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镜成像效果简析

时间:2022-10-21 07:08:24

平面镜成像效果简析

实验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的基础,是学生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一个平台。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四章第二节教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在教学中,首先弄清教材编写意图,然后针对探究方案和探 究方法,可结合学生和班级实际作一些尝试,对该实验作“探究新尝试”。

一、探究方法

控制变量法是物理实验探究的最基本的方法,但是本实验除了控制基本条件或变量外,还要用到“等量效替换法”。因为平面镜所呈现的像是虚像 ,无法用光屏承接,只能用眼感受像的存在,常言说“水中月,镜中花”就能显示出其中的道理 。

二、探究器材选取

1.毛玻璃150cm×150cm一块;

2.厚、薄无色玻璃150cm×150cm各一块;

3.深“茶色”厚、薄玻璃150cm×150cm各一块;

4.浅 “茶色”薄玻璃150cm×150cm一块。

三、探究方案设计

(一)室内光线较强

1.用毛玻璃做实验;

2.用厚、薄无色玻璃做实验;

3.用深“茶色”厚、薄玻璃做实验;

4.用浅色“茶色”薄玻璃做实验。

(二)室内光线较弱(关上门,拉上窗帘)

1.用毛玻璃做实验;

2.用厚、薄无色玻璃做实验;

3.用深“茶色”厚、薄玻璃做实验;

4.用浅色“茶色”薄玻璃做实验。

四、实验所观察到的现象

(一)室内光线较亮时

1.毛玻璃:正面看不到像,背面用光屏呈不到像。

2.用厚、薄无色玻璃实验:厚玻璃正面能见像,但较暗且不够清晰,物距U与像距V略有差距(U

3.用深“茶色”厚、薄玻璃实验:厚茶色玻璃像较清晰,物距U略大于像距V,但不好找像所在的位置。薄茶色玻璃像比较清晰,物距U=像距V,但不好找像所在的位置。

4.用浅色“茶色”薄玻璃实验:像比较清晰,物距U=像距V,容易找像所在的位置。

(二)室内光线较暗时

1.毛玻璃:正面有较模糊的像,但无法在异侧找到像的位置。

2.用厚、薄无色玻璃实验:厚玻璃有清晰的像,容易找出像的位置,物距U与像距V略有差距(U

3.用深“茶色”厚、薄玻璃实验:厚茶色玻璃像很清晰,但不好找像所在的位置。物距U略小于像距V。深薄茶色玻璃像很清晰,物距U≈像距V,但不好找像所在的位置。

4.用浅色“茶色”薄玻璃实验:像清晰,物距U=像距V,容易找像所在的位置。

五、数据现象分析

1、毛玻璃:烛光射到毛玻璃表面发生了漫反射,光线分散,不易成像,毛玻璃不透明,且不能找到像的位置。

2、用厚、薄无色玻璃实验:室内光线强时,像都不很清晰,但较容易找出像的位置,薄玻璃比厚玻璃成像效果好。

3.用深“茶色”厚、薄玻璃实验:厚茶色玻璃像都比较清晰,光线暗时效果最好,但又不便找出像的位置。

4.用浅色“茶色”薄玻璃实验:室内光线暗时成像效果最好,容易找像所在的位置。

六、实验效果最佳选择

1.光线较明亮的教室选薄浅色茶色玻璃做平面成像最好;

2.光线较暗的教室选薄无色玻璃做平面成像最好。

七、几个影响实验效果的因素

1、两支蜡烛规格不能完全相同(长短、粗细、形状);

2、成像玻璃板是否与桌面垂直;蜡烛是否与桌面垂直,且两支蜡烛的连线是否与玻璃表面垂直;

3、尽可能让蜡烛缩小,形成点光源。

上一篇:物理课堂上也应融合民族的文化 下一篇:如何提高农村中学生“先学”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