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实践研究

时间:2022-08-02 08:44:58

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实践研究

摘 要:对当前的初中音乐教学进行审视,就会发现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如课程安排仅停留于形式,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的个人体验,无法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等等,这导致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一直处于无效状态。因此,探索科学教学方法,对目前教学现状进行转变,实现音乐课堂的有效教学,是广大初中音乐教师应重点关注的话题。

关键词:初中音乐;有效教学;导入;主体

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实践,对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两点做法作出阐述。

一、进行精心的课堂导入设计,深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一节课的教学质量如何,与这节课的开始环节,即导入环节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如果这一环节设计得新颖有趣,便能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全身心地学习本节知识。所以,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对导入环节进行精心的设计,以为一节课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比如,在学习《保卫黄河》这首歌曲时,一上课,我就给学生播放了一段视频,视频中,展示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奋勇杀敌、英勇抗战的壮丽画面,望着眼前画面,学生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于是,我说道:“同学们,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没有恐惧,有的人拿起了刀枪,与敌人浴血奋战,有的人拿起了笔,创作出了催人奋进的歌词,这首《保卫黄河》就是由冼星海在这种背景中创作出来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歌曲。”这样,我通过在导入环节给学生播放视频并阐述当时的背景,深深吸引了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对接下来音乐内容的学习产生了兴趣,为实现初中音乐的有效教学打下了基础。

二、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我们要多设计学生能够参与的教学活动,做到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为实现初中音乐的有效教学提供保障。

比如,在学习《化蝶》这首歌曲时,在结合视频让学生欣赏歌曲时,我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歌曲可以分为几段?每段陈述表达了什么?各段在速度、力度和音色上有什么变化?待学生思考完毕后,对这些问题进行回答。这样,我就做到了让学生主体参与课堂,发挥了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也有利于学生对这首歌曲的深入理解。

总之,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我们要积极遵循新课改理念对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从而让学生变得乐于学音乐,喜欢学音乐,大大提升音乐的教学质量,实现初中音乐的有效教学。

上一篇:地理课堂提问如何启发学生创新思维 下一篇:我们感受到香格纳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