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时间:2022-08-02 08:10:09

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摘要: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包括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和资本项目放开两方面内容,本文对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内容以及对商业银行影响做一简要分析,并梳理出下一步改革的方向。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商业银行;进程预测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4)07-0191-01

人民币汇率市场化一直是金融领域里的热门课题。2014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2014年3月17日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1%扩大至2%,彰显了汇率市场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的趋势。本文对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内容以及对商业银行影响做一简要分析,并梳理出下一步改革的方向。

一、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内容

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包括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和资本项目放开两方面内容。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方面,2005年7月,央行宣布将人民币汇率一次性升值2.1%,并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2010年6月,央行启动“二次汇改”,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2012年4月,央行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每日波动幅度由0.5%扩大至1% 。2014年3月,央行再次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每日波动幅度由1%扩大至2%。2013年上半年央行外汇占款1.54万亿人民币,央行外汇储备增加1851亿美元(折合1.15万亿人民币),表明市场中的美元主要由央行接盘,人民币汇率并没有完全显示市场供求关系。总体来看,我国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方面正处于管制与市场交接阶段。

资本账户开放方面,近年来,我国资本账户开放步伐明显加快。2010年10月,十七届五中全会决定,将“逐步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目标写入“十二五”发展规划。2013年5月,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关于2013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提出稳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建立合格境内个人投资者境外投资制度,研究推动符合条件的境外机构在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目前我国在外商直接投资、企业“走出去”以及境外合格证券投资等方面已逐步放开,但在最重要的境外借贷(包括商业银行从境外市场融入资金和境内企业从境外银行贷款)、个人境外投资等方面仍受到外债指标等严格控制。IMF认为在资本项目7大类11个单项中,一国开放信贷交易工具,且其它单项开放6项以上,即可视为基本实现资本账户开放。目前我国仅有直接投资、直接投资清盘两个单项基本开放(见表1),在资本项目方面属于基本管制性质。

二、汇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汇率市场化进程中,央行将逐步从维持汇率稳定的困境中抽身,银行外币流动性、利率风险、汇率风险上升。从国际经验看,韩国、墨西哥等国在汇率自由化后过度依赖短期资本流入进行信贷扩张,在境外资金来源中断后,利率、汇率和流动性风险叠加,均酿成系统性风险。从我国情况看,汇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外汇资产总量、息差、流动性都产生影响,具体表现:一是随金融自由化不断加深,外汇资产占比上升。五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工、农、中、建、交)外币资产占全部资产比重由2009年的14.1%上升至2012年的15.6%。二是外汇业务息差管理和效益管理难度加大。随着资本项目逐步放开,套利性存款和贷款渠道更加通畅。在2012年人民币汇率波动情况下,大量外币套利性存款流入,造成商业银行损失初步估计在15-20亿美元。尽管存在上述影响,但从影响程度看,风险总体可控。

三、未来汇率市场化进程预测

下一步,汇率市场化改革将以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促进进出口平稳增长为出发点,逐步梯次推进。可预见的具体步骤为:首先鼓励资金“走出去”。包括允许企业自主开展海外投资和并购;允许境内居民通过指定银行将资金汇入发达国家进行证券投资。通过资金“走出去”改变当前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双顺差局面,最终实现资本项目逆差和国际收支基本平衡。预计此项内容在1年之内基本完成。其次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在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后,可以继续扩大人民币波幅,减少央行入市干预的频率和力度,提高中间价形成机制的透明度和市场化。预计此项内容1-2年基本完成。最后逐步放开资本项目管制。包括放开有真实贸易背景的境外借贷,放松外债指标管理,允许境外资本投资中国证券市场和不动产,建立离岸市场人民币回流机制。由于利率、汇率市场化可以为资本项目放开和外部资金冲击建立缓冲器,预计此项改革待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市场化基本完成(3-5年)后再行推出。

数据来源:根据《IMF汇兑安排与汇兑限制2011》英文版中的相关内容整理划分,其中“部分可兑换”指存在严格准入限制或额度控制,“基本可兑换”指有所限制,但限制较为宽松,经登记或核准即可完成兑换。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交易包括资本证券投资、货币市场工具和其他证券投资三个单项;贸易信贷包括商业信贷、金融信贷和备用信贷三个单项。

上一篇:人力资源柔性的经济学研究 下一篇:平衡记分卡在企业绩效管理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