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课堂离儿童经验再近一些

时间:2022-08-03 10:04:42

让数学课堂离儿童经验再近一些

【摘 要】儿童经验是儿童数学学习的重要资源。当前数学课堂中出现的“掐头去尾,专烧中段”和“纸笔训练,被动演绎”的现象,正是人们对儿童经验的忽视的表现。本文从这一现象出发,试图理清儿童经验与数学学习的关系,让数学课堂离儿童经验再近一些,追寻儿童经验与数学课堂的融合。

【关键词】儿童经验;数学学习;数学课堂

走进数学课堂,忽视甚至怠慢儿童经验,以正统的教材来“俘获”学生,将儿童经验“悬置”起来的现象屡见不鲜。儿童平时在生活中是比较随性的,但一旦进入课堂中,我们让学生感受、体验、探究的活动都带有很强的目的性,这样数学学习很容易形成与儿童经验的“隔阂”,导致儿童经验成为另类。笔者认为将儿童经验与数学学习的分离是教育的误区。

一、掐头去尾,专烧中段

我们的数学课堂一般剥离了富有支持性、且真实的儿童经验。

图1是学生刚学完除法后的练习题,学生用刚学过的除法计算(48÷4=12(元),63÷3=21(元))得到松树苗每棵的价钱贵一些。出示了杨树苗和松树苗的图,看似联系了学生经验。但数量少的总价高,单价一定贵,儿童经验已经得出松树苗每棵的价钱一定贵这一结论,根本不需要列除法算式进行计算。这样的习题除了让学生进行机械的训练外没有其它意义。

在教学《四则混合运算》中,有位教师说:“天气变冷了,老师想买一件棉衣。老师在商场中两种款式。第一款标价:4件共456元;第二款标价:每件121元。哪种款式的棉衣便宜?便宜多少元?”学生通过计算:456÷4=114(元),121-114=7(元),很快得出第一款便宜,便宜7元。商场里的衣服都是标单价,没有标4件一共多少元的情况。这不是以儿童经验为出发点,而是以所谓“数学逻辑”为准绳,随意更改事实、捏造不真实的情境,看似让学生灵活运用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但这种只注重结果训练方式只会把学生教得越来越“笨”。

二、纸笔训练,被动演绎

我们的数学课堂通常要求儿童使用生疏的“纸笔”策略,而这些策略并非是儿童自身发展的心智策略,只是简单的书面翻版。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测量出荷花村到杏花村的图上距离,再根据比例尺的意义求出这幅图的比例尺。深入思考后发现,“比例尺”是在绘制图之前就已经确定下来,即我们只是利用比例尺去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求一幅已经绘制好的比例尺图。题目的设计不知现实的实际意义何在?学生在此过程中除了被动的纸笔训练之外,不知还有何发展?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即要求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儿童的实际经验,从儿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通过把儿童经验与数学知识融合达到对数学知识的认识理解从儿童经验上升到数学模型,把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生动、易于理解。因此,尊重儿童经验是新课程标准的体现。

现代心理学尤其是建构主义学派认为,儿童建构新知更多是借助于自己的主观经验。学习是儿童主动建构的活动,在这个建构活动中,儿童经验对学习尤为重要,尊重儿童经验的教学设计不仅能调动儿童的情商,激发学习的动机和好奇心,培养他们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的思想进入最佳状态,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体验到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他们的数学学习变得有趣、有效、自信、成功。教育心理学研究认为,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的心理状态。而在教学中,从儿童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经验出发,是能够诱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动机,促使学生积极思维,点燃学生质疑问难、主动探索的精神之火。

在数学课堂尤其是低年级的数学课堂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教师设计了那么精致的环节,使用了逼真的道具,采用了亲切的教态,为什么儿童反应却不够生动和强烈?对此,值得反思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教师是否利用了儿童经验。

儿童经验对于数学课堂的价值在于它本身具有生长的动力,儿童经验之所以成为儿童经验,在于它将情感与需要一并包含在内,融入在活动中;儿童经验对于数学课堂的价值在于它为数学课堂提供了一个原生态的空间,我们的数学课堂应该是一个扩展儿童经验的场所;儿童经验对于数学课堂的价值还在于它能提升儿童在数学课堂中的生存质量,将儿童经验引入课堂使之成为一个整体,这一过程对儿童具有发展的价值。

如果我们的数学课堂仅仅停留在重复儿童经验,无疑会造成“浪费”。虽说儿童经验是生动的、丰富的,但与人类的总体经验相比,儿童作为一个成长和发展中的个体,他们的经验同时又是狭隘的,需要进入一个更为广博的“视界”。

在数学课堂这样一个特殊的空间里,儿童经验之所以得到扩展,是因为儿童经验的分享与交流不只是一个外在的传递过程,更重要的是它形成一个有意义的共同体,彼此在传递经验的过程中达成共识。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周成平主编.《新课程名师精彩课堂实录(小学数学卷)》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0

[3]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商务印书馆,1981

(作者单位:淮安市实验小学)

上一篇:提升警察出庭应诉技巧若干问题研究 下一篇:开展区域活动的几个误区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