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课堂,演绎灵动的生成

时间:2022-08-03 07:21:52

智慧课堂,演绎灵动的生成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性、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面对时代的挑战,语文课堂既要超越知识和技能的藩篱,又要突出以“人文”代替语文的重围走向智慧,让每个学生都充分张扬个性,敢想敢为,自主学习,充分发展,享受语文学习的快乐,展示教师智慧的力量,让课堂充满智慧的挑战。

充满智慧的语文课堂必须是紧扣学科特征和学习内容的特点,从学习者的需要出发,让他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自由感悟、发现创造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是生命形态的多彩绽放,是生成人的智慧的学习过程。语文本身就是智慧的结晶,智慧的化身;语文学习更应是智慧的行为,是智慧的结果。我们要让学生通过对语文的学习,实现智慧的生成。

教师只有充分发挥自身的智慧,把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灵活地运用教学技巧,因势利导,课堂才能焕发勃勃的生机,充满生命的活力。

一、巧用资源,灵动生成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习惯性地把教材、课件、多媒体等看成是教学资源,其实学生才是我们最重要的教学资源。课堂教学有时候很难按照教师预设的程序按部就班地进行,很多时候,教师不得不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这些课堂上的变化就是生成性的教学资源。一些偶发事件是课堂资源,学生独特的见解或解题方法是课堂资源,学生回答错了有时也会变成课堂资源,师生发生冲突也会成为课堂资源……关键是老师能否发现、利用这些课堂资源,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开发这些课堂资源的有效成分,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调整环节,机智生成

课堂活动是动态生成的,它总是处于一种变化的状态。正如古希腊哲学家说过“一个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一样,一个教师也不能两次处于同样情景的课堂。教师与学生的心理因素在变化,知识经验的积累状况在变化,课堂上的物理空间和物质因素也在不断地变化,所有的一切都时刻挑战着教师的智慧。

要使自己的课堂真正走向智慧,必须一切以学生为主体,理解他们的心境,激发他们的情感,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从而生成课堂的精彩。也就是说,要密切关注课堂上的情感交流,善于发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灵动地面对生成。

如《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一课,原本的教学设计分为两个课时:第一个课时安排的是初读课文,了解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的背景,学习生字,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第二课时才是对课文内容的分析。但当我在第一课时的导入环节,出示课题“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让学生说说这句话是谁说的,而另一个相反观点是什么,是谁提出来的时,我发现学生情绪都很高涨,就大胆地作了一个尝试:调整了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从介绍亚里士多德的伟大成就及当时人们对他的态度入手,再到理解他提出的观点和伽利略提出的疑问(通过课件演示从同一事实中得出的两个不同疑问),然后补充当时的历史背景(哥白尼、布鲁诺的故事),最后教学斜塔实验的结果。课文内容环环紧扣,竟使学生产生了极大兴趣,上课效率极高。一节课我就上完了全文的内容,学生不但理解了伽利略提出疑问的过程,而且深切感受到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追求的精神。第二课时,我用十分钟讲解生字,剩下的时间让学生当堂写完了指导丛书上的作业,即进行了随堂检测。原本在我预设中需两个课时才能完成的,担心太过枯燥无味的课文,因为尊重学生生成而调整教学内容,竟取得了极好的效果。可见“预设”诚可贵,“生成”价更高;课要上得好,“机智”更重要。

三、紧扣题眼,巧妙生成

教材中有不少课文的题目高度概括了课文内容,它常常渗透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往往成为破题开讲的“切入点”,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被人称为“题眼”。它往往是人们理解课文的最佳途径。这类课文,文章的重点非常突出,教学时可以抓住内涵丰富的“题眼”,从解题入手,精心设计统领全篇的问题,让学生进行阅读,探索课文思路的来龙去脉。

如第十册《桥》这篇课文,文章以频频分段的形式,笔调简练而利索地勾勒出洪水来袭的迅猛,老汉临场指挥的果敢,舍己救人的震撼力量。虽然桥是连接当时生与死的纽带,但是这桥是窄的,是经不起折腾的。所以,真正联结起村民生与死的坚实的桥梁恰是老汉沉稳作战的风范、舍己救人的品质。这正是文章的主旨所在。这篇课文题目叫《桥》,也紧紧围绕着“桥”来写。所以,本课的设计旨在以“桥”为切入点,层层深入理解课文中心。

为此,我设计了一系列问题,有导入新课时对课题的质疑:“桥,让你想到了什么?”再以“桥”为切入口,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说一说“文中的‘桥’是一座怎样的桥”。学生根据文中内容,纷纷回答了是一座“窄窄的木桥、不结实的木桥、又窄又不结实的木桥”等。然后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这样的一座桥,在洪水来临时却成了“生死桥、逃命桥、生命桥、救命桥、希望桥……”再引导学生读课文,感受桥的“无奈”,让学生明白,这样一座又窄又不够结实的桥,是禁不住那么多人疯狂地踩踏的,需要一位镇定、冷静的人来指挥大家疏散,由此引出了老汉的出场。当学完课文之后,我再问学生:“再读课题,你对桥又有什么感受?除了指文中又窄又不结实的桥,还指什么呢?”此时的学生已经有了足够的体验,都能回答出文中的“桥”,还指老汉像一座联结生命的桥,从而理解了课题的真正内涵。

四、感情朗读,促进生成

唐代诗人白居易有云:“感人心者,莫乎于情。”语文课堂教学中,如果缺少情感的碰撞与共鸣,课堂便会显得苍白无力、索然无味,就容易导致课堂效率的低效化。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情感无时无刻不在感染着学生,也在无声地引导着学生的情感走向。语文教材中往往蕴含着丰富深刻的情感,需要我们用心挖掘和感悟。在教学中,教师应首先把握教学内容的感情基调,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捕捉容易触动学生的积极情感。同时,教师要因势利导,及时地把这种情感传递给学生,从而把学生带入一定的课堂情境中,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如教学《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一课,为了让孩子们能像雷利一样,深切地感受到失去父亲的痛苦和对和平的渴望、对战争的憎恨,我创设了多个情境。先让孩子们结合自己的实际,想象雷利的父亲平时都会陪雷利做些什么,感受在父亲去执行任务的这段时间里,雷利是多么期盼父亲早日回来陪他踢球、放风筝……然后我带着高兴又急切的语气说道:“父亲就要回来了,雷利和妈妈是多么高兴呀!他和妈妈手捧鲜花,满怀期待地到了机场……”这时,全班学生都是和我一样高兴,一样充满期待的。我再播放课件,配着图片和哀乐,转换了低沉、悲痛的情感说道:“他们接到的,却是父亲的灵柩……(朗读第三自然段)”这时,我分明看见了孩子们眼里的泪花。我再设计了三段的导读:“我原打算亲吻爸爸的脸颊,可是——”“妈妈原打算接过爸爸手中的行李,可是——”“我们最爱的亲人终于回来了,可是——”孩子们在一遍遍的朗读中,已将自己当成雷利,对他失去父亲的悲痛感同身受,而对和平的渴望也已经呼之欲出了。在课的结尾,我播放了一组关于战争带来的灾难的图片,并配乐讲述了画面的内容,更能使学生深切感受到了战争对人类的危害,纷纷述说着自己对和平的向往。我和学生含着泪花上完了整堂课,在这样强烈的情感冲击下,和平的种子已经在孩子们的心里悄悄地生根发芽了。

教学智慧作为教师的一种教学境界和教学素养,不是事到临头的“灵机一动”,也不是紧要关头的“急中生智”,而是长期经验积淀、知识内化和思想历练的结果。这样的积淀、内化和历练,是一个由内而外地酝酿、激活进而付诸外部行为的实现过程。愿智慧回归课堂,愿课堂闪烁智慧的光芒,将我们的教学智慧落实到每一篇、每一段、每一句的阅读教学之中。让我们的课堂成为学生生命世界中的一片葱茏绿洲,成为学生精神世界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上一篇:感悟数学思想 提升思维品质 下一篇:基于课程标准 有效衔接年段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