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

时间:2022-08-02 09:45:10

浅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

教育在孩子成才过程中起着主导甚至决定性作用,它的有效开展,离不开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而家庭是记忆开始的地方,是漫长的成长岁月,是出发的方向。过去的记忆和未来的方向将左右一个人的命运,家庭是命运的摇篮,一个人的性格、品德和选择的人生道路,都无不打上家庭的烙印。家庭是孩子的天然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教育对一个人来说,既是启蒙教育,也是终身教育。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非常大,作为父母来说,应怎样教育孩子、给孩子的成长应提供怎样的空间和条件呢? 一、家庭要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因此,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起着积极作用。家庭环境犹如一片土壤,它所蕴含的营养,以及周边的天气、环境条件,直接决定着孩子这颗种子是否能顺利成长,并成为参天大树。在父母关系和谐、家庭关系融洽、老老小小都能尊老爱幼、领里关系和睦这样的环境里,孩子便能安心地学习、愉快地成长。二、对于孩子的兴趣特长,家长们要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充分挖掘孩子的潜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家长们日益感受到了社会的竞争与压力。这样的压力,大人们也在顺势转移到自己的孩子身上。各种辅导班的学习和音体美样样不落,哪怕家里经济不宽裕,也要勒紧了裤腰带送孩子参加各种培训。殊不知,这样的做法会适得其反,毕竟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应该让孩子在玩乐中去享受学习,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有的孩子天生的好噪子,音质纯美、音域宽广,这就为培养他们成为歌手提供了物质条件和可能性;有的孩子生来好观察,这就为他们学绘画、搞实验提供了有利条件。记忆力好的孩子,学外语可能会成功;好思考的孩子,学理科搞思辩可能有乐观的前景……根据孩子的遗传素质,因势利导,让孩子如鱼得水,能有效地发挥他遗传优势,培养他成为有大用之才。三、家长要为孩子传递正能量,将社会上一些负面的、不利的因素进行过滤,使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孩子接受外界的机会与方式越来越多。社会大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家庭德育环境的多种德育源的产生和发展,社会道德层面上多种道德信息的传播、大量道德媒体的辐射和社会影响因素在孩子思想品德形成中的作用明显增强。这些都使家庭道德教育在大环境中走出了封闭模式,直接面临社会变革的八面来风。开放时代的到来,导致多元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伴之以传统道德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对话,以及社会群体阶层化的出现和加速形成,都使得家庭教育置身于多元道德观念互相冲突的社会当中。传统道德规范约束力减弱和社会控制逐渐松弛,使新生的各种道德问题和道德难题横亘于父母面前。

正义与邪恶,博爱与自私,善良与狡诈,热情与冷漠……作为家长,应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孩子怎么做才是对的。孩子的模仿能力较强,这一点不可忽视,我们大人只有严格要求自我、身先力行,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才能使他们做一个正直的人、有修养的人。四、要关心孩子的学习,给他们提供一个相对独立、安静的学习环境,与孩子共同成长、进步许多父母都在抱怨,自己每天为了生计早出晚归,对孩子的教育也是倾尽所有,可孩子的成绩却不尽如人意,甚至有的孩子越学越不爱学习。有的父母节衣缩食尽量满足孩子的各种需求,孩子却满不在乎,甚至仍然对父母不满。有的父母的谆谆教导被孩子视为罗嗦,还有的父母被自己的孩子瞧不起。他们问:现在的孩子怎么了?想想自己小时候可不是这样的。其实,在这种关爱下成长的许多孩子也觉得苦恼。为什么作业总也写不完?为什么兴趣班越来越多?为什么怎么努力也不能让大人满意?为什么父母总说别的孩子好?为什么许多好的想法不能被理解?时代在变,环境在变,孩子们衡量父母的尺子也在变。作为父母,并不是单纯地保证孩子的衣食住行、注重他们的生活就够的,还应该了解和重视孩子的内心情感世界,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变为孩子心目中的现代好父母。那么,家长们应该怎么做呢?(1)作为家长,也可以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调整心态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面对成长中的烦恼。家长的本分是工作,孩子的重心是学习。如果说孩子的生活是幸福的,就必须要有快乐的学习生活为支撑。作为父母,对孩子的关注不要化为“苛求”与“压迫”,你可以以实际行动陪伴在孩子左右,毕竟最好的爱是陪伴,于无声中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的关爱与期望。孩子取得了进步,你可以鼓起掌为他喝彩;孩子犯了错,你可以指出其不对之处,以理服人;孩子遇到了挫折,你可以像个朋友一样,倾听他内心的苦闷,并试着拨开他心头的乌云……(2)给孩子“学习”以应有的空间。孩子入学后,也在一天天长大,他们的身体在发育、心理也在逐渐变得成熟。作为家长,对孩子进行监督教育是必须的,但也要适可而止,否则问得太多,孩子会觉得唠叨,开始和你反着干,造成物极必反的不良后果。作为家长,应该教育孩子遵守纪律、自觉努力学习,不管是否有趣都要按老师的要求完成作业。在家里应该给孩子安排一些固定的学习地方,如果有一间属于孩子自己的房子最好,在这个地方里,应该有一张桌子供孩子读书、做作业,有一个可让孩子放自己课外读物和小物品的柜子(或抽屈)。家长要和孩子一道制定一张作息时间表,以安排好读书、学习、休息、睡觉的时间,并要求孩子自觉执行。学习习惯的培养是需要过程的,因此,家长应在孩子入学之初,安排一定的时间和孩子共同学习(最好在晚饭前后),并询问孩子上学的情况、班里发生的新鲜事等,父母这样的关心和帮助有利于强化孩子对学习的重视。(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造就孩子的一生。我们都说“活到老,学到老”,这样的“学”,首先应该让孩子拥有一种良好的学习能力。学习是一种智力劳动,它的成功是智力活动的综合成果,但作为非智力因素的习惯,也影响着学习的每一个环节,影响着学习效果。因此,家长需要明智地在孩子开始学习之时,就和学校携手,播下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种子。对孩子来说,完成家庭作业是日常学习活动中的必然的组成部分,它是反映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的一个重要方面。回到家,第一件事应是完成当天的作业,切不要因为一般的原因更改它。做作业时,要像上课一样严格,不说话、不搞东西、不吃东西、不离位,更不能看电视等,完成作业要一气呵成;做完后要认真检查,不能满足于做完了事,要收拾好书本、文具、装好书包。另外,家长要鼓励孩子上课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培养其学习的积极性。课外,要鼓励孩子多读书、多看书,养成事事动脑、动手查阅工具书的习惯。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不关心孩子的学习,不重视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会使孩子从小学习就比较吃力,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习就越来越困难,甚至成为孩子望尘莫及的事了。因此,关心、重视并帮助孩子学习,将成为孩子学习的助推器。

总之,作为家长,必须有正确的现代教育观念和方法。为了我们的孩子,为了我们民族的未来,也为了我们自己,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吧!

上一篇:两化融合能给企业带来什么好处 下一篇: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