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疗效与心理有关

时间:2022-08-03 02:26:47

药物疗效与心理有关

现代医学已逐步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人们在治疗疾病时越来越重视心理状态对药物疗效的影响。良好的心理状态可增强疗效,缩短病程。反之,心理状态不佳时,药虽对症却难以奏效。如某患者找甲医生开药服用后觉得疗效不明显,又找乙医生诊治,服药后竟然疗效特佳,其实甲乙两医生用药相同,只是前者开的是中文处分,后者开的是拉丁文处方,患者误以为后者开的是进口药,迷信进口药的心理起了作用。

又一患者在某专家门诊看病,服药后见效。’复诊时专家认为只需巩固疗效,就让身边年轻的进修医生开药。可患者对这年轻医生不信任,服药后无明显效果,又找专家,专家仍用同样药,只把药名改了一下,患者服后很快治愈。这说明心理状态不但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有着重要作用,而且直接影响着药物功效的发挥。那么为什么心情不佳会影响药效的发挥呢?科学分析认为,患者心情欠佳时,人体抗疾病的能力减弱,细菌、病毒在体内繁殖能力增强,此时药效的作用就相对地被削弱了。当患者心情愉快时,人体内气血运动比较通畅,药物有效成分相对畅达,因而疗效更强。

如果说药物是治疗疾病的种子的话,那么心理状态就是赖以开花结果的土壤。作为医生,应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有的放矢,最大限度的满足病人心理需求,取得病人的信任。作为患者,则应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豁达的心态。

编辑/廖星匆出门,扬长而去。

罗小红说:“我们这个样子已经6天了,这场争执是由一个床垫而起的。房子要装修,大方案由骆宇定。一切都进行得差不多了,就考虑换个床垫。我想买那个3000多元的,那种床垫工艺考究、承托力好,很舒服。你想啊,人有很多时间是在床上过的,床很重要。但骆宇说买1400元那种就行了,3000多元那种已经超出他的预算。我不愿意――并不是钱不够,是他死脑筋,做惯了工程的人,把预算做到家里来了。开始时我们还试着说服对方,,后来说得烦了,就吵,一吵就把以往一些气人的事都想起来,就更气。吵得多了,怨越积越深,也没激情吵了,就冷战,互不理睬。再这样下去我真有点受不了,可是,没理由要我去跟他讲和。这事发展到后来,已经不是床垫的问题,而是大家都在较劲。”

像罗小红他们这样的情况还算是双方比较理智地处理问题,有些情绪激烈的,这时候便会做出些添乱的事情来。

第一阶段:誓不低头

情侣争执过后,为什么要摆出一副“我永远不要理你”的姿态?原因错综复杂:有时是自尊心作怪;有时是为了惩罚一下那个伤你心的家伙;有时是因为怕碰钉子:万一讲和被拒怎么办?这真是太没面子了!又或者,讲和换来的是对方的正中下怀、得意洋洋甚至一顿咒骂,何苦呢?

心理专家指出:这种吵架不肯低头的脾性,许多时是从父母处学来的。小时候,我们绝少见到父母吵架会好好收场――总是不明不白,不了了之。最后的结果,不是冰释前嫌,而是无可奈何,算了。所以,我们从来都没有机会学习怎样好好地讲和。这种状态是有男女之别的。情绪不安时,女性较喜欢有人陪伴在侧,男性却宁可独处。这种不同往往会加深两人之间的矛盾。女性多半是希望早点结束冷战的一方,而男性则是一副保持距离事不关己的态度。短期来说,保持距离是明智的做法,可避免触及伤心处,也让彼此都冷静下来想想前因后果;但如果时间长了问题还没有解决,人的心肠一冷下来,就比较难办了。

别做沉默的羔羊。冷战时期的争执,或许“讲多错多”,但决不是说“沉默是金”。要解决问题,首先就要有顺畅的沟通。

许薇今年跟王铭结婚4年,最近离婚了。听听她的经历:“我跟王铭说话他总是默不作声,他不跟你吵,但对你说的无动于衷。我常常不得不闭嘴。他这样子我很难受。自从我决定重返校园进修,他便这样对我。他认为我应该留在家照顾当时才两岁大的儿子,但我认为有保姆照顾就可以了,进修的机会也很重要。”许薇觉得很孤独,当时就想:与其这样别别扭扭的不愉快,还不如单身的好。这个想法不断地在她脑海浮现,离婚就发生了。

专家认为,对伴侣不理不睬与对着他大叫大吼,后果都没有两样。在某种程度上,大叫大吼甚至比不理不睬强,因为至少在家还有“说”的愿望,只是方式火爆而已。

一走了之不是办法。无论是回娘家,还是独自外出甚至夜不归宿,都不是明智的处理方法。除非对方做得实在过分,需要给予一点惩罚。

在某种程度上,离家外宿是一种威胁,潜台词是:看你没有了我怎么过?

同时,你还要做好准备,万一他不来找你、接你回去,你跳得这么高,怎么找得到台阶下?

第二阶段:言和要讲时机和策略

即使你已决定跟他言归于好,也要伺机而行。着时机未成熟,不必急着修好。有时,若对方仍未有和好的心理准备・,他也许会对你大吼:“我气死了,我跟你无话可说!”或者“拜托你马上在我眼前消失!”这种状况表明机会未到,你

上一篇:世上最昂贵的15种食物 下一篇:是是非非话增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