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保障读书会讲话

时间:2022-08-02 07:34:46

劳动保障读书会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市劳动保障系统领导干部理论读书会暨半年度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市委理论读书会关于减轻企业负担支持企业发展和全省劳动保障系统领导干部读书会精神,总结半年工作、特别是本年度必须重抓的“16项主要工作”推进情况,研究探讨下半年工作思路。会上,各地都做了很好的发言,部分县(市、区)还就关系全局的一些重大问题和重点工作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会后,市局相关处室(单位)要抓紧进行梳理和研究,在制定政策和推动工作中加以吸纳。在大家发言的基础上,我主要讲四点意见。

一、关于上半年工作的总体评价

今年以来,全系统按照年初总体部署,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改善民生的总体要求,注重思路创新,拓展工作领域,加大落实力度,突破重点难点,力促各项工作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半年工作的主要绩效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重点目标任务基本实现时序超半。上半年全市净增就业人数3****53人,完成省政府考核目标的63.9%;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8683人,完成省政府考核目标的55.7%;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2270人,完成省政府考核目标的61.4%;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继续保持稳中有降。社会保险参保人数和基金征缴收入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上半年全市企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80.49万人、53.****万人、128.03万人、47.08万人和21.95万人,分别比上年新增4.3万人、4.23万人、15.15万人、2.72万人和1.98万人。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分别完成省下达扩面指标的78.16%、76.92%、71.46%和54.1%。随着“五费合征”的全面推进,各项社会保险基金征缴收入均超过去年同期水平,其中路桥区社会保险基金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66.41%。除了五大保险扩面征缴取得新突破外,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工作也取得新进展。全市已有23.55万人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完成省政府考核指标的73.58%。有14.48万名失土农民参加了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其中7.45万人开始领取养老金。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有序推进,上半年全市共组织技能鉴定4.04万人,完成省政府考核指标的73.47%。培养高技能人才2979人,完成省政府考核目标的45.8%;培养技师642人,完成省政府考核指标的48%。主要工作指标序时和增幅所达到的水平为我们全面或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奠定了良好基础,有助于全系统始终掌握年度工作的主动权。

第二,若干重要事项得到有力推进。这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工作取得新成效。上半年市局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城镇“零就业家庭”和“农村低保家庭”劳动力就业援助工作的通知》,制定“一对一”帮扶政策,共消除零就业家庭13户,实现就业15人,基本达到了“动态清零”的目标。与此同时,全市还通过开展“就业援助社区行”、“民营企业招聘周”和“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服务周”等活动,举办各类招聘会29场次,提供就业岗位45800个,为就业困难群体和大中专毕业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公共就业服务,帮助他们实现就业再就业。二是全民创业活动稳步推进。根据“两年”工作要求,今年我们把推动创业作为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快研究出台鼓励自主创业的政策措施,完善和落实小额担保贷款、税费减免、就业服务补贴等扶持政策,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扶持创业的作用。全面启动了“阳光创业计划”,已对261位学员开展了“SYB”和“IYB”项目培训。三是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按照市政府提出的“加快‘五位一体’社保体系建设”的要求,市局加快探索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专门组织调研组到杭州、嘉兴等已经实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兄弟市地考察,在深入调研、多方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现已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的通知》(台政办发〔2008〕66号),拟订了《台州市区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办法》、《关于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障制度的意见》和《关于台州市农民工基本养老保险实行低标准缴费低标准享受的通知》等3个送审稿,正递交市政府审定。农民工参加各项社会保险以及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制度建设有望破题。四是劳动维权工作取得显著的阶段性成果。前6个月全市共处理群众投诉案件4251起,结案4089起,结案率为96.2%;追回被拖欠克扣工资2356.60万元,查处和清退童工65人。受理劳动争议案件1766件,结案1703件,结案率为96.43%,为劳动者挽回损失3349.86万元。与此同时,全系统高度重视维稳工作,认真开展矛盾大排查、大调处活动,对一些重信重访案进行分类包办,跟踪督导,切实做好奥运期间维稳工作。

第三,制度机制创新不断取得新的收获。经过多年的实践,各地面对不断拓展的工作领域和不断出现的深层次矛盾,虽然采取的具体解决办法各不相同,但重在制度和政策层面上研究解决问题的方针思路是共同的。今年以来,全系统通过制度创新和机制完善,推动了若干具体工作的深入开展,收到了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在完善劳动关系三方工作机制上,市委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和推进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意见(试行)》,针对调整劳动关系的新要求和个私经济组织迅速增长的新情况,及时将工商联纳入三方联席会议组织,进一步扩大了这一机制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助推了和谐劳动关系构建工作;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上,注重加强培训实训基地建设,加强与各县(市、区)的技工学校、中职学校和吉利技师学院、台州职业技术学院联系与合作,充分发挥他们在技能教学方面和实训设备方面的优势,结合台州产业集群优势,对接培养相关人才;在基层基础建设上,许多地区继续大力推进乡镇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再上新水平,并努力将劳动保障服务延伸到农村基层,为开展统筹城乡的劳动保障工作做了许多抓基层打基础方面的准备。同时,各地都在竞相提高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工作在一些地区有新的突破;在作风行风建设上,结合市委统一部署的作风建设活动,市局广泛开展了以“解放思想、激发活力、创业创新、改善民生”为主题的大讨论大实践活动,引导干部职工不断增强科学发展意识,创新发展理念;为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服务企业发展,对各类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全面清理,将原有的8项行政许可审批项目削减为7项,将原有的40项非许可行政审批项目归并削减为26项,其中14项办理时间提速1/3以上,2项承诺即时办理。各地也把提高工作效率、改进服务态度作为改进工作作风的重点,深入开展创建优质服务窗动,全系统干部员工的精神面貌和工作的效率效能得到了有效提升。

二、关于当前劳动保障工作形势把握及应坚持的工作原则

在看到成绩和进步的同时,大家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若干方面改革的深入、党委政府执政理念的转变,以及城乡劳动者和保障对象多方面期望值的普遍提高,劳动保障的工作领域、工作目标、工作对象、工作方式等若干要素都处在调整转变之中。今年5月份市委三届十次全会作出《关于全面改善民生的决定》,其中“城乡统筹”、“和谐社会”、“长效机制”、“基层基础”等工作部署的“关键词”对我们这样的民生部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城乡统筹”意味着全面地扩大了我们的工作领域,若干倍地增加了我们的服务和保障对象;“和谐社会”意味着大大地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标准,一事当前,我们必须特别关注各种不同利益群体的诉求,注意可能产生的社会效果;“长效机制”意味着既要立足当前,更要着眼长远,我们必须自觉转变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在制度建设和机制创新方面投放更多的精力;“基层基础”意味着工作重心下移和一线力量强化,我们必须在软件硬件建设上谋求新的突破,致力于把劳动保障的公共服务工作做到城乡老百姓的身边。

就我们面临的具体工作而言,有些是制度安排层面的,比如养老保险现收现付模式以及个人账户空账运行带来的潜在支付风险的逐步化解;社会保险待遇人群差、地区差等现实矛盾的逐步解决;“求职难”与“招工难”现象并存背后深层次问题的正确处理;社会呼声强烈的一线在岗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的真正建立等等,都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寻求办法。有些是工作落实层面的,比如社会保险关系跨地区顺畅转接落实不够;社保扩面虽然实现时序过半但整体幅度却处于全省后列;被征地农民就业率不高;劳动合同签订率偏低可能引发年底劳资纠纷案件骤增;新增技师和高级技师人数明显低于时序进度,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不能适应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的要求等等,一般都是认识不清、工作不实、力度不到带来的问题。除了这些通过我们自身努力可以解决或逐步解决的问题之外,还有一些矛盾和问题则需要上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和相关方面的配合才能得到解决。比如工作领域的拓展对就业、社保、维权的服务能力、经办能力、执法能力的要求空前提高,劳动保障各项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财政投入的需求不断加大,《劳动合同法》的颁布施行赋予全系统在用工管理等方面更加艰巨繁重的任务等等,特别需要我们强烈呼吁,积极宣传,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争取各方面的支持。

就我们面临的宏观环境而言,制约劳动保障事业发展的因素也在增多。今年上半年,受外部环境趋紧、资源硬约束加剧等不利因素叠加作用影响,我市经济运行面临了前所未有的严峻复杂形势,经济增长出现减缓势头。国民经济主要指标中,无论与去年同期相比,还是与一季度相比,大部分经济指标的增幅都出现了下滑势头,特别是支撑经济增长的工业生产、投资、出口、经济效益等主要经济指标运行不容乐观,企业景气指数大幅下挫,许多企业亏损倒闭,全市经济发展压力空前加大。一些企业纷纷坦言“人民币汇率上升、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原材料价格上涨和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已成为架在“外向型”企业脖子上的“四把刀”。经济不景气至少给劳动就业、社会保险征缴扩面和劳动监察工作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在这一特殊背景和特定条件下,市委月初在三门召开的理论读书会,我的理解是一种战略安排,目的是通过务虚的形式来进一步统一思想,理理思路,集中集体的智慧,形成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层面更有针对性的战略部署。会上,张鸿铭书记明确提出了“抓生产力就是抓稳定,抓企业发展就是保民生”的理念,应当说具有相当的高度和深度。为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确保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市委市政府要求各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强化对企业的服务,指导和帮助企业用足、用好国家和省、市现有的扶持政策,制定出台引导、支持企业转型升级的新政策,千方百计帮助企业解难题、渡难关。下阶段,如何找准劳动保障工作与服务经济发展的结合点,既做到尽力而为,又做到量力而行,实现劳动保障工作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是一项重要而现实的课题。

我们对形势和任务作上述分析和提示,目的很清楚,就是要引导大家既要正视面临的各种困难和矛盾,保持清醒头脑;更要善于把握新的历史机遇,积极主动,恪尽职守,努力做好党委政府要求做、人民群众期盼做、部门职责应该做和现实条件允许做的实事、好事和新事,着力解决若干事关改善民生的社会现实问题,以此彰显劳动保障工作在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价值和意义。对于当前劳动保障工作面临的形势,在这次全省劳动保障系统领导干部理论读书会上大家用四个“从来没有”来概括:一是各级领导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度重视劳动保障工作;二是社会各界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度关注劳动保障工作;三是劳动保障部门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大的压力;四是劳动保障干部职工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忘我投入地工作。大家认为,目前,劳动保障事业正处在最有活力、最具发展的时期,同时也是最有压力的时期。鉴于此种认识,今后在工作中应注重坚持四个工作原则:

1、坚持发展为先,民生为本。发展为先,就是要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发展是硬道理,通过发展,不断增强经济实力,不断增加社会财富,为劳动保障现实问题的解决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发展为先,就是要坚持科学发展,推进创业创新,着力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建设“三个台州”,打造“三张名片”,实现台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民生为本,就是坚持把以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和归宿,就是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就是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程度。

2、坚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当前,台州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需要解决的民生问题很多,必须突出工作重点,抓住关键环节,明确主攻方向。突出重点,就是要重点解决好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重点解决困难群众、弱势群体、特殊群体的生产生活,重点解决就业、养老、就医、收入分配等社会保障等问题,重点解决欠发达地区、山区、海岛的民生问题。统筹兼顾,就是要统筹兼顾当前和长远,统筹兼顾本地户籍居民与外地户籍居民,统筹兼顾就业、社会保障和劳动关系调整等劳动保障各项事业的协调推进;统筹兼顾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利益关系;在涉及利益调整时,要注意政策的平衡和协调。

3、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必须遵循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要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就是要积极进取,尽最大努力解决民生问题,以最大限度地缓解人民群众的困难,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量力而行,就是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各方面的条件和财政可承受能力,分清轻重缓急,稳步扎实推进,切忌脱离实际盲目推进,急于求成。要让我们的工作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4、坚持政府主导,共建共享。政府主导,就是强化各级政府改善民生的责任意识,把改善民生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转变政府职能,扩大政府公共服务,加大政府投入,加强社会管理,充分发挥政府在改善民生中的主导作用。共建共享,就是要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在改善民生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健全公共服务供给的社会参与机制,积极引导各类社会资源投入到改善民生中去,实现全民参与,做到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

三、关于下半年必须重抓的若干重点工作

面对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和今年繁重的劳动保障工作任务,今年后几个月,各地既要立足当前,再接再厉、趁势而上,继续围绕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狠抓落实,更要着眼长远,在制度、机制和体制创新上多研究、多探索,在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实现全市劳动保障事业的高水准、可持续发展。工作的着力点应十分明确地放在这样五个方面:

(一)以进一步帮扶就业困难群体为重点,继续巩固发展全市就业再就业工作稳中快进的良好态势。

一是要进一步落实就业扶持政策。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08〕56号),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制订出台我市关于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政策文件,按照能宽则宽、尽量拓展延伸的要求,全面到位地抓好社会保险补贴、就业补贴、税收减免和小额贷款等政策的落实,支持企业发展。要切实加强就业再就业政策的宣传,简化政策兑现的操作程序,为相关企业和就业再就业人员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二是加大对零就业家庭和农村低保户等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市政府明确要求,年内要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并建立长效援助机制。各地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落实这项重点工作。要全面、准确、动态地摸清零就业家庭底数,通过深入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继续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优先安置、落实优惠政策重点扶持等方式方法,多策并举,务求实效,切实做到“出现一户,帮扶一户,解决一户”,持续保持“动态清零”水平。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近几年一些地方一方面时常抱怨我们的就业再就业工作经费不足,财政投入不足,另一方面却出现失业保险基金中促进再就业资金的滚存沉淀数额越来越大,用不出去;希望大家引起足够地重视,要切实把解决就业再就业资金沉淀过多的问题摆到重要位置,把政策用活用够,把沉淀的资金用好用完。三是大力实施创业带动就业方针。以创业带动就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一个重大方针,也是市委提出“创业富民、创新强市”总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面对新任务,我们劳动保障部门落实好党委政府对创业工作提出的要求,必须充分运用我市老百姓市场就业意识强、创业热情高的优势,围绕政策咨询、创业培训、专家评析、项目推介、创业孵化、融资服务、开业指导和后续服务八个方面搞好服务,使自主创业成为我市今后一个时期就业的新增长点。四是切实抓好职业技能培训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劳动者素质不高,能力低下,是造成结构性失业的重要原因,也是推动创业创新的一个突出瓶颈。为此,我们要高度重视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和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在全社会真正树立起“能把卫星送上天是人才,能使屋顶不漏水也是人才”的正确人才观,一手抓普及,一手抓提高,充分利用全社会公办民营各种教育培训资源,有针对性地提供不同层次职业技能培训服务,切实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增强其创业就业能力。要进一步强化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以先进地区为学习追赶目标,坚持数质并重,确保在覆盖范围和社会信誉上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以统筹城乡保障制度建设为重点,努力推进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目标实现。

党的十七大提出今后我国“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消费被放在首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把扩大消费作为2008年工作的重点。但是从近几年GDP的组成比例来看,与投资和出口的高速增长相比,消费需求增速仍显不高,内需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障碍。这种消费不足的现象一个重要原因还是由于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所导致,老百姓必须存钱上学、住房、看病和养老,因此不敢消费。由此可见,加快推进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努力实现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目标,是消除人们对疾病、养老恐惧的有效手段,对扩大消费预期,优化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是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障制度。加快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按照《劳动合同法》、《浙江省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条例》等规定,推行社会保险五费合征,不断扩大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逐步做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大力推进企业年金。在夯实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确保制度可持续运行的前提下,逐步缩小不同地区缴费比例差距。完善“低门槛准入、低标准享受”的养老保险政策,并适时推进与正常制度并轨;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建立职业年金制度。探索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障制度,年内争取出台《关于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障制度的意见》并做好试点工作,争取出台《台州市区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办法》并做好实施工作。

二是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体系。不断扩大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面,完善基本医疗保险政策,稳步提高参保人员的医疗保障水平,建立参保职工和参保居民健康体检的长效机制,减轻个人医疗费用负担。进一步规范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服务管理,逐步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医疗保险费率调整机制以及多渠道资金筹集机制,逐步形成较为系统、科学的费用支出控制机制。全面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逐步提高筹资水平,发挥政策导向作用,促进城镇居民参保,力争在一到两年时间内实现全覆盖。探索做好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衔接工作。

三是改革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积极稳妥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积极探索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办法,将农民工纳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实施农民工“平安计划”,将所有与用人单位有劳动关系的农民工全部纳入工伤保险。下半年的重点是研究出台《关于台州市农民工基本养老保险实行低标准缴费低标准享受的通知》和探索制订农民工医疗保障办法。据初步测算,“双低”养老保险办法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相比,用人单位的缴费比例将由17%降低至12%,个人缴费比例将由8%降至5%;农民工医疗保险办法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相比,综合费率也有所降低。两项制度既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企业负担,又兼顾到了扩面工作,在当前形势下是可行的,要多方论证,抓紧出台。

四是深化相关制度改革。在继续确保各项社会保障待遇按时足额发放的基础上,稳步提高各项保险待遇,建立健全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强化社会保险基金监督,逐步建立对社会保障法规政策执行、社会保险费征缴、社会保险金发放、基金管理和运营各环节进行全过程监督管理的体制机制。完善多元化筹资机制,通过财政投入、土地出让金、国有资产处置等收益充实社会保障基金。

(三)以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为重点,积极创建和谐劳动关系。

《劳动合同法》的制定出台是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在劳动法律制度建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但由于受今年严峻的经济形势影响,社会各界对《劳动合同法》的实施褒贬不一,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甚至包括一些地方领导都认为《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是造成劳动力成本上升的直接原因,有的甚至将矛头直接指向了劳动保障部门,给我们的执法监察带来了很大压力。我认为,对《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应当基于这样三点认识:一是《劳动合同法》是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一部重要法律,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保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起到重要作用,必须不折不扣的将它执行好。二是把握好《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的关系。我认为两部法律是一脉相承的,并不是说在《劳动合同法》实施之前,就不用签订劳动合同和缴纳社会险费,《劳动法》早已对禁止使用童工、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费作了明确规定,无非是现在《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更细。一些企业申诉《劳动合同法》的实施给他们造成了成本压力,说明了以前他们没有遵守好《劳动法》,在法理上就说不过去。三是《劳动合同法》不是单方保护劳动者,有些条文明显是保护用人单位的利益,现在一些企业将《劳动合同法》置于对立面,这说明我们的宣传还很不够。下阶段,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和大力宣传《劳动合同法》实施的重大意义,准确地把握理解法律的精神实质,防止和纠正错误、片面的认识。大力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建设,尽快实现在各类用人单位普遍推行劳动合同制度,帮助指导职工签订劳动合同,提高劳动合同的签订率和履约率,发挥劳动合同制度对规范和稳定劳动关系的基础性作用。要针对我市中小企业量多面广的特点,掌握好《劳动合同法》的实施节奏,要研究如何既保证法律在我市的顺利实施,又使其对企业用工成本上升的影响降到最低的办法措施,做到“平稳过渡、执法有度”。

要贯彻落实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加强劳动争议处理机构的效能建设和工作机制的创新,加强劳动争议仲裁与诉讼的衔接,简化办案程序,提高办案效率,全面提升争议处理能力。加大劳动争议预防和调解力度,建立健全企业(行业)调解、区域性调解和仲裁调解相结合的调解网络体系。

(四)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为重点,在调整改善分配关系上多办实事。

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是改善民生最直接的体现。上半年,全市城乡居民收入有了明显的增长,但如何持续提高低收入群体和一线职工的收入水平,仍然是一个突出难题。当前,无论是党委政府对各层各级小康指标的考核,还是社会民众的普遍期待,都要求我们在促进城乡居民增收上更好地履行职责,尽到义务。为此,下半年要着力抓好三项具体工作:一是适时调整全市最低工资标准。要结合当前物价上涨、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等若干因素,综合了解周边市地的调整情况,认真搞好测算,合理确定调整幅度。二是进一步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工资集体协商是理顺企业内部分配关系、建立健全企业内部职工工资共决机制和正常增长机制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在低端劳动力市场处于“强资本弱劳动”的态势下,通过工资集体谈判改变工资由资方单独决定,形成平等协商、民主共决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必须把推进工资集体协商谈判工作作为深化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我市在这一方面已先行于其他地方,温岭市的羊毛衫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去年还得到了总理的高度肯定,省政府也在温岭市召开了现场会,要求总结经验全面推广。下阶段,我们要加快在各类企业普遍建立起工资集体协商制度。非国有企业应把职工工资增长作为工资集体协商的主要内容,国有企业要重点协商决定内部分配关系,特别是经营者和一般职工的工资分配关系,切实解决收入差距过大问题。大力推进中小型企业开展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要切实提高工资集体协商的质量,避免集体协商流于形式,指导企业将劳动定额、计件单价等直接关系到工资水平的劳动标准,作为协商的重要内容,切实提高协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健全企业工资宏观调控机制。加强最低工资制度的执法监督,重点要加强对实行计件工资制的企业的监督检查,查处和纠正变相违反最低工资制度的行为。改进和加强对垄断行业工资收入分配的监管,加强对其执行国家工资分配政策情况的监督检查,对其职工工资内外收入进行综合治理,增强工资分配透明度。与此同时,积极开展工资指导价位和人工成本调查并及时向社会,为企业提供参考依据。

(五)以强化基层基础建设为重点,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随着劳动保障工作领域不断扩大,基础管理、经办和服务工作的范围、内容、对象和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进一步加强基层基础工作,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显得更加重要。当前的工作重点,一是要依托劳动保障信息系统平台,加快金保工程建设步伐。要把“金保工程”作为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加快启动建设省、市、县三级劳动保障信息网络,并逐步延伸到街道社区和乡镇,加强与财政、地税信息系统互联共享,加快实现对各项业务工作、服务人群、信息系统功能和管理服务机构网络应用的“全覆盖”,进一步提升全部业务的信息化处理能力。从全市建设情况看,目前我们整体建设进度已远远落后于全省各兄弟市地,下阶段市本级要抓紧做好项目报批及具体实施方案编制工作,多方协调筹集资金,争取年内启动社会保险信息系统建设;各地也要主动地做好向上对接,加快数据整理和系统整合、业务流程调整的步伐,严格按照省厅统一的工作要求和序时进度安排相关工作,全力推进此项工作。二是依托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加强基层劳动保障站(所)建设。随着劳动保障工作重心的逐步下移,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将是我们拓展工作的载体和阵地,其职能作用只能日益增强,而不是可有可无。市局争取将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列入市政府对县(市、区)年度目标考核项目,第一年重抓乡镇,第二年重抓社区,切实加强基层劳动保障站所和社区劳动保障协理员的指导和培训,努力做到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工作“六到位”。在建立劳动保障工作平台的基础上,依托基层网络积极开展就业服务和援助、社会保险事务办理、劳动关系协调等工作,实现工作前移和重心下沉。

四、关于保证目标任务完成必须强化的关键措施

今年上半年全市劳动保障16项重点工作目标任务基本实现时序过半目标,但有些县(市、区)个别指标完成任务较差,有的完成率还不到10%。为此,特别需要在这样四个方面强化我们的工作,为目标任务的完成提供重要保证。

第一,争取各方支持,形成工作合力。当前,各级党委政府对劳动保障工作的重要性基本形成共识,但在见诸行动上仍然存在不够平衡的现象。作为职能部门,必须投放相当的精力,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真重视和真支持,力争其在工作部署安排、工作业绩考核、财政资金投入等诸多方面切实予以体现。当务之急是就业优惠政策的落实,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启动,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金保工程建设的启动,特别是涉及财政补贴和地方配套资金落实的若干事项,都必须得到政府的有力支持。要特别注重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劳动保障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社会性、群众性、法规性都很强的工作,离不开社会方方面面的参与、支持和配合。随着工作领域的不断扩大和事业的不断发展,这一特点越来越突出。目前,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解决企业工资拖欠、劳动关系协调、清理非法用工和解决农民工问题等协调机制都明确由劳动保障部门牵头组织,今后这类协调机制还会越来越多。我们一定要从不习惯到习惯,从不适应到适应。协调工作应注意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结合,原则性问题必须据理力争不含糊,非原则问题则要相互理解善变通。在此过程中,工作主动性很重要,一事当前,我们必须恪尽职守,认真谋划,言之有据、言之有理、言之有物地提出明确意见,及时交部门讨论,报上级审议,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我们的岗位变成延缓工作进程的一个环节。

第二,注重调查研究,提倡超前思考。近年来,随着劳动保障事业的不断发展,劳动保障理论研究逐步加强,指导实践的作用进一步发挥。这些年来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在工作实践中形成创新观点,再在创新观点指导下开展更进一步的实践,由此推动了若干工作取得一个又一个新的突破。当前,我市已经迈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在推进劳动保障制度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同样要充分考虑城乡统筹问题。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同步规划城乡劳动保障制度和管理体系,在体系构造、制度设计、政策制定中,做到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相互协调、相互衔接,不顾此失彼,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很多,特别需要以前瞻性的高度和角度加以探索研究和概括提炼。比如:对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全市的就业形势究竟应该作出怎样的基本判断?要继续保持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需要具备哪些基本要素?如何有效地行使政府对企业工资收入分配的监管与调控,有效提高低收入人群和一线职工的收入水平?如何解决流动就业参保对象老有所养问题?如何在工作领域和服务对象不断拓宽的情况下,不断提升劳动保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等等,也同样需要我们深入调研,综合分析,寻求解决办法。我们要求各条线、各县(市、区)局在抓好常规工作的同时,要花更多的精力来研究破解难题的办法。看准了的事,就要勇于探索,大胆去做,并不断总结经验,使之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进而指导工作实践的创新。

第三,强化督促检查,确保目标落实。根据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立并不断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着力做好事关民生“十件实事”的部署要求和年初确定的16项重点任务,各级劳动保障部门承担的任务十分繁重,不仅工作量大,而且要求很高,各地必须继续抓好目标任务的再分解和再落实,实现上下联动、协同推进。这次会议对各条线、各县(市、区)半年来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了全面通报。各地要认真检查对照,哪些是薄弱环节,哪些需要重点突破,还有近五个月时间,必须真正做到压力动力同步,常规和非常规措施并举,确保各项任务不折不扣地完成。要切实加强对基层工作的指导。劳动保障工作的性质决定着大量的基础性工作在基层,更多的创新经验也在基层。各地、各条线要鼓励基层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及时总结推广来自基层的好做法和新经验。要加大督促检查力度,抓住关键的、重要的环节,合理调度,统筹安排,切实做到有部署、有检查、有督促、有落实,务求各项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效。

第四,加强作风建设,塑创良好形象。劳动保障部门作为重要的民生部门,出台每一项政策,推进每一项工作都直接关系到城乡民众的切身利益,每一位干部员工的言行都反映着全系统的形象,因此,加强作风建设和廉洁自律显得特别重要。要全面贯彻落实全省社会保险基金专项治理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从严监管社会保险基金,进一步强化社保基金是生命线、高压线的意识,确保其运行安全。要切实加强维稳和突发的处置工作,注意解决实际问题、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做好政策释疑解惑的结合,特别是在奥运会召开这一特殊敏感时期,决不能因为我们的工作不到位而引发不稳定因素。要继续加强一线窗口服务单位的作风建设,推动就业、社保等各类公共服务窗口在思想、作风、管理、服务上再上一个新的台阶,进一步提高劳动保障服务机构在人民群众中的认同度和美誉度。

同志们,下半年贯彻省、市一系列工作部署、全面完成年度各项工作任务头绪繁多,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振奋精神,力争上游,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以奋发向上的姿态和优异的工作业绩向党和人民群众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上一篇:城镇居民医保讲话 下一篇:劳动社会保障工作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