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雪事 第8期

时间:2022-08-03 07:29:25

春天雪事 第8期

21世纪的头一个十年已经结束了。

这是2010年3月的暮春时节,柳瘦春寒,雨雪纷飞。

接连经历了十几个暖冬,正当人们为气候变暖忧心重重、争吵不休的时候,入春以来,天气却一反往常,接连下了几场大雪。

打开电视,新闻里充满了风雪的消息:东北大雪、西北暴雪、华北降雪、华东降雪……看着漫天飞舞的雪花,我平时喜欢吟诵的“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的景象没有出现,浮现脑海的却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意境。

因在广州生活了几十年,我对雪的情感经历了一个逐渐淡薄而又不断深邃的过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在大学里读研和工作,不知是因为广州不下雪,还是因为沉潜于书斋的缘故,我对雪的感觉有些淡远了。近十余年,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雪的情感愈益浓烈起来,童年时打雪仗、堆雪人的场景,时时浮现眼前。

冬季,我常到北京出差,我渴盼着能在北京遇上下雪。但这种机遇很少,即使下雪,也是不成气候的小雪,我所期待的千里雪花、漫天飞舞的场景,总是没有出现。我对雪的情感愈益浓烈的另一个原因,是缘于科学界、知识界以及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的强烈关注。气候逐渐变暖,雪山消融、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元月3号,北京下了第一场春雪。正赶上在北京出差的我,喜出望外。办完公务,我便搭了一辆的士到慕田峪长城,眼前是银装素裹的世界,崇山峻岭,白茫茫一片,仿佛一首大气而豪放的诗词: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我的心灵一下子澄澈明净了。这铺天盖地的白雪遮盖了多少污染和泥淖,遮蔽了多少人间的纷争和烦恼。我甚至以一颗童年的心希望这雪继续飘落,永不消融。

行笔到此,我不禁想起“”时期,我曾读过一本苏联小说《多雪的冬天》,主人翁安东纽克曾任游击队长,后任农业部高级干部,为人正派,懂业务、有思想,因为坚持原则冒犯了上级,遭受迫害,正值他痛苦不堪之际,又受到造谣诽谤、匿名中伤等伤害,令他筋疲力尽,万念俱灭。作者以《多雪的冬天》为小说名,可能有隐喻苏联时期僵化体制下,那勾心斗角、尔虞我诈、阴森寒冷的官场生态之寓意吧!

无雪的冬天是不完美的,人生的境遇亦是如此。悲欢离合、风霜雨雪,都是上天赐于我们的财富。然而,在一些地方雪已变得稀罕了,这是大气污染的结果。当然,我们企盼的也不仅仅是雪,还有人类环境意识的觉醒、生态伦理的回归。

用《多雪的春天》为书名,说不清楚是否受到了《多雪的冬天》或《寂静的春天》这两本书的影响。后者是一本关于环境保护的开山之作。作者蕾切尔·卡逊,一个瘦弱的美国女子。她于上世纪60年代第一次对人类意识绝对正确提出质疑,书中描写了由于农药的使用,导致昆虫和鸟类的大量死亡,原本鸟语花香的春天,变得没有鸟鸣而显得死寂。作为一位学者和作家,作品发表后,卡逊受到了利益集团的诋毁和攻击,但她锲而不舍,顽强写作,她所坚持的思想终于为人类环境意识的启蒙点燃了一盏明亮的灯塔。

记忆中的童年是多雪的,那纷纷扬扬飞舞在空中的白色天使,如絮、如蝶、如羽,带着花的希望,云的思绪,水的缠绵,飘然投入到大地母亲的怀抱。

记忆中不能消弭的还有大雪纷飞的夜晚,与下放知识青年一起排演《白毛女》片段,“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雪花那个飘飘,年来到……”,那优美的旋律与窗外飞舞的雪花常常伴随我们一起进入年轻的梦乡。

最近,读了一本东西文库译著《失控》,作者凯文·凯利是网络文化的代言人,他在书中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描述人类的最终结局和命运,书中提到人工生态系统和虚拟生态。我难以想象,甚至不敢想象,若干年后,当我退休在家与孙辈们一起围着电脑视频,感受虚拟下雪的景象,那将是一幅什么样的场景?

《佛陀的厨房》

金柏莉·史诺/著

金柏莉·史诺厌倦了冰冷枯燥的学术世界,毅然开始了厨师生涯,几经波折后当上了俱乐部主厨。在一个禅修中心的厨房里,她发现自己不但不能呼风唤雨,还修习了一项陌生的功课──慈悲心。

《不一样的人生》

约书亚·罗斯·李普曼/著

人们的灵魂渴望回归平静,而人们的足迹却常常偏离自身的愿望。《不一样的人生》将激发你心灵深处的天分,让你对宁静有一个全新而真实的理解,并成为你找到人生真实意义的开端。

《人生的三路向》

梁漱溟/著

梁漱溟以儒家思想为基本价值取向,毕生追寻人生的真味。活在当下,一任直觉。梁先生选择的人生观,是对儒家思想汲取又反哺的结论,也是对中国人今日惶惶不可终日生活状态的点醒。

上一篇:立足民生传承健康文化 下一篇:医德医风建设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