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法的思考

时间:2022-08-03 02:34:39

初中历史教学法的思考

新世纪呼唤新的教育教育行为。为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基础教育的改革已经从考试改革、课题改革、教材改革发展到学习方式的改革,新的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倡导情景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受到越来越多的历史教师和学生的青睐。历史的丰富性、生动性和过去性因教师的情景设计而鲜活起来,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也比以前浓厚多了。那么如何才能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情景教学法,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优化历史课堂教学质量呢?

1运用多媒体创设学习情景,形象导入新课

多媒体技术这种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盛情融汇的全息表达,与看、听、做相结合的学习方式一致,能为历史教学提供逼真的表现效果,拓宽了学生的感知空间和时间,生动、形象、感染力强。“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导入新课阶段,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的思绪带进特定的学习情景中,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对一堂历史课教学的成败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利用电教媒体导入新课,可以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联想,激励探究,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2借助图画展示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图画最大的好处是能直观地是情景再现,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去观察、感知、体验,启迪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的印象。针对历史性事件,学生追忆有难度的教材内容,教师可以利用展示图画及历史图片,使学生感知并理解知识。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就都集中在图片上,这时教师可以一边展示图片一边引导学生对图片中所反映出来的及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思考和探究,使学生通过对历史人物及历史现象的学习,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为题,能够站在人类发展的高度,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关注世界的发展、关注人类的命运。在教学过程当中,历史教师应该进最大努力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因为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所在,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创造发展思维,情感的空间。

3创设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思起于疑”,疑问是学生思维的出发点。在情景教学中,要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一问题的提出、分析和解决为载体来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首先,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必须蕴含有利于学生思维和意义建构的问题,其次是由谁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们都知道,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很多学生不会提出问题、不善于提出问题,原因在于我们的教师垄断了提出问题的权利,没有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也没有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因此我们应该要求学生不唯书、不满足和不局限于教材已有的结论,应该引导学生在预习教材的基础上,敢于大胆的提出质疑,并产生一种主动探究历史真实的欲望,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地寻找答案。为了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是以上教学观点落到实处,历史教师 在历史课堂教学当中教师不但要讲的全面,讲的透彻,还要善于创设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出了自己创设问题以外,更重要的是应该引导学生自己创设问题,把学生创设的问题引进课堂,在课堂中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这样学生才能从一定的情景出发,通过生生、师生间多向交流与合作,一同讨论、探索、解决问题。获得新知识。为了创设问题,教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创设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如在教“伟大的历史转折”这一课时,我设计出了一系列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引导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以设计出来的问题为学习目标,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和多媒体课件提供的相关历史资料,从中由浅入深的思考和理解本科所要掌握的历史知识。这样,教师为学生设计了有挑战性的任务,为学生的合作学习指明了学习的目标和方向,使学生面对问题产生求知和探究的欲望。开始时,学生面对这些问题有一点茫然,但他不是令人绝望的深渊,它只是挑战一个人的智慧,经过教师的引导,经过学生自己的认真阅读和思考,经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问题就能迎刃而解。教师展示问题后,让学生针对问题展开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分析教材中提供的材料,进行提炼、思考、综合、草拟答案。这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感悟获取知识,不仅使学生获得知识,而且让学生得到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创新的体验,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以培养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和增强独立自主探究意识。这种把教师创设问题和学生创设问题相结合的方法,可以给学生创造更大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空间。

上一篇:浅谈生本课堂小学数学教学 下一篇:提高汉语听力能力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