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校期间产生意外所引发的纠纷

时间:2022-08-02 12:32:20

孩子在校期间产生意外所引发的纠纷

案例一:

罗冲围富力桃园小学一节数学课上,老师让全班同学玩单数双数的游戏。当喊到单数月份时男生起立,喊到双数月份女生起立。

当老师喊到“八月”时,女生们都站了起来。此时,同桌小伟趁她不注意,在小米椅子上垂直放了一支油性笔,之后小米毫无防范地坐下,笔从她的右侧大腿臀部垂直穿入并靠近同侧会。

男生小伟家长提出了事发时数学课上搞游戏,学校应承担全责和部分医药费用,而女生小米父亲则明确表示即便要走法律程序也只会追究小伟监护人的责任。

案例二:

广州某职校一东莞男生在最后一学期开学之初,独自提前回到宿舍,于晚间时分在宿舍高低床支架上用皮带上吊自杀身亡。男生自杀前曾留下一遗书,遗书称因其学习成绩较差,多科不及格,可能面临无法毕业的境况,愧对家人,所以自杀。男生家长得知此消息后,于次日纠集同村50多人围堵学校门口,不许学生进出,要求学校赔偿150万。学校方面表态,校方在此事故中并无责任,只能给予一定的慰问金。

在这两个案例中,受害人均为未成年人,受到伤害的时间是在校期间,位置都是校内,那么校方需要负责任吗?如果需要负责任,那么是负怎么样的责任呢?其责任大小又根据什么来判断呢?

目前,学校在未成年学生在校期间处于一个尴尬的位置,学校在法律上并不具备监护人的资格,只能承担管理、教育、保护学生的责任。在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7条第2款规定:学校不承担监护责任。但是未成年学生在校期间,已经脱离了家长(即监护人)实际控制的范围,造成了孩子的监护成为了一个真空地带,给相关事故责任归属造成分辨的难度。

一、我国关于学生在校时伤害事故的责任认定和赔偿标准的法规的缺失

对于类似上述案例的学校伤害事故,我国在民法通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中没有具体认定相关责任归属和处理中小学生在校伤害事故的专门规定,有关司法解释也不详尽。

笔者仅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八、第九条及十三条找到相关较为模糊的规定,但是《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是由教育部的,并非立法机构正式颁布,其法律效力有待商榷,笔者认为其仅可作为责任归属以及赔偿的参考规定,而非正式的法律依据。而且《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在实际中欠缺一定的合理性和操作性,其没有区别地区差异、各校之间的差异性,没有考虑到学校活动的多样性,条款过于笼统,容易造成侵权方推卸责任。

二、关于未成年学生在校期间受到伤害,适用过错责任原则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60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7条规定:未成年人在校受到伤害,学校未尽管理,教育,保护职责,学校有过错的,应承担赔偿责任。笔者认为,关于未成年学生在校期间受到伤害,应适用过错责任为一般原则,以公平责任为补充。判断学校在事故中有无责任,主要是要看学校有无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各职能部门相关规章、司法解释中提到的规则等行为,如学校无过错,则不承担任何责任。但是笔者为何又提及到以公平原则为补充呢?

公平责任是指当事人双方在对造成损害均无过错的情况下,由人民法院根据公平的观念,在考虑当事人的财产状况及其它情况的基础上,责令加害人对受害人的财产损失给予适当补偿.我国《民法通则》第130条关于"当事人对造成损害都没有过错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当事人分担民事责任"的规定就是公平责任原则的重要法律依据。公平责任原则实际上已不是传统意义上侵权行为法的归责原则,而是一种建立在普遍公平理念基础上的损失分担原则。对于某些学生在校伤害事故的发生,受害学生和学校都不存在过错,也不能推定行为人有过错,而且确定当事人一方或双方的过错显失公平时即可适用公平责任原则,由双方当事人分担民事责任。我国绝大多数学校都是属于公立机构,是育人的地方,具有相当的社会影响力,以公平原则为补充,更加能促进学校在社会中的积极效应。

三、重视学校伤害案件,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鉴于未成年人在社会中的特殊位置,以及需要受到保护的特性,笔者认为我国需要尽快出台和完善一系列法律制度和规章。现在,我国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教育行政法律对未成年学生的保护,以及学校的教育管理和教师的权利义务作了原则性的规定;有国家教委颁发的《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中,小学实验室工作的规定》,教育部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一系列有关教育行政的规范性文件,但是还过于简单、模糊。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相关于未成年人的立法和司法经验,采取普通法与特别法相结合的体系,一方面,在民法中完善我国监护制度,补充规定相关监护的委托、转移或者增加学校的监护义务的条款。另一方面,建议由全国人大制定和颁布类似于《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的法规,详尽地规划未成年人在校伤害的法律问题和行为界定,明确学校、家长、未成年人在伤害案中的法律关系,学校伤害事故责任的归责原则,发生争议后的处理主体及程序,学校对伤害事故的免责事由等问题。

上一篇:美术装潢设计教学中的思考 下一篇:“水上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