);R型形成的菌落粗糙,类比:外无砂灰覆盖的砖墙面粗糙。通过以上类比,学生可形成长久而且正确的印象。

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在该实验中涉及到放射性同位素含量及种类的确定等问题,学生常错而感觉无所适从。究其原因:对知识记忆不清,理解不透。大家熟知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分为五步即“吸附、注入、复制合成、组装、释放”。本人在教学中采用以下类比:“吸附、注入”可与“人体生病打针”类比,“噬菌体”就相当于“装有药液的注射器”。“人体”就相当于“细菌”,“注射器”相当于“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其内“药液”相当于“噬菌体内的DNA”。“吸附”就相当于将装有药液的注射器的针头插入人体的注射肌,“注入”就相当于把注射器内的药液即“噬菌体内的DNA”注入人体即“细菌”内。而不是药液连同注射器即“整个噬菌体”一并进入人体。“注入、复制合成”的过程可与“搞恐怖活动”相类比,“”即“噬菌体内的DNA”一旦进入某一场所,则该场所内的一切秩序需听从的指挥即细菌内的D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均是在噬菌体内的DAN的指挥下完成的。故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全部是在“亲代噬菌体内DNA”的指导下全部利用细菌内构成蛋白质的原料合成的,与亲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除外形及结构相同外,构成原料无任何联系。故若用35S标记亲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则在细菌裂解释放的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上均无35S放射性。细菌裂解释放的子代噬菌体内的DNA绝大多数是以细菌内的构成DNA的原料合成的,只有少部分是侵染细菌的亲代噬菌体的DNA直接传递来的(由于DNA的复制具有半保留的特点),故用32P全部标记亲代噬菌体内的DNA,则在细菌裂解释放的子代噬菌体中有少部分具有32P放射性。经此类比效果很好。

三、类比法在分子生物学教学中的运用

1.氨基酸缩合成多肽进而构成蛋白质

(1)氨基酸与肽链间的关系

氨基酸与肽链间的关系可类比为各式各样的贝壳借丝绳联连成的贝壳项链,贝壳类比为氨基酸,贝壳项链类比为肽链。只不过构成该项链的贝壳约有20种。20种彼此各不相同的贝壳相当于构成蛋白质肽链的20种空间结构各不相同的氨基酸。

(2)氨基酸数与肽链数、肽键数等之间的关系

氨基酸数与肽链数、肽键数之间的关系可类比为栽树,“氨基酸数”相当于“树苗棵数”,“肽链数”相当于“所栽树苗的行数”,“肽键数”相当于“树间的空挡数”(只记行内空档数,不记行间空档数)。经此类比,学生容易理解多了。

2.有关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

(1)DNA分子的结构。DNA分子的结构可类比为家庭住宅内的螺旋式楼梯,“楼梯的扶手”相当于DAN分子结构中的“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的DNA的基本骨架”,“楼梯的踏步”就类似于DNA分子结构中两条脱氧核苷酸链间的“碱基对”。

(2)DNA分子的复制。DNA分子的复制的解旋过程可类比为一根由两股构成的绳索的分股过程,或将DNA类比为衣服上的拉链,DNA的解旋过程就类似于解开拉链的过程。以亲代DNA的每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为模板合成子链进而螺旋成新的DNA分子的过程类似于女同学编小辫子的过程等等。

四、类比法在人类免疫学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人体相当于一座城池,病原体相当于攻城之敌。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就相当于城池的城墙,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就相当于沿城墙巡逻的士兵。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中的“体液免疫”相当于城内到处巡弋执行常规战的士兵;“细胞免疫”则相当于守城的特战部队,专门歼灭打入内部的“顽敌”。

以上的些许运用只是高中生物教材中类比法运用的“冰山一角”,更多的望读者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进一步发掘运用。

上一篇:修改――写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道程序 下一篇:激励学生主动学习放开思路超越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