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诚信教育生态德育学研究

时间:2022-08-02 11:17:25

高校诚信教育生态德育学研究

摘要:

从学生的诚信学习动机与其在教育生态系统发展进程的关系出发,基于生态学理论的整体性、主体性、发展性、差异性原则,通过“主体诚信认知提升与主体诚信情感培育来提升诚信主体的诚信价值观;诚信制度生态、诚信评价系统来营造良好的诚信环境;学校经费的投入、诚信教育资源的引入来完善诚信资源的配备”三位一体的生态诚信教育模式来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培养诚信的大学生。

关键词:

生态德育;诚信教育;三位一体

高校是社会建设者的重要培育场所,高校的诚信教育对于学生个人及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诚信的理解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诚信也不断被赋予新内涵。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回軏,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失去了“信”就像车没有了车辕与轭相连接的木销子,它靠什么行走呢?《春秋榖梁传》中记载:人之所以为人者,言也。人而不能言,何以为人?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为言?在孟子的基本道德规范中,信是五原则之一。宋明道学家周敦颐提出“诚”是五常之本,百行之源。诚信两字常被连用,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提到“信,诚也”“诚,信也”。朱熹说:“诚是自然的实,信是人做的实。”[1]诚信从字面来理解,可以为人言必成,履行了诚实守信的道德原则与道德规范。诚信是向好、向善的人性追求;是人的言行一致的本性要求;自信者人信之,诚信包括信任自己,也包括信任他人,是人格尊严维护的一种良好品格;“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信是人起码的道德底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老师说,诚是信的前提,守信就是完成一份诚意的建立[2]。《礼记•大学》说过“与国人交,止于信”。“不信之至欺其友”。[3]综上所述,诚信就是主体个人按其主观意愿,真实地表达客观事实及个人判断,从而做出相应承诺,并践行此承诺的,对自己、他人真诚无欺的一种道德规范,诚信包括诚实和守信两个部分。

2生态德育学的理论

1976年美国学者克雷明最早在教育研究领域运用了生态学的基本原理[4],鲁洁在1994年最早提出德育的自然。随着生态德育学的发展,生态德育的目标愈来愈明确。高校生态德育是培养和造就具有优良生态道德意识、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的“生态人”,寻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人的和谐统一[5]86。“生态人”指的是具有生态思维,善于处理与自然、他人及其自身关系,并在经济与社会活动中能够做到尊重自然生态规律,约束个人与集体行为,实现经济与社会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个人或者群体[5]87。生态德育学为诚信教育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可以把高校诚信教育治理体系放到生态学视域中进行探究。诚信教育“主要不是力图传递任何具体的内容,而是要使别人熟练运用一种方法”[6],以增加大学生诚信判断与诚信选择与坚守的能力。

3高校诚信教育如何走出困境

当前,我国学校诚信教育的实效性不高受多种因素影响,既有来自制度化教育的学校与社会生活保持距离的隔膜,也有来自社会生活发展中的“拜金主义”“物质主义”的负面影响。因此,不能把诚信教育的问题全部归于学校制度化教育的失败。否则,就如恩格斯所说的那样,“如果我们只是片面地、绝对地抓住一个观点,或者,如果我们根据一时的需要而任意变换观点,那我们就会抓不住整体的联系,就会纠缠在片面的矛盾之中”。[7]我们要用生态学理论中整体的、和谐的观点来思考问题。实际上,个体生活中的主体诚信与学校诚信环境的营造、诚信资源的配备各自有不同的意义与特点。一方面,诚信环境的营造与诚信资源的配备离不开个体诚信的基础,否则就成了空中楼阁;另一方面,个人生活本身所具有的自发性、无序性等特点,若没有环境的营造和资源的配备作保障,主体生活的诚信就会失去价值引领,进而失去方向。德育生态学从整体、系统、差异、持续的立场出发,把德育看成是一个生态系统,注重德育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整体贡献。依据生态学理论的整体性、主体性、发展性、差异性原则,从学生的诚信学习动机与其在教育生态系统发展进程的关系,可以通过主体诚信认知提升与主体诚信情感培育来提升诚信主体的诚信价值观;通过诚信制度生态、诚信评价系统来营造良好的诚信环境;通过学校经费的投入、诚信教育资源的引入来完善诚信资源的配备。用三位一体的生态诚信教育模式。

3.1主体诚信价值观的提升

3.1.1诚信认知的提升

高校诚信认知的主体主要是在校学生。诚信认知是关于诚信的理性思维,属于认识的理性阶段,是更复杂、更高级的认知过程[8]。认知,在心理学上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等。诚信认知主要是个体形成正确的诚信认识,树立科学的诚信观,具有诚信的理性思维。实践由意识来指导,只有诚信意识才能指导诚信行为;只有科学的诚信观念才能指导大学生做出符合道德的实践。诚信观是对诚信本质的理性认识。诚信认知是关于诚信的理性本质的认识,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感性认识。北京大学王海明教授认为:诚实是动机在于传达真实信息的行为[9]309。传达的信息与自己的思想与行为都相互统一就是诚信。诚实是在两种善发生冲突时应该以保护最大的善为准则;诚实是维系人际合作和保障社会存在发展的基本纽带,也是善待他人最为重要的道德规则[9]307。善待他人,保护最大的善是诚信的本质[9]313,王海明教授的阐释为理性的诚信观念提供了本质的说明。事物的价值是客体的事实属性对于主体种种需要的满足[9]310,所以诚信的价值观有满足大学生需要的效用。《史记•货殖列传》讲“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礼往”,因此生活本身的顺利与否又需要诚信的价值引领。学校道德教育工作的价值,在总体上,要根据它的社会价值来衡量[10]。所以,学校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道德基础,培养学生诚信价值观。只有树立理性的诚信观,大学生才能在多元文化中保持清醒头脑,而不至于迷失方向。然而,一个人如果只有道德知识,没有介入道德体验和情感,他就不会采取道德的行动。可见,理性的诚信观念只是诚信行为的基础,诚信行为的实现还需要有诚信情感的推动。高校诚信教育不仅要传授给学生诚信认知的理性思维,还要培育学生对诚信道德的情感。

3.1.2诚信情感的培育

在原有诚信认知的基础上,个体评价他人的诚信行为,反思自己的诚信行为而产生的诚信情绪,即为诚信情感。从心理学上对情绪的定义来说,情绪(emotion)是人类对于各种认知对象的一种内心感受和态度,他是人们对于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工作、生活的一种情感体验[11]。诚信情感和社会情境密切相关,在社会情境的刺激下,现实情境往往有可能和个体以往的道德认知相一致,也有可能发生冲突,当实际情境与已有的认知相协调时,就会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如喜悦、愉快、幸福等,就会加深已有的认知,从而采取积极的行动;如果二者相冲突时,内心就会产生消极的情感体验,如不安、怀疑、困惑等,就会导致个体怀疑、甚至改变已有的认知。根据美国心理学家柯尔柏格的理论,道德的发展水平与个体的道德认知密切相关。在诚信教育中,学校可以创设两难道德教育认知情境,利用苏格拉底式的发问,引导学生进行道德推理,解决道德困惑,领悟道德情感。有了诚信认知和诚信情感,学生的诚信行为就一定能完成吗?根据马克思唯物主义的观点,诚信行为还需要实践的检验,还需要回归到生活中。

3.2营造积极的诚信环境

3.2.1建立生态的诚信制度

在学校诚信教育的条件下,制度也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因此可以从建立诚信的制度来营造积极的诚信环境。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制度应当诚信。制度诚信的前提是公平公正,学校要把学生当作诚信教育的主体来对待,而不是当作诚信教育的约束者。长期以来,学校制度由老师指定,学生遵守。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很难成为诚信教育的主体。因此,学校各种规章制度的制定应该让学生成为制度制定的参与者、合作者,广泛听取学生意见。制定的制度以鼓励学生发展为目的,不以限制与禁锢为目的;在覆盖面上,应该面向所有学生;从对象上,教师与学生人人平等,不应该享有制度特殊的权利。其次,制度应当和谐。诚信是德育的范畴,是心与心的交流,制度要具有教育的意义,就要充满人性的光辉。制度的设立要以人为本。有利于学生、老师尊严的捍卫与利益的保护。在不违背原则的基础上,制度的执行与制定还需要一定的灵活性。因为学生是正在成长中的人,是需要培养、呵护的。制度需要严惩,但要在充满人性关怀的“度”的范围内。再次,制度应当可持续。任何制度的制定都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有一定的针对性,因此没有永恒不变的制度。作为学校德育一部分的诚信教育,面对时间、地点、社会大环境的不同,其制度也需要不断进行修正、完善,这本身对学生诚信能力的提升也有很好的示范教育意义。

3.2.2建立系统的诚信评价体系

恩格斯说过,任何观念的东西都来自经济的物质的事实。诚信首先是基于利益需要、而不是心理需要。诚信作为一种品德,是思想和行为的一致统一。诚信行为若没有制度去引导,就难以持续。东南大学教授高兆明认为道德行为选择作为一种现实活动,总是建立在一定心理活动基础之上的。这种心理活动不仅是通常所简单认为的内心善恶搏斗,同时也是复杂的利益权利计虑过程[12]。但当道德行为的履行和个人利益不一致,甚至相冲突时,人的短视心理往往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尤其当这种失信的成本小于利益时。因此,构建一个诚信和利益相结合的道德评价机制是培养大学生诚信品行的关键。建立学生诚信档案,对于学生的诚信评价采取动态、过程评价。符合社会良性发展的诚信道德行为,应该予以及时奖励。同时违背社会良性发展的行为,应该予以及时处罚。学校制定诚信行为手册,并根据诚信行为给予相应的学分。学生的日常学习失信行为如考试作弊、抄袭等;生活失信,如偷盗、、生活作风差等;经济失信如骗取助学金、恶意拖欠学费等;择业失信,如虚拟学习成绩、办假证等;网络失信,如散布网络谣言、网络诈骗等,针对这些失信行为,则扣除相应的学分;对于能按照诚信评价体系完成相应的内容并有突出表现者,则给予相应的基础分与加分。诚信评价主体不仅仅有课堂上的老师,还有生活中的同学、朋友。当大学生的行为受到外在的规范制约,同时又有诚信资源配备,他们就能做出明确的诚信行为选择。

4诚信资源的配备

4.1诚信经费的投入

诚信作为德育的一部分,终极目的就是让人更好地生活,因此,学校诚信教育离不开学校经费的投入与诚信教育资源的配备。学校在年初做预算时,拿出专项资金用来进行诚信教育建设,如建设诚信教育网站、诚信墙,举办诚信好青年表彰晚会等一系列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从而让学生有一种诚信获得感。

4.2诚信教育资源的配备

高校的社团组织是有共同理想、兴趣的大学生为了实现自己的需要而结合的组织。社团组织有自发性、广泛性、积极性的特点。学校可以以社团为核心将诚信教育行为扩散开来,大学生既可以得到学习又可以得到锻炼。大学生成为诚信宣传的主力军,也起到了一定的社会服务的作用。学校可以抓住每年的关键事件点对学生诚信行为予以重点宣传,比如每年的校级、部级考试时间,国家贷款还款时间,以往学生失信行为再教育的时间,抓住这些关键时间节点引导学生认识诚信的重要性,可以使他们在现实中诚信行为得到强化。诚信制度与诚信环境提供诚信的规范与氛围,主体的诚信在于应用体验这些规范。一个是诚信外部条件的建立,一个是学生内在诚信认知的确立。学校诚信制度的建设与个人诚信生活的营造,两者相结合将是高校诚信教育摆脱困境的出路与方向。

作者:高雨 单位: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人文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姚进生.朱熹道德教育思想论稿[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3(12):99.

[2]于丹.《论语》感悟[M].北京:中华书局,2008(3):70.

[3]韩婴撰,许维遹.韩诗外传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0(6):8.

[4]范文静.高职英语生态教学体系研究[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6):75-77.

[5]季海菊.高校生态德育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12):86-87.

[6]英•约翰•威尔逊,N•威廉斯,B•苏加曼.道德教育导论[M].伦敦:佩格由因公司,1968:27.

[7]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斯大林列宁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506.

[8]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心理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04.

[9]王海明.伦理学原理[M].2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309,307,313,310.

[10]赵祥麟.杜威教育论著选[M].王承绪,编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99.

[11]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3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221.

[12]高兆明.论道德行为选择中的德行成本分析心理[J]浙江社会科学,1999(5):114

上一篇:大学生思想政治诚信教育分析 下一篇:职业学校诚信教育实践