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多层个性化生成阅读”策略的实践

时间:2022-02-11 10:14:29

语文“多层个性化生成阅读”策略的实践

“多层个性化生成阅读”首先强调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同为主体又互为客体。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互促、教学相长的过程,是激发师生的生命潜力、焕发生命激情的过程,是揭示人的真、善、美,以及显示人的本质力量的价值的过程。

一、教情准备――多渠道优化

首先,阅读方法多样。新课改要求教师要创建一种开放的课堂结构,即在课堂上鼓励学生自由组合、各抒已见、大胆讨论、上台陈述。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民主的环境,对学生的层次区分、问题设计的科学性上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与认识,领悟作品的内涵,建构自己的文学世界。运用引申法、悬念法、留白法、比较法、假设法、拓展法等调动学生的体验和认识。其次:营造阅读的氛围情景,如电影、多媒体等。使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与知识,与自己的阅读风格或喜好挂钩。再次,根据学生个性和爱好,利用体、音、美、政、史、地、理、化、生各科知识点的有关文章,尤其是热点问题,引进阅读范畴,阅读、鉴赏、激活课堂。最后,充分利用学生感兴趣的资源。因课时的限制和教学任务的制约,教材内容不能充分展开,采用课外学习可以弥补课时的不足,提升学生的知识层面,使课堂上研究方法、策略得以顺利开展。

二、学情进行――个性阅读生成化

(一)学生分层

分层是在承认学生差异、面向全体学生分为不同层次小组、使每个学生均有所获的原则指导下,最大限度地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学习条件”和“必要的全新的学习机会”,体现了教育的机会均等、个体需要,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发展,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多层次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A层组教学目标:在掌握课程标准要求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基础上,着重知识的加深和知识面的拓宽,提高理解、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研究性学习。B层组教学目标:主要是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要做到不降低作文学习兴趣,同时树立起语基学习自信,使整体成绩稳步提高,提升作文能力。C层组教学目标: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要做到下要保底,不降低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重点是培养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变拉着走、推着走为主动走。

(二)问题分层

语文课堂的问题设置,最忌讳的应该是那些大而无当的问题。问题应该有趣味性、挑战性,而且又有充分的延展性。

1.问题角度多层、多元

多元是一种理念,是一种指导思想,也是教育发展的趋势。而文学作品因为这种个性的解读而更具有魅力。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知识积淀和感情经验去体验作品,将课内与课外、课本知识与自己的阅读积累有机串联,力求对作品作出有个性的反应,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2.鉴赏点个性、专题

文章之所以引人入胜,是因其所具有的语言美、文意美、文势美、思想美、创造美,其情感的抒发或触景生情或移情入景或哲理领悟各有侧重,鉴赏不必面面俱到。教师应根据学生层次特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审美感受,披文入情,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拓展精神境界。

(三)作业分层个性阅读圆合化

新课程环境下,作业的内容突出开放性和探究性,作业的内容打破学科的界限、联系生活关注时事,作业的形式体现创新性、多样性和合作性。可以是书面文字式的,可以是操作式、实物式和口头式的,也可以是生活实践性的;可以是单项的,也可以是综合性的;可以是理解性的,也可以是识记性的;可以是课堂内完成的,也可以是课外完成的;可以是教材和教师提供的,也可以是同学甚至学生本人拟订的;可以是由个人独立完成的,也可以是由学习小组合作来完成的,甚至可以是学生与教师、家长来共同完成的。总之,作业量遵循的不是“多多益善”的原则,而是“精而有效”的原则。

(四)评价分层个性阅读明确化

1.学生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是就评价主体而言的,就其评价方式而言侧重于形成性评价。评价所涉及的范围:观点和理由。

2.教师评价

针对学生的自我评价,尊重、理解学生的评价,突出学生的个性建设,不求全责备,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和自我负责精神。同时,加强过程评价,重视个性评价,注重过程性和激励性。

总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以科学的教学精神、合适的教学模式、灵活的教学方法、优化的教学程序、有效的操作策略进行人文化个性教学,优化学生学习态势,增进学生人文思想,构筑学生自主学习的广阔空间,注重激发生成,以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上一篇:发电企业文化建设在台电的实践 下一篇:“新月诗”中的语言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